一、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为何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共性与个性的说法,有出处吗?
不是说这种说法不对,而是文化的概念范围太广,在不清楚论据范畴的情况下,既不能反对,也无法支持。
我更喜欢的说法是多元统一体。也就是问题的后半部分,在更普遍的情况下都是成立的。
二、为什么说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啊?
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差异
孔子开创有教无类,推广学习,引起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最终儒家成为集大成者,最终归儒。到了宋明理学,基本上已经是三教合一。对于三教,有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之说。
1、儒核心是“仁”,道核心是“无为”,佛核心是“空”
2、儒重视礼,道认为提高修养,不需要礼
3、儒入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道顺其自然
4、儒是有差别的爱人,道自然规律不讲感情,法爱不能解决问题需要畏惧,墨家无差别的爱
5、三纲五常是变化的,仁政理念自古有之
6、儒释道都有因果关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7、孝和仁
三、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就是自然文化,由自然文化延绵5000多年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强大的,具有中庸的思维,就是不偏不倚,中华民族还具有化的能量,就是如何平衡一切事物的发生,以及具有融合的能量,中民族是一个包容的民族,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去殖民任何一个国家。
四、大汉民族与中国文化形成的关系是什么?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周边各民族文明进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汉化的过程。
因此,中华文化也不可避免的以汉文化为主。中华文化包含汉文化,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并与中华文化的其他部分相互交融。
五、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这是简单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集合体的称谓,那中华文明自然也是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集合,所以提问是对一句再明确不过的话的重复。
作为五十六个民族集合体的国家,汉族一定要尊重少数民族,尤其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把汉族文化换一个中华文化的外衣披在少数民族头上是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清晰感受到题主浓浓的大汉族主义思想。
六、怎样理解“民族是文化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文化”这句话?
很简单,也很复杂。
为了方便题主理解,就举我们最熟知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吧,也符合题目的条件。
首先,民族是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是谁来定义的,题主有想过吗?到底什么是中华民族,百度给予了我们解释——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统称。那为啥非得是56个民族,50个不行吗、10个不行吗、光汉族不行吗?为啥非得是56个民族不可呢?
历史给了我们答案,由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是由各个少数民族及汉族构成的文化,所以,中华文化缺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行,所以说,有了文化,就有了民族。包括日本大和文明与大和民族等,都是相互关联的。
第二,文化是民族的文化。这就比较好理解,任何一个文化的构成,可以说都是各种各样民族文化的体现,比如我们的中华文化,就是由汉族文化与各个少数民族所构成的。那么这个文化将作为我们身上的图腾一般体现了一个民族,比如去外国提起春节、端午,可能外国人会觉得哎您是不是中国人呢。也就是说,文化往往能反应一个民族的特性,让他能够被别的民族所区别开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