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考点
一、导言
1. 语言学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2. 中国传统语言学:
“小学”包括文字(形)、音韵(音)、训诂之学(意)
3. 语言学的发展:
标志一:到19世纪,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已经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标志二: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的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的研究的真正对象。标志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4. 语言学的两大性质:
交叉性:语言研究和其他人文学科关系密切。在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语言研究就是哲学、逻辑学、文学或文献学的一部分,可见语言研究的成果对于这些学科的重要性;
前沿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思想的进步,语言学和各个时代的自然科学思潮同样体现出密切的相关性。
第二章
1.区别语言和思维的实例p10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思维:是认识世界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2.分辨语言和言语的实例p21
语言: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言语: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呈现出来的)
3.语言和符号的性质p22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不是征候)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二者结合才能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
4.语言符号的系统性p26(名词解释)
(1)任意性: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2)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不能在空间上铺开。
(3)强制性: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约定俗成,不可随意改变。
(4)层级性/二层性:语言符号分为音系层和语法层两个层级。
5.语言的层级体系p29
音系层(外层/底层):音位—音节—音步—……语调段
语法层(内层/上层):语素—词—词组/短语—小句—句子
(三级:语素、词、句子)
6.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为主)p30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可相互替换且关系不会改变,在结构中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这种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第三章
1.元音舌位图(熟记八大基本元音)p55
一定要会区分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这三个音素的结合决定每一个元音的音质。
2.辅音表p61
熟记基本辅音的发音方法、发音部位
3.国际音标p62
国际音标和汉语字母的对应关系,会相互转换。
4.条件变体:各个音位的变体,它们的出现受条件的制约。
5.区别特征是什么?学会具体区分实例p69
6.语流音变(选择题、分析题)p75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四种形式p76:
(1)同化: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变体上趋同的现象。
(2)异化: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
(3)弱化: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重音型语言)音节中。
(4)脱落: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会进一步造成某些音位的脱落。
第四章
1.辨别那些是语法单位(选择题)p83
语法单位:能被替换的片段。(语素、词、词组、句子)
2.五种基本结构
(1)主谓结构:张老师/来了
(2)述宾结构:切/西瓜
(3)偏正结构:人民的/力量
(4)联合结构: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5)述补结构:急/哭了
3.什么是类的配列?p92-95(选择题)
4.语法范畴p104(分析题)
语法范畴: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包括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5.句式变换,理解并会运用p111
四种手法:移位、添加、删除和替代。
6.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p115(分析题)
(1)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词序很严格,虚词的作用很重要。汉语
(2)屈折语:主要是词形变化,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俄语
(3)黏着语:没有词内部的屈折。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日语朝鲜语
(4)复综语:由多个语素编插黏合而成。美诺米尼语
..................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