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哪些有意思的展览?

万里旅行网 2023-03-31 00:05 编辑:yyns 160阅读

有意思的展览的话,推荐一下之前国图举办的典籍大展吧,见过各种珍本孤本善本最多的展览

2019年既是我们祖国成立70周年,也是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为了全面展示华夏传统文化典籍精髓,充分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相关单位在中华典籍传承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果,特举办这次展览。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及各参展单位协办,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330余种。

第一展厅主题为“国宝吉光”,分为“厚德载物 与时俱进”“鉴古知今 汲取智慧”“学说纷呈 匠心天工”“华章焕彩 翰墨流芳”四个主题单元,还有独立单元“典籍总汇 文化渊薮”和 “激活经典 熔古铸今” 专题,以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为线索,展现历朝历代在哲学、思想、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展品汇集国内2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藏珍贵文献100余种,大部分展出文献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包括已出版的18种《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原本;海内孤本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扬子法言》;来自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里耶秦简首次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源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及河南省图书馆藏文渊阁四库全书删余稿《明文海》等同台展出。同时为纪念司马光、曾巩诞辰一千年,展厅内将展出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元丰类稿》

第二展厅主题为“百代芸香”,通过“酉山事业”“书田寻踪”“社会参与 共护国宝”三部分,致敬那些为保护和传承我国古代典籍文化作出贡献的历代藏书家,展示他们爱书、护书、捐书的爱国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府主导下全民共同参与古籍保护的成果,普及藏书文化与古籍保护知识,展示绵延不绝、传承有序的中华文化。

展览汇集了傅增湘、郑振铎、周叔弢等藏书家捐赠国家图书馆的珍贵古籍,以及当代民间藏书家种类多样的珍品共计100余种,其中馆藏30种,其他70余种展品分属30余位民间藏家。展出国图藏珍贵宋刻14件,包括现存围棋著作的最早印本、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本《忘忧清乐集》;3件海内孤本宋绍熙三年(1192)黄唐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礼记正义》、南宋宁宗时重刻本《荀子》、宋嘉定六年(1213)淮东仓司刻本《注东坡先生诗》等;民间藏品种类丰富,并以颇具艺术性、观赏性的版画居多,反映了民间藏书家在保存保护善本古籍、延续中华文脉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三展厅是国家典籍博物馆面积最大的展厅,其主题为“汲古润今”,共有“勒之金石 垂于永久”“民族交融 多元一体”“咫尺天下 大美河山”“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四个单元。

展厅展出珍贵典籍60余种,包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金石拓片、民族文字古籍、舆图等,如首次集中展出了反映我国水利地貌的《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大运河舆图)、《河防一览图》(黄河舆图)以及《长江名胜图》(长江舆图)。首次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集中展示近年来古籍普查新发现,如国家图书馆入藏的国宝级早期雕版印刷品,其中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仅比咸通九年《金刚经》晚59年,为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南京图书馆藏北宋刻印本《景祐礼部韵略》,珍稀孤罕,版本和学术价值极高。重点展示中华再造善本、二十四史、“九全一海”、《宋画全集》《元画全集》等国家重要出版工程成果,以及缩微复制、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成果。通过对比手法展出古籍修复重点项目成果,包括《赵城金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西夏文献、“天禄琳琅”、纳格拉洞藏经、山西省珍贵古籍的修复前后对比等。

第四展厅以“交流互鉴”为主题,根据时序勾勒出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中外文化交流史迹,同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外珍贵古籍回归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呈现中华文明在与其他各国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的历程

展厅展出60余种汉文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西文善本古籍,语言种类丰富,除汉文外,包括于阗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满文等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英文、日文等外国语言;展品类型多样,除传统的古籍善本形态外,还有写本、手稿、拓片、绘画、舆图等,包括手稿《法语-汉语-蒙古语-满语词典》、满文稿本《几何原本》、摇篮本《托勒密天文学大成》等。

足足一天的时间,满满的收获,再次感谢国图提供了这次完美的观展体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