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吗?

万里旅行网 2023-03-17 18:59 编辑:yyns 268阅读

语言与文化这个话题太大,我就举几个例子权供管窥。


比如,在汉语里「山羊」和「绵羊」是通称为「羊」的。就拿我自己来讲,每每当我想到、听到、看到黄道十二宫中的摩羯座和白羊座时总不免思绪要卡顿一下,琢磨到底哪个羊是绵羊,哪个羊是山羊。而从小学说英语的人是不可能在这个上面犯犹豫的,goat就是goat,sheep就是sheep,两者是泾渭分明的。把「羊」和「羊」拎清了,你才能明白把小孩称作kids(山羊羔)的寓意何在。小山羊是活泼的淘气的,跟小绵羊的性情迥然不同。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Mickey Mouse(米老鼠)可以成为调皮可爱的形象,而在中文语境中,老鼠、耗子却总是一种猥琐、肮脏甚至有些狰狞的形象?原因在于mice和rats的不同,而在汉语中凡鼠辈皆被一概而论。

在华人社会里,叔叔、伯伯和舅舅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你作为一个侄子(女)和外甥(女)会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光是因为各自不同的身份而不是出于性格,对你,里外远近地就会不自觉地选取不同的态度。所以中文里那一大堆亲属称谓都是名实相副的。而在英文语境中,uncle和uncle都差不多,grandma 和grandma 也没啥两样。


Thumbs up 是「赞」,这个中西相通,那么thumbs down为什么是「踩」?难道仅仅是因为手势上方向相反? 实际上在古罗马竞技场中角斗士比武,输了的一方要根据观众的反响由裁判决定其生死。观众对虽败犹荣者会挑起拇指,对可耻的losers则会turn down the thumbs。

拇指的上下还好说,即便不知道背后的典故也不容易误会,那么 rule of thumb 又为什么会是「经验之谈」的意思?Fingers crossed 又该怎么讲呢? 中文里又为什么用「额手」表示庆幸,用「扼腕」表示愤怒或叹惋?Hand-some有什么可帅?「帅」又有什么可帅?


Sir 来源于古法语的sire,类同英语固有的lord,mister 来源于master,两者本质上都是古汉语「君、主公、夫子」的意思。Lady和madam则相当于古汉语的「小君、夫人」。Miss 来源于 mistress,而 mistress 本身也不是情妇的意思,而是与 master/mister 对应的女主人。即便其引申出来的情妇义,字面上也绝不像汉语的「姘头、外宅」甚至更难听的「小三、表子」,而是类似「姨娘、如夫人」那样的委婉语。所以说,你拿「先生、女士」去简单替换,尊敬上也还算差强人意,谦卑的意味却是远远不够的。回想你在英语影视剧中看到严父教训儿子时,孩子顺从地说 yes sir,知道了sir即主人,就不会再感到奇怪了:父亲自然不是先生,却可以是「老爷」呀。


若对佛教一无所知,很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动不动就说「缘分」说「造孽」。同样,对西方的宗教的背景一无所知,也理解不了evil 与 bad,sin 与 crime的区别。


咿呀学语的婴儿并不知道 goat 和 sheep都叫做「羊」,也不知道moustache(髭)和beard(须)都叫「胡子」。你不需要告诉他jelleyfish(海蜇)不是鱼(fish),dragonfly(蜻蜓)不是苍蝇(fly)。「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个「教」就是文化。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广而言之,一切文化在传承和流播的意义上都是「语言」。Language is culture and culture is language。


小孩说小孩的话,成人说成人的话,文盲说文盲的话,有教养的人说有教养的话。小孩的话当然可以说给有教养的成人听,反过来就绝对不行。学外语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让一个大学生去学说外国小孩的话吗?这一点需要想清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