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必去的博物馆有哪些?

万里旅行网 2023-04-02 16:00 编辑:yyns 274阅读

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种类丰富的博物馆,当然也拥有国内最顶级的综合型和专题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北京拥有18家。

其中,中央部委归口管理的博物馆有:故宫博物院(文旅部)、中国国家博物馆(文旅部)、恭王府博物馆(文旅部)、北京鲁迅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农村部)、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空军)、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总政治部)和中国地质博物馆(地科院)共9家。

归属北京市管理的博物馆有: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周口店猿人遗址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共9家。

01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2020年,紫禁城迎来了600岁生日。而故宫博物院作为一座公共博物馆,已经开放95年了。它的珍贵藏品呈倒金字塔形,在约186万件藏品中,珍贵文物占93.2%,6.4%藏品为普通文物,资料留存仅0.4%,几乎件件是压箱底的宝贝。

现在的故宫博物院,不但拥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太极殿、长春宫、翊坤宫、储秀宫、寿康宫和慈宁宫花园的原状陈列展览,还有常设的书画馆、陶瓷馆、珍宝馆、钟表馆、雕塑馆、古建馆、青铜器馆、戏曲馆、武备馆和家具馆等展览场馆和二十八个学术研究机构。

除此之外,每年还有各种专题展、特展、临展。由于值得看的内容太多,文物和建筑背后的故事信息量也非常大,游客基本都会选择最为感兴趣的展览陈列内容来观看,而一天的时间恐怕也不足以尽览胜景。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01 | 故宫博物院


02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北洋政府筹建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49年10月,国立历史博物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文化部管理。1958年,著名建筑师张开济主持设计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天安门东侧开工,经过一年热火朝天的建设,1959年8月落成竣工,和与它隔广场相对而立的人民大会堂,共同成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3月国家博物馆的新馆建成开放。新馆建筑保留了原有老建筑西、北、南建筑立面。新馆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展厅48个,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古籍善本24万余件(册),共有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

从1912到2020,一图读懂国家博物馆。©国博君

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包括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系列,构成涵盖主题展览、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的立体化展览体系。其中,“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专题展览主要以馆藏文物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青铜器、佛造像、玉器、瓷器、国礼、现代经典美术作品、非洲木雕等十余个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包括自主策划展览和引进交流展览两大类,覆盖历史文化、精品文物、考古发现、经典美术作品、地域文化和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年均办展40余个。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02 | 中国国家博物馆


03 恭王府博物馆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地区前海西街17号,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庆亲王永璘的宅邸。1851年宅邸赏赐给恭亲王奕訢,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恭王府及花园鸟瞰图

这座宅邸见证了主人在君权面前从失意到得意到再失意到再得意的跌宕起伏。光绪二十四年(1898),奕訢在恭王府病逝。奕訢之孙溥伟奉慈禧皇太后懿旨,承袭恭亲王爵位。1912年2月清帝退位,恭王府第一次成为可由王公随意处置的私产。

1913年的恭王府正门

1937年,受圣言会委托,圣言会牧师张维笃出面,以19.9万元依法购得恭王府的房屋五百六十九间,廊六十间,以及花园地亩,合计四十九亩三分的全部产权,用于辅仁大学添办女院。

1939年9月,辅仁大学开始大范围招收女生,恭王府随改称辅仁女院,女院由圣神修女会管理。解放后,辅仁大学由中央教育部接办,其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1950年,于府邸部分成立了北京艺术学院。1982年,恭王府及花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03 | 恭王府博物馆


04 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鲁迅博物馆是由原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于2014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包括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和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

鲁迅博物馆馆区内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故居以及鲁迅生平陈列馆。 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鲁迅故居面积约400平方米,有北房三间,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院内的格局布置,室内的陈设展示,都保存着鲁迅先生当年居住时的模样,院中先生当年手植的两棵丁香花,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在西三条居住的两年多时间里,鲁迅主编和指导青年人编辑了《语丝》周刊、《莽原》周刊、《莽原》半月刊、《国民新报副刊》等刊物。指导成立了“未名社”、“莽原社”等青年文学团体。编辑《未名丛刊》、《乌合丛书》,还为不少青年作者编选辑、写序言、校改文稿和译稿。

他在这个小院子里完成了《嵇康集》的校勘;翻译了《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写下了散文集《野草》,小说集《彷徨》中的大部分作品,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集》以及《坟》、《朝花夕拾》中的大部分作品200多篇。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是依托原北京大学红楼建立的旧址类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1916年在原为清朝内务府库房的汉花园一带盖起了北大沙滩红楼,最初计划用做学生宿舍。1918年落成后,改用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组成北大文学院。全楼因以红砖红瓦建成而得名“红楼”。

1952年,燕京大学撤销,北京大学搬迁到燕园。2002年4月28日,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在北京大学红楼的基础上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7月11日,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并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新文化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图书等藏品7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59件。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04 | 鲁迅博物馆


05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是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基础上筹建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于1986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兴建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其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风格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1959年9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全国农业展览馆和中国农业博物馆是两块牌子、一个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的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农业博物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保存有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5万件,包括文物2万余件,珍贵古籍图书3万余册。博物馆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单位。

中国农业博物馆由十座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单体展馆组成的建筑群以及综合楼、藏品库房、文化产品用房等配套设施组成。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05 | 中国农业博物馆


06 中国航空博物馆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世界排名前五位、亚洲排名第一的集知识型、教育型、科技型、研究型、园林型、旅游型为一体的大型航空专业博物馆。

2009年5月25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空军签署了共建中国航空博物馆协议书。对博物馆进行扩建,在扩建完成后又收集各种现有航空装备样机约800余架,如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枭龙战斗机等。同时建设的永久性雕塑群景观通过“利剑”主雕塑、英雄大道和英雄纪念墙三部分组合,展现中国航空和中国空军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光辉历程 。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06 | 中国航空博物馆


07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中国科技馆的新馆于2009年9月建成开放,位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建筑呈现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造型,蕴含着解开科学之锁、探索科学奧秘的寓意。新馆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展教面积4.88万平方米。

科技馆共建有五大主题展区,常设展项1000余件(套),同时还长期开展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科普讲座、教师培训、科技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与展览展项交相辉映。

馆内设有“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科学乐园”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四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此外,新馆设有多间实验室、教室、科普报告厅、多功能厅及短期展厅。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07 | 中国科学技术馆


08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复兴路9号。展览大楼于1958年10月兴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开放,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2012年9月,军事博物馆对展览大楼加固改造,2017年7月竣工。加固改造后,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全馆有43个陈列厅(区),陈列面积近6万平方米。博物馆主楼建筑高94.7米,南北两侧各4层,楼顶装有直径6米的巨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军事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中国古近代军事史和世界军事史为主。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事题材艺术品等。现有文物18万余件(套),一级文物1793件(套)。馆藏文物包括飞机、大炮、舰船、导弹、枪械、弹药、冷兵器、勋章、证章、印章、钱币、陶器、瓷器、器具、服装、旗帜、文献、笔记等。

1962年夏,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馆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题字经放大、鎏金制成铜匾,现悬挂于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正门上方。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08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09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国家级地质博物馆,主要从事地质标本的收集以及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和宝石学领域的研究。

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当时袁世凯准奏设立“地质调查局”,设地质股、矿产股、地形股、编译股和地质矿产博物馆。

原丰盛胡同3号的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中国地质博物馆

1916年7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地质研究所在北京丰盛胡同3号举行毕业典礼,同时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展出师生三年来悉心采集的岩矿标本899件,还有详细图说及野外调查照片。因此,这一天被认为是地质矿产博物馆的建馆日。

1916年地质研究所教员和部分学生卒业合影,前排左起:翁文灏、章鸿钊、丁文江。©中国地质图书馆

1921年,地质图书馆在北京兵马司胡同9号建成,同时新增两间展室,增加陈列面积400平米。这座图书馆一经落成,就目睹了中国科学界的重大历史事件。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创立大会在图书馆的一楼举行。5月26日,李四光在这座图书馆里宣读了他的第一篇冰川学研究论文《中国更新世冰川作用的证据》。

现在的中国地质博物馆主馆共有大楼6层,总高约36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70米,建筑面积近1.15万平方米。

博物馆展厅包括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玉厅、史前生物厅等六个部分,展陈面积5000多平米,馆藏地质标本22万余件(套)。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馆内还藏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地博在全国各地都有分馆,例如在北京房山、河北承德、辽宁本溪、辽宁宜州、黑龙江嘉荫、江苏常州、江苏东海、江西南昌、山东烟台、河南西峡、湖北黄冈、贵州黄果树等,都根据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和特殊的矿产资源设有分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张家口分馆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09 | 中国地质博物馆

10 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印刷博物馆于1996年建成开放,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非常详尽地展示了印刷术的发展史和各类印刷工艺。

中国印刷博物馆内设有“源头古代馆”、“近现代馆”、“印刷设备馆”和“综合馆”用于常设展览。同时馆内还设有“港澳台印刷”、“钱币印刷”、“邮票印刷”、“欧洲早期印刷”、“印刷精品”等专题展览。除了展览,博物馆还设有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在此体验古法造纸工艺、雕版活字印刷工艺流程。

了解更多: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10 | 中国印刷博物馆


11 中国电影博物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影路9号,是世界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也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博物馆自2007年2月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2020年,中国电影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博物馆占地52亩,建筑面积近38000平方米,展线长度2970米,其中涉及电影1500余部、图片4300余张、介绍电影工作者450多位,有藏品40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藏品8件。博物馆设有21个展厅和对外公共活动及展示区域,展览展示总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馆内还设有6个影厅,其中包括一个可容纳1000多人同时观影的巨幕厅。

了解更多: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11 | 中国电影博物馆


12 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新馆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新馆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建筑,分别是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和条形办公科研楼。

作为隶属北京市政府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内涵丰富、功能完善。馆内保存与陈列着北京约70万年的人居史、3000多年的城市史、800余年的京都史的珍贵遗存,也收藏和陈列着众多中华文明的瑰宝,总数超过20万件。

首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精品陈列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

了解更多: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12 | 首都博物馆


1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西郊的卢沟桥畔宛平城内,这里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来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各类文物,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历史侧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第一座采用现代化陈列方式反映抗日战争的大型纪念馆。纪念馆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纪念馆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题名,是由邓小平在1986年7月9日亲笔手书。

步入序厅的两组台阶,第一组8级,寓意八年全国抗战;第二组14级,寓意十四年的抗战历程。两组台阶之间的平台上,安放着质地为锻铜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

了解更多: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13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4 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北京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演艺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余平方米。

馆藏标本有“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中华侏罗兽、完成全身羽毛颜色复原的赫氏近鸟龙、保存在我国的唯一的恐鸟标本等。馆内还包有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井研马门溪龙化石、中国唯一的恐龙木乃伊化石和北极熊、犀牛等标本。

了解更多: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14 | 北京自然博物馆


古观象台

北京的建国门地铁站C口出来,有一处特别容易被忽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观象台。始建于元大都时期的古观象台,原名“司天台”,后毁于战火。明正统七年重建,改名“观星台”,清代改称“观象台”。

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它以观测时间久、观测记录完整、建筑功能完备和仪器配套齐全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北京 古观象台。©高铭

古观象台上的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从明朝正统年间起,到1929年止,这座古观象台连续从事天文观测达五百年,其中包括从1724至1902年,近一百八十年间,每一天的气象记录完备资料,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气象观测记录了。


15 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于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当时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

六十多年来,北京天文馆以其独特的演示手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目前的北京天文馆分为A馆和B馆两大部分:A馆始建于1955年,1957年建成开放;B馆建于2001年,2004年建成开放。

目前,北京天文馆包含A、B两馆,共4个科普剧场。A馆天象厅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厅,内部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B馆于2004年底正式建成开放,内有宇宙剧场、4D剧场、3D剧场3个科普剧场,以及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各类科普教育设施。

了解更多: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15 | 北京天文馆


16 周口店猿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中国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是世界上发现材料最系统、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重要遗址。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二十七处,地质年代横跨几百万年。

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进行大规模系统发掘以来,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发掘出土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近200种动物化石及大量的用火遗迹等,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1953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始建,原名为“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7000多件,展出文物1000多件。中国科学院在博物馆建成300平米的“中国猿人陈列室”向观众开放。

1971年,中国科学院拨专款对“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进行了扩建,并更名为“北京猿人展览馆”,建筑形式为回字形结构,建筑面积为1036.32平方米。1994年,“北京猿人展览馆”改名为“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筹划博物馆迁建工作,将博物馆迁出遗址保护范围,新博物馆建成后,原遗址核心区内的博物馆和办公建筑全部拆除。2014年5月18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落成并向社会开放。

周口店遗址共有遗址区和博物馆两部分,常年向公众开放。遗址区有著名的猿人洞、新洞、山顶洞等多个化石地点。

博物馆包含七个展厅,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石器,以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观众诠释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馆内还有三维动画、模拟发掘、动手制作、磨制骨针、模型装架等特色科普互动项目。

了解更多: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16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17 北京汽车博物馆

北京汽车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6号,于2011年建成开放,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三位一体,是中国国家公益性汽车主题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造型创意为一只明亮的“眼睛”,寓意博物馆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设有汽车博览、主题展览、汽车科普、汽车娱乐、学术交流等功能展示区。汽车博物馆五至三层的展览陈设由历史、技术和未来三个主线构成。

创造馆位于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第五层,重点展示了汽车诞生发展至今的历史,汽车类型多元化发展的方向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设有象征展示、诞生发展、汽车社会和中华动力4个展区及15个主题,展出车辆30辆,展示面积2965平方米。

进步馆位于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第四层,主要展示了汽车的内部结构、工程技术和设计生产,设有象征展示、工程技术、汽车设计、赛车运动和生产制造5个展区及14个主题,展出车辆38部,展陈面积3710平方米。

未来馆位于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第三层,主要展示了汽车引发的各种文化现象和对“汽车”这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交通工具的思考,以及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和人们对汽车明天的美好憧憬。这层设有象征展示、汽车生活、资源环境和创新未来4个展区及15个主题,展出车辆10辆,展陈面积3029平方米。

了解更多: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17 | 北京汽车博物馆


18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位于清华大学校内,美院大楼北侧,化工电大楼南侧,主楼东侧,财经东路西侧。场馆建筑占地约1.5公顷,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高校博物馆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1926年,清华创办了“考古陈列室”,1948年成立文物馆,1952年文物馆被裁撤,部分藏品外拨。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清华大学,美院的收藏与积累促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项目启动。

2003年,项目进行国际招标,最后曾设计过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担纲博物馆的建筑设计。

马里奥·博塔设计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草图

2012年,在三位校友的支持下,博物馆动工,2013年1月,世纪金源集团慷慨捐资2亿元支持清华大学用于博物馆建设。2016年,艺术博物馆落成并于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的展厅共分四层:一至三层为临时展厅,展出国内外优秀艺术品。四层为常设展厅,主要展出博物馆的精品馆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现有藏品约13000余件(组),绝大多数来自美术学院自1956年以来的收藏,以及校友和社会贤达的捐赠。品类包括书画、染织、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拥有书画类藏品1400余件组,时代自元至近、现代,作品中不乏丁云鹏、文征明、祝允明、吕纪、蓝瑛、陈洪绶、王原祁、王铎、华喦、郑板桥、罗聘、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巨迹。

博物馆还有染织类藏品4600余件(组),时代涵盖明清及近现代,工艺种类包括织锦、漳绒、妆花、缂丝等优秀品种;刺绣针法全面,拉锁绣、打籽绣、戗针绣、戳纱、辫子股等重要传统针法均有体现。

馆藏陶瓷类藏品3000余件(组),自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包括红陶、灰陶、彩陶、黑陶、原始瓷、青瓷以及色彩缤纷的颜色釉瓷和彩绘瓷等。家具类藏品140余件(组),时代自明至近现代,种类主要集中于桌案类、椅凳类和柜架类,有少量的床围、箱类家具。

博物馆有铜镜藏品200余件,为校友王纲怀先生无偿捐赠,还有综合艺术品4000余件(组)。除此之外,博物馆还有一些书画、青铜器、甲骨、竹简、染织服装等综合艺术类藏品,现分藏于清华大学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以及建筑、人文等相关院系,数量约为8000余件(组)。


了解更多:

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18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思迪Museum:北京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思迪Museum:北京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市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