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学都有哪些分类,主要是研究什么的?
你这个问题就是一锅粥……我这里通俗地给你overview一下,具体还请看书,推荐的入门书目在最后。
- 理论语言学
研究语言本体的不同层面,主要包括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后来又发展出了以语篇为单位的话语分析,至于语用学这个分类目前还是有争议。
在这些方面的探索研究中,正如前面玫瑰球@roseballs所说,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们对语言学有自己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学流派,这些流派没有对错之分,毕竟都是理论假设。流派主要有:索绪尔的形式主义、布龙菲尔德的行为主义及其发展来的结构主义、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等。
历史语言学、词典学、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这些分支本质都是理论语言学研究,因为还是对语言本身的研究,比如起源、语言间的差异等等,较少涉及到社会和人的因素。
2. 应用语言学
关于语言本体的理论差不多形成之后,人们期待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最先被关注的就是教学方面,所以你会发现在语言教学研究中(pedagogy),不同的教学法其实有各自对应的理论源,比如传统教学法(大量重复训练)的理论支撑是行为主义,交际教学法的理论溯源是乔姆斯基提出language competence的存在。也因此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就是指外语教学。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分支就很多啦,也就是不同的研究领域,即探讨的是语言和语言系统之外另一活动的关系,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 心理语言学:语言和心理
- 社会语言学:语言和社会
- 认知语言学:语言和认知
- 二语习得:语言和习得
- 语言测试
- 语言政策
- 词典学(我知道它出现了两遍…小众分支,两类都有涉及)
- ……
最后,建议读一下刘润清老师的《西方语言学流派》和Schmitt的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 来厘清语言学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关系,脑子中形成一个general outline,这样再提到某一个分支或理论就能大概反应出它在整个语言学研究体系中处于哪个位置。
Good luck!
二、有哪些有趣的社会语言学现象?
提名避讳语(avoidance speech)。
避讳语可以说是委婉语(euphemism)的进阶形式,一般而言在一门语言中都会为了避讳起见而用委婉语来代替一些贬义词,但本质上还是属于原语言的一部分,不过是一套特殊的词汇系统而已;而避讳语可以说已经发展成了高度简化版的独立语言,常见于澳洲语言,在巴布亚、南岛、北美等地也有分布。
在澳洲,当说话者对特定的亲属说话时(或处于该亲属能听到的范围内)需要改用避讳语,通常发生在一个男性和他的丈母娘之间(两者不能看对方,也不能坐/站在一起),所以避讳语有时也被称为“丈母娘语”,其他需要避讳的亲戚则随不同语言而变。
避讳语一般和正常的语域有相同的音系和语法,虚词基本一致,但实词差异很大(通常只对于核心词有另一套称呼,总体上会和正常语域的词汇掺杂使用,少部分会大幅度替换)。词汇来源包括:①从周围语言的正常语域中借来;②从周围语言的避讳语中借来;③借自其对应的正常语域,但音位调整过,比如在帕马-牛雅语系(Pama-Nyungan)的吉尔巴路语(Dyirbal)中,避讳语的 ŋamir“饿”来自正常语域的 gabir,banaga-“回”来自 walaga-。
下面再具体地看一下吉尔巴路语。Guwal 是日常使用的版本,而 Dyalnguy 是避讳语(不过在20世纪30年代后就不再使用,在所有场合下都使用 Guwal)。吉尔巴路语就属于少数「避讳语中实词大幅度替换」的语言,但 Dyalnguy 的词汇量只有 Guwal 的1/4,意味着多义词会很多(往往是相对抽象的“表类词”)。而且更麻烦的是,在吉尔巴路语的不同方言中,可能一种方言里属于 Dyalnguy 的词,在另一种方言里则属于 Guwal。
而在新几内亚岛中央高地东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的一些语言中,则存在“露兜树语”现象,顾名思义和这种植物相关。由于露兜树在当地属于非常重要的作物,如果用普通语域的话可能会触犯到(尤其是危险的)神灵,于是在采摘果实(甚至包括去采果实的路上)时就需要改变整套语言体系。然而,在不采果实的时候也不能乱用,一来阻挡危险的神灵听到之后赶来,二来也防止泄露给外人。不过……由于大体上本土语都处于衰微状态,更别说这种特殊的语域了,所以要是在采果子时说官方语言托克皮辛语的话也可,况且迷信也逐渐消失了……
此外还有些特例,比如卡拉姆语(Kalam,跨新几内语系马当语族,或马当语系,有争议)在处理或食用鹤鸵时也会用露兜树语,同样可能是为了尊重起见。
附:澳洲的另一种特殊语域——入会语
有哪些关于卡奔塔利亚湾的冷知识?澳洲语言系列的其它回答/文章:
黑之圣雷:【微语传记3】澳洲原住民语言概况——四万年交融,两百年消亡是否存在‘第四人称’?历史上是否存在“死语言”复活的现象?哪些语言有像这样(见相关问题)把「其他语言放在开放词类」的词语放到封闭词类的情况?巴布亚语言系列:
【微语传记2】极简版巴布亚诸语概况——语言多样性的巅峰有人称少于三种的语言吗?有哪些有趣的语言现象?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学习什么?
谢谢邀请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本身和语言应用的。
语言本身着眼于语言内部系统的研究,比如语音学、语法学(句法)、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乃至篇章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内容
语言应用则是包括语言教学和语言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毕竟是“应用”嘛。比如方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
(以上仅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四、我国传统语文学中包含哪些社会语言学相关内容?试举例扼要说明?
谢谢邀请
传统语文学本来就不以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而以书籍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而社会语言学社会使用的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社会对语言的影响。古代书籍多为读书人使用,其语言现象也只是反应“士族”阶层等很小的范围的使用情况,没有社会差异,所以包含的社会语言学的内容很少。我国的三大语文学学科——文字学、语言学、训诂学更多的是为经典典籍服务的。社会语言的变化现象也许有人注意,但是不会形成系统研究,也不会重视。直到清代传统小学进入一个高峰时期,也少有学者研究当时的语言,而依旧是对传统经、史等“圣贤书”作注做分析。毕竟我国古代的书面记录才是研究重点。而书面语言演变比生活语言要慢。
如果深究的话,我觉得传统语文学对于方言的研究可以算社会语言学的内容。比如杨雄的《方言》,可以作为研究语音演变和语音分化的资料。或者是音韵学中的语音演变,一样可以看作与社会语言学沾边。
(以上仅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五、社会语言学有哪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呢?
这个问题的确非常大,我简单的提几个。
1)性别对语言习惯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一个很重要的的主题是男女(还有LGBT)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和不同方式。比如有学者提 出女性使用语言的时候会用更多的间接式的句子;会用更多的问句;会更加客气;而这些反应了女性对很多事情的不确定,反应了女性在权力结构里处于被男性支配的地位(因此才有更多问句;更客气;等)。那么关于这个话题很明显的一个争议就是这个假设也许完全是错误的。女性会使用更多间接式的句子;会用更多的问句;会更加客气也许是因为平均来讲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更高一些。或是因为单纯的女性讲话的时候更加注意礼貌一些。社会语言学有关男女的话题一直都会存在争议。
2)方言
方言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子话题也存在很多很多争议。首先,怎么样定义方言?广东话应该算语言还是方言?如何定义方言往往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问题,也是一个文化,政治问题。因此,方言学里面会存在很多争议。
3)语码转换 (Code-Switching)
Code-switching指的是在一次对话里一个说话的人在几种语言中转换。比如说我说''Hi,你好''. 这就是Code-switching。那么,类似于''性别对语言习惯的影响'',code-switching为什么会发生也存在很多争议。设想一下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只会说英语的游客,他迷路了,没有办法你只能用中文跟他交流。假设这个游客既会英语也会中文而且中文还特别好。路人和他对话的时候也发现了他中文特别好,即便这样,这个路人在跟这个游客交流的时候还是选择中文和英文转换(Code-switch)。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个路人有可能是故意code-switch,因为他觉得英语背后有更高的声望(prestige)。也就是说这个路人认为相较于中文,英文更加高级,使用英语也许会让身边的朋友觉得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更高。那么,语言是不是决定了或者代表了一个人的阶级,这也是一个特别有争议的问题。
4) 多语言现象 (Multilinguilism)
最后讲一下多语言现象。我写过一个关于云南纳西族的孩子们的语言使用情况的作文。我发现纳西族有家长会鼓励孩子们学习英语和普通话而不是纳西语。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存在争议的,当然这样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不论是英语还是普通话都能够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不是纳西语)。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和人类学与社会学一样,会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
六、社会语言学是什么?
The study of “how people use language and what they use it for. ” (Meyerhoff, 2011)
将语言看作载体研究人们如何使用它,为何目的使用。
七、有哪些社会语言学的专业书单?
谢邀,简单回答一下,下文所列仅为冰山一角。
具体的书目可以参考
(1)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Meyerhoff,Miriam)
(2)社会语言学教程(游汝杰/邹嘉彦)
(3)什么是社会语言学(游汝杰)
(4)中国社会语言学(郭熙)
(5)其它还有戴庆厦(主要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年代比较老的如拉波夫(Labov)研究语音变体。
tips:通过权威著作/教科书/期刊的参考文献去找参考文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