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北京语言大学建议调整语言学为独立的学科门类?

万里旅行网 2023-03-19 07:05 编辑:yyns 216阅读

作为语言学的一份子,这样做当然是好的,也是支持的。

我就不喊口号了 ,想对此事做一些剖析,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看了题目下的另一个匿名回答,我要匿名地补充一下,嘿嘿。添在第三部分。


一、语言学的内在视角


我们都知道,语言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的人文学科。在古代,语言学经常为解释经典服务,中外皆是,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地位,基本很难独立。特别是在中国,作为古代语言学的小学一直是经学的附庸。在《四库全书》中小学类的图书附属于“经部”就是明证。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逐渐崛起,开始使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构建语言谱系。今天常见的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等就是其主要成果。语言学的研究逐步走向科学靠拢。之后的结构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生成语言学等均是如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学也紧跟潮流,展开跨学科研究,与心理学结合有了心理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有了计算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结合有了认知语言学等等。总之,一个大的趋势是语言学研究向形式化,数据化,实证化靠拢,不再像以前那样主要依靠学者的经验和内省。看似有一种摆脱传统人文学科的趋势。这也是认为中国的语言学学科不应该依附于文学的一条内在证据。


但其实这里有一些问题,就是语言学一直以来是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比较注重理论语言学的研究,而且随着理论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和应用语言学产生了一定距离。比如中小学教学用的汉语语法仍然以上世纪的结构主义语法为主,之后的理论语言学成果很难被应用。虽然中小学教学语法更新慢是一个问题,但理论语言学研究的日渐艰深,脱离实际也是一个问题。


再看跨学科的语言学新分支,心理语言学的论题是语言学的,但研究方法却主要是心理学的,并需要脑科学、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此外还要用脑电技术、功能性磁共振(fMR),这些设备都很昂贵的啊,传统的语言学能不能买得起都是个问题。据我所知,一般对心理系、医学院来说是基础设备,但对语言学来说就比较困难了,好像复旦大学中文系已经购买装配。这就导致了心理语言学的成果中心理学、医学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科学出版社2015年新出的《心理语言学》就是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杨玉芳教授编著。


计算语言学也是类似,由于计算语言学与中文信息处理,自然语言处理,语料库密切相关,而且主要是面向工程,这就需要好的数学基础,于是这方面的优秀学者很多并不在语言学领域。而且由于理论语言学界对语言工程的理论贡献比较小,规则方法时常捉襟见肘,导致目前的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ACL已经基本被统计学习占领。比如ACL2016上,大会主题报告仅有一位语言学家。即使语言学界的计算语言学学者,也大多接受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方法探索规则方法与统计方法的结合。


二、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的区分视角


目前中国的语言学的地位确实比较尴尬,是被割裂成三块的。一块是中文系或文学院,在文学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的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二级学科中。一块是外文系或外国语学院,在文学学科门类、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的英语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二级学科中。一块是对外汉语学院或国际交流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主要是二语习得和对外汉语教学。


这里要解释一下,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学位授予和人类培养的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具体可参考教育部的如下规定文件: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_各类名单_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学科、专业目录_各类名单_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这样一来,如果语言学要独立为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疑独立为学科门类的可能性远远小于一级学科:

如果要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意味着在目前的13个学科门类中再增加一类语言学。即与既有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对等。 如果要成为一级学科,则只需要在文学门类中添加,即与既有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对等,相对会容易很多。

此外还有一个国家学科划分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GB/T 13745-2009》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学科划分(链接: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人民网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它们都遵循国际惯例,将语言学列为一级学科。但由于此国家标准只是推荐标准,并无强制性,而国家社科基金的分类仅为基金申报时所用,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三、政府、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的操作视角


政府、学校主要是资源的分配。教学科研人员主要是学科的推动发展。而学生主要是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但这其中都有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在当今的资本充斥的社会中,一个学科的大发展大繁荣与经费密切相关。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哪一个不花钱。而且语言学独立为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这就意味着政府和学校要对该学科的科研相关资源配置倾斜,科研经费、办公场所、人事任免等都要重新分配。如果要单独招语言学的本硕博学生,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经费也会额外增加。如果政府和学校有额外的资源还可以,如果没有,原有的利益格局本来就盘根错节,贸然改革会不会影响目前辛苦建立的学科影响力。


还有一个麻烦的是三个学院的语言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怎么调整。虽然大家可能都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但一个是实验语音学方向的,一个是汉语二语习得方向的,一个是外语测试方向的,大家其实没有多少交集。目前的一个做法是三个学院的师生会根据自己的方向与兴趣组建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科研组织来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有匿名回答已经指出了学生的问题,我也来狗尾续貂一下,嘿嘿,即下面三段文字。确实,对中文来说,中小学教师确实是非常不错的职位,作为中小学的主课之一,工资高,待遇好,需求大,但可能带班主任累一些。其实目前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和语文考试主要是文学类的,语言类的占不了多少,就是一些基础知识。如果语言学独立,就比较尴尬了。

况且,语言学学科要不要独立跟已经在读的学生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又不是并学校,比如同济大学要合并上海某一般的学校,这个学校的学生进来时高考成绩一般,但毕业时拿到的是同济大学的名校学位,肯定很高兴。但你看看语言学,有多少就业岗位是面向语言学的,少之又少啊。而且语言学能干啥???对外汉语、外语还好说,比较明确,汉语语言学就非常尴尬了。

语言学本来就是传统的人文学科,并不能创造多少社会价值,教学和科研岗位也非常少,人事更迭又慢。而且很多学生读大学也就是为了找工作,就目前来讲,中文系就业在人文学科里面还算可以。语言学独立的话,就业市场是什么反应,大家都没底啊。。。


四、小结


语言学独立为一级学科或独立学科门类对语言学界自然是一件好事。但目前的社会环境已经不是草创时候那么单纯。比如语言学如果要独立,其他学科也跟风怎么办,毕竟理学、工学下面的学科太多了。。。而且语言学独立的步子能不能不要太大,一下子就要独立为学科门类,可不可以先成为一级学科?或许北京语言大学认为“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先来一个学科门类造势,然后通过妥协来成为一级学科,也未可知呀。。。况且,语言学界内部对学科独立的意见也不统一,能不能搞成其实很难说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