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言学的发展脉络

万里旅行网 2023-03-24 01:29 编辑:yyns 72阅读

一、请问什么是跨文化语言学?这个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吧

对这个领域没有深挖,而且这个问题也好大呀,简单说一下了解的吧


主体是交际

从概念来说,有身份构建、刻板印象、文化适应、跨文化能力等等等

从载体上来说,交际有语言也有非语言,这里就已经有很多分类了等等等

从目的来说,各种场景下的交流,是这个学科落地点等等等

……


专门研究这个的教授成天满世界跑 可开心了(个人觉得哈哈哈)

另外个人也觉得这个学科做研究也是相对落地➕有趣的(观察不同文化影响下人的行为真的有趣,比如排队)

二、语言学史上,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

@小云哥哥 邀!

1. 经典的玛莎葡萄园岛社会语言学实验

这也是出自William Labov之手

实验结果很有意思:岛上的居民为了彰显自己独特的身份,为了岛民的身份认同,会不自觉地在口音上和大陆口音相区别(不过中年人会因为在大陆谋生而口音倾向于大陆口音)。


2.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Kunio Yanagita)的《蜗牛考》

本书调查了日本各地「蜗牛」这一义项的说法,发现由当时的京都为中心,往南北两端,语言形式分别为デデムシ→マイマイ→カタツムリ→ツブリ→ナメクジ,在日本列岛呈同心圆状分布。

柳田提出语言变化一般从文化中心开始,产生于文化中心的语言现象如环形波纹一样向四周传播,离中心越远影响力就越小。因此边远地区往往保存着较多的古语,而中心地区常常是新的语言形式诞生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从同心圆的外侧向内侧逐渐发展的,地表上的语言表现(共时-地理视时)是历史上语言变化残留的痕迹(历时-历史真时)。

由于日本陆地狭长,这种现象十分明显,与文化中心等距离的南北两端同时存在相似的方言古语,这也解释了日本文化从中央向地方影响渗透的历史过程。这一方言变化规律又称为「方言周圈论」,和施密特提出的波浪理论(Wave Theory)异曲同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