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法为什么算美术类?
你看看美术的定义是什么。
再看看书法的创作过程与发展史。最起码它具有可视性。
结合书画同源的理论,把它归类为美术挺正常的。
楼上那个“书法不算美术类的话连成为学科的资格都没有”这种言论真好笑。
二、书法升为一级学科意味着什么?书法和美术并列?
书法成为一级学科,本身就是应该的。它跟美术本来就不挨着,不能说它属于美学的范畴之内,就认为是美术。那有字母的学科,都还是英语不?
不要听那个于明诠老头子乱说,中心思想就是美术与国画应该并立一级,按道理说是这样的,但没有西方画之前,美术=国画,还有谁规定一级学科下面的分类必须一模一样。
当然对于书法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于书法专业来说是绝对非常具有灾难性的,又有多少不学无术的学生被骗着去学书法,被艺考班薅羊毛,考上的也是没好工作,考不上的,则钱财两失。
三、“美术与书法”正式列为一级学科你怎么看?
都是对创造力的开发,说明政策的正确性。
一个西方,一个东方。
一个激进,一个含蓄。
四、为什么书法的问题在知乎不多呢?
相比娱乐、影视、游戏等热门领域,书法无疑是小众领域。但是,因此就说书法是小众文化,还是值得商榷的。
在电脑出现之前,书法几乎是每个中国读书人的必备技能,从流传于世的前人考卷和日常书信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辈对于书法研习的重视程度。就算是饱受诟病的明清时期为科举而生的馆阁体,其书法水准现在都很少有人能够企及。因为实用功能逐渐被淘汰,书法沦落到小众文化的地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这样的境况并不正常。
就算在古代,因为读书人并不多,普通老百姓连认字都是奢求,更别说普及书法了。因此,虽然闪耀书法史的大家不胜枚举,就整个社会而言,书法其实一直都是小众文化,这就是事实。
尽管从整体来看,书法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小众文化的现实,也从来不影响书法艺术所产生的独特魅力。像启功先生那样雅俗共赏的书法作品,一直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也许更多的人并不懂得如何去欣赏书法,但是从小对那些经典书法作品的耳濡目染,也形成了普通大众的普遍审美习惯。这便是为什么争议颇大的田楷仍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网上的丑书一露面便人人喊打。要知道,那些所谓的丑书名家,大多都是主流书法界的权威书家,他们虽然不屑于大众的口诛笔伐,却始终无法改变大众的审美习惯。如此种种,虽然懂书法的人只是小众,书法艺术的实际影响力却比想象中大得多。惊龙轩曾经因为范曾先生为东北“大帅府”重新题写的匾额写过一篇文字,竟然引来数百万阅读量和数万条评论。虽然主要原因还是范曾先生本就是颇有争议的话题人物,但是网友对于书法审美争议的关注度也不容小觑。
五、这个书法什么水平在知乎?
写得还不错,在王羲之《黄庭经》上下了工夫,结字、章法包括钤印都很讲究。若论水平高低,在国展上是介乎可上可下那一类。存在的问题:一、字还是写得紧了一些,虚处还需多琢磨,在意趣上还可以花些心思;二、个人风格还没有出来,属于无我阶段。当然,就此功力,从理念上再做些许调整,会有一个大的飞越。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