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心学国学】 国学的含义,范畴以及其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一、 国学的含义: 国学是一个上世纪二十年代产生的名词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
“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汉学、中国学。
“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史地学报》阐释国学:“国学之为名,本难确定其义。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国学。分析为言,则中国原有学术,本可分隶各种学科”。
二、国学的范畴以及其具体内容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二、国学是什么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国学的当代价值
谈到传统国学的当代价值,人大校长纪宝成认为至少有五个方面。 第一,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三、想提高一下国学和哲学的素质,不知道应该看什么书好?
国学:多背点诗词对联之类,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及四大名著
哲学:门类太多,鄙人以为菜根谭就不错
四、国学都有什么?急!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魏书》、《北齐书》、《周书》和《隋书》。这是唐代对西汉以来所修十三部纪传体史书的合称、《南齐书》,《孟子》。均成书于春秋战国之后,就是国学经典。
顾名思义:《史记》、《汉书》。
十三史:《诗经》、《书经》(尚书)、《晋书》、《宋书》、《梁书》、《陈书》国学。
古有四书五经,
五经,就是有经,有典、《礼记》,《易经》,《春秋》。均成书于春秋战国之前、《后汉书》、《三国志》
五、国学怎么才能学好?
我是一名文科生,从小就喜欢文言文,小时候总是被要求背诵,但是自己总是背不会,不能够单独全文背诵,每次都被老师罚出教室,但是我总喜欢跟老师学习他诵读的节奏和方式,然后一直重复的读,重复的抄送写。我不是记忆最快的,但我是记忆最深的那一个,也是每次朗读最好的那一个。慢慢的到了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后,还在看以前学过的经典文学,以及经典文学所延伸出来的知识,慢慢的发现自己掌握的越来越多,我越来越感兴趣了!所以我认为学好国学,必须先让自己慢慢的找到学好国学的一个切入点,必须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然后慢慢的培养自己学习国学的兴趣点,坚持下去,读过的经典国学书籍,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龄段,重复的去读,相信自己会有不同的收获和认知!小时候背不会没关系,但是一定要读顺,朗朗上口。中学再学时,加上自己的理解也许就铭记在心了,所以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揠苗助长,应该培养学习国学的兴趣并坚持下来,再转化应用到生活中足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