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法、绘画等展览,现场观看看什么?
如果你看不出复制品和原作的差距,那你确实可以在家买本画册或者对着电脑屏幕看看了。
书法、画展为什么要看现场?就在于复制品代替不了原作。
上高中时花几百块钱买莫奈的进口画册,同学都说我有钱,其实一本进口画册占我半个月生活费呢,国产的才几十块一本,为什么买进口的?因为我能看出印刷上的区别,国产画册(00年代)颜色要么很冷要么很暖缺少中间颜色,并不和谐也不美,有种“躁”的感觉,而且颜色还经常糊在一起,笔触也看不清。所以,经常看劣质国产画册的我也自然体会不到印象派颜色的美妙所在。(吐槽一下:咱们课本的印刷质量比我看的国产画册还差,根本只能记录一个画家的事件,看不出作品的伟大,我记得里边有一幅莫奈的《日出印象》,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画我都画得出来。)后来翻了一本进口的莫奈画册,看到了以前在国产画册上的《撑阳伞的女人》发现简直就是两幅画。原来阳光可以用这样的颜色表达,原来那女子朦胧的脸会给人如此多美妙的遐想。所以在06、/0年左右开始尽可能的买进口画册看。后来对画画不太感兴趣之后就送给还在画画的朋友们了,这是后话。
上美院后有个师兄,去意大利留学带了些维米尔的等尺寸复制品回来了(维米尔的画都很小),据说是直接用原作扫描再复制的,大概10欧元一张的价格吧,比进口画册贵多了。我看了下确实在清晰度、色彩上是不一样的。
后来达芬奇、梵高、莫奈、雷诺阿、毕加索、乔托、提香等来北京了,去看了下原作。发现虽然复制品的颜色很接近原作了,但颜料的那种光泽和厚度、凹凸起伏的笔触、画布的质感、甚至几百年的画框散发出的古韵,这些恐怕是批量复制品无法取代的。总之,在我看来画册和复制品缺少一种厚度,一种气质,一种生命力。
如果你无法感受到这细小而又巨大的差别,我觉得看一本画册,看一下文艺家们的解读(或曲解)也是可以的。画册有画册的优势,可以一本书看完一个画家一辈子的作品。而原作基本是分散在全球各个博物馆,要看全还真不容易。
现在技术在发展复制品都可以达到很接近原作的水平,见过卖几千几万一张的复制品(印刷的),确实很像了,但打印就是打印的,不会有厚度和阴影、不会有质感、体会不到画家的情绪。
也有一种复制,参考电影《盗走达芬奇》里临摹高手复制大师作品的过程。完全请高手手工临摹一副作品,用原作当年一样的画板、颜料、画笔、作画姿势、步骤等,可以达到肉眼无法分辨的细微差距。所以,据说博物馆里都是用微缩胶卷存档来辨别真迹和赝品的,电影里也是这么演的。据说有些博物馆也会有自己的临摹高手,用临摹的作品来展览,而大师无价的原作留在某个恒温恒湿无光的地方保存着,原离我们参观者的体温、汗水、灯光、相机等侵蚀。很后悔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讲座时没有向他们证实这件事情。对于这样的复制品,我既然看不出区别我是能接受的。这样的复制也受限于人才与成本不可能我们人手买一幅普及起来。
如果看不出复制品、照片和原作的差距,确实不用看现场。另一部分人去看原作,是因为觉得这细小而巨大的差距对一幅画很很很重要的。
任何文字只是别人对作品的感受和解读,更替代不了原作。就像书本可以让我们了解一部分生活,但替代不了生活本身。
二、有哪些近代名人书法绘画类作品值得收藏?
朱玖莹 (1898一1996),人称玖公,189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市,因排行第九,取名“玖莹”。堂号扫帚斋,近代书法家、学者。被尊为“书法大师”、“湘籍书法大家”、“国宝级书法家”。受家学影响,自幼长于文史并受其父启蒙书法,后受知于同乡长辈前清翰林亦是第一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先生,1921年谭延闿任湘军总司令,朱玖莹则任总司令部政务委员兼秘书。又历任军事委员会行营秘书兼第一科科长、河南商邱区行政督察专员、南阳专员、衡阳市市长、福建省建设厅厅长、辽宁省政府秘书长、湖南省民政厅厅长等职。曾于1988年获得国家文艺奖特别贡献奖 ,著有《学书浅说》、《临池三论》等书。
水墨纸本 镜片
23*121cm×2 约 2.5 平尺 ×2
译文 : 活到今天不输老 生在中国才算人
款识 : 乙丑冬安平久客朱玖莹
钤印 : 朱玖莹印(白)、起废园主(朱)
三、参加国画比赛,可以交临摹的作品吗?
比赛怎么要求的就怎么来。
正规国画展/比赛的确有一些允许甚至要求临摹,传统国画一直有推崇摹古的风气,比如几年前中美协主办的永乐宫壁画临摹展,你总不能原创个神仙投过去吧。有些省份还办过一些临创展,要求临一幅创作一幅,两幅一起参评。
市级的县级的国画临摹展览更多,只不过常常有籍贯限制,不是面向全国征稿的,有一种想要鼓励本地国画爱好者的意思在。至于校级的临摹展,这玩意要多少有多少,因为国画或者其他相关专业的,比如文物修复的学生本就有国画临摹课程,结课时搞个展纪念一下很正常。
书法临摹展更多,感觉无时无刻都有地方在办。
当然,这说的都是临摹古代作品,你临现代的别人的作品当成自己的发表那叫抄袭。而且,如果你要参加的比赛本身不允许临摹,你投个临摹作品,那就是作死了。
四、学校征集的书法或者绘画作品需要扫描版的,不懂咋弄?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有关书画扫描尺寸的问题。
我是刘轩铭,从事视觉艺术/图像采集/图像处理领域十余年,积累了一些个人经验和心得体会,在这里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希望大家在阅读后,可以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少花冤枉钱,少走冤枉路,如果你觉得对你有所帮助,请不要忘记点赞和收藏,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我继续分享下去的动力和源泉。
言归正传,说起书画扫描尺寸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重要的。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当问他手里的字画是多大尺寸的时候,一般回答都是说不太清楚,问他是几尺的画,更是一头雾水。
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下小知识点,在书画中,尺寸一般是用尺来描述,比如: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之类的,而不是说多少米或多少厘米。
所以我专门整理了一个有关书画尺寸的表格,大家可以根据字画的实际尺寸,快速的查到自己的书画到底是几尺的,这样在与别人描述的时候,就可以知道画是几尺的,非常方便沟通,并且还有一个小窍门啊,就是当别人听你说是几尺几尺的画,一看就是个内行,而不是含含糊糊说不清楚字画的尺寸,所以就不敢漫天要价了,是不是帮你省钱啦!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我是刘轩铭扫描社主理人,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咱们下期见。如果你看了本篇文章,还是有一些不懂的问题和困惑,可以随时留言或私信我,也可以直接上网搜索刘轩铭扫描社就可以向刘轩铭老师提问,我愿尽己所能,把这些年的感悟和经验所得,无私分享给大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真心的能够帮助到大家,当然刘轩铭老师也希望大家对所探讨的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学习、一同进步,欢迎与刘轩铭老师积极交流,探讨。
原创作者:刘轩铭 著作权/版权归刘轩铭独家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刘轩铭著,否则构成侵权。原创声明:本文章已网络原创文字备案,并具备原创知识版权标签:【图像处理专家 刘轩铭原创作者】【侵权必究】郑重声明: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刘轩铭所有,任何人不得抄袭侵权,如有侵权者将会受到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裁,并承担一切由侵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法律后果,特此声明!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