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根据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的相关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前设立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还有一个《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项目名册》。
目前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以下这些(排名不分先后)
昆曲(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Ⅳ-1,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南)
古琴艺术(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Ⅱ-34,全国)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Ⅱ-70,新疆)
蒙古族长调民歌(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Ⅱ-3,新疆、内蒙古)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14、Ⅷ-15、Ⅷ-16、Ⅷ-99、Ⅹ-95,江苏、浙江、四川)
南音(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Ⅱ-71,福建)
云锦(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13,江苏)
宣纸(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65,安徽)
侗族大歌(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Ⅱ-28,贵州、广西)
粤剧(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Ⅳ-36,广东)
《江格尔》(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Ⅰ-26,新疆)
《格萨尔》(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Ⅰ-27,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
龙泉青瓷(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9,浙江)
热贡艺术(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Ⅶ-49,青海)
藏戏(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Ⅳ-80,西藏、青海、甘肃、四川)
《玛纳斯》(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Ⅰ-25,新疆)
蒙古族呼麦(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Ⅱ-4,新疆、内蒙古)
甘肃花儿(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Ⅱ-20,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西安鼓乐(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Ⅱ-61,陕西)
朝鲜族农乐舞(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III-24,吉林、辽宁)
书法(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Ⅶ-63,全国)
篆刻(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Ⅶ-32,全国)
剪纸(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Ⅶ-16,全国)
雕版印刷(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78、Ⅷ-78,江苏、福建、浙江、青海、四川、西藏)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27、Ⅷ-175、Ⅷ-178、Ⅷ-179、Ⅷ-208,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北京)
端午节(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Ⅹ-3,上海、浙江、福建、黑龙江、香港、湖北、湖南)
妈祖信俗(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Ⅹ-36,福建、天津、浙江、海南、澳门)
京剧(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Ⅳ-28,北京、天津、辽宁、山东、上海、湖北、江苏)
针灸(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IⅩ-5,重庆、上海、浙江)
皮影戏 (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IV-91,北京、河北、辽宁、山东、黑龙江、河南、湖南、四川、青海、内蒙古、湖北、云南、甘肃、山西、浙江、广东、陕西)
珠算(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Ⅹ-119,安徽)
农历二十四节气(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Ⅹ-68,浙江、湖南、广西、贵州)
藏医药浴法(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IX-9,西藏、青海、甘肃)
目前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以下这些(排名不分先后)
羌年(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X-82,四川)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19,海南)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175,福建、浙江)
维吾尔族麦西热甫(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X-49,新疆)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138,福建)
木活字印刷技术(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Ⅷ-135,浙江)
赫哲族伊玛堪(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V-42,黑龙江)
目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的有以下
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涉及国内国家级非遗编号IV-92,福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