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参加了古代文学课老师自发组的科研小组,完成了一个任务之后有点吃力,还要参加吗?
注意到补充里的一个词——痛苦
因而,我有几个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
1.为什么会感到痛苦?只是因为完成过程的吃力?还是因为感觉自己无法面对接下来的任务呢?
2.完成过程中有求知的渴望吗?有没有一种自己很渺小的感觉,渴望汲取知识。
3.好不容易完成后是否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我想满足感与成就感一定能给人带来慰藉,甚至让人感到喜悦。
身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姐,我好像还没资本去问你的老师给出了怎样的任务,这样的任务是否符合你现在大一的情况,或许你可以问问科研小组的其他同学,询问他们对于任务的感受。
于我个人而言,我会非常乐意非常感激老师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并且在完成那些本科阶段的、在大佬眼里非常微不足道的课程问题或科研项目时,都感觉自己在享受一场酣战!焦灼忧虑后破解“难题”,钻到死胡同里又柳暗花明,四面楚歌之际又绝处逢生……但这些都建立在我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学会一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题主大一,开学应该才两个月吧,建议可以先打好基础,读读感兴趣的书籍、论文,写写读书笔记,如果现在压力太大可以等自己知识储备更好的时候申报科研立项或者大创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
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大一新生立志做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怎样规划自己四年?
谢邀。看了大家回答,都很棒。
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二本,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后顺利地进了一所小学。
真正进了学校,进了班级,会发现有一种梦想破灭的感觉。孩子怎么能辣么不听话,作业怎么辣么多批不完,还要手抄教案,还有科研任务......基本上第一年是很忙很忙,精力不是花在教学上,而是处理班级琐事,和家长沟通,抄教案,搞活动上。估计每天要到晚上九点才能把事情做完。
答主想做中学语文老师,真的要有心理准备面对中学教学的难度。第一个难度就是有升学率的压力吧。第二个应该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吧。第三个应该就是中学语文教学要求的难度比较难吧。
我妈一直说,教师是吃开口饭的,要能说会道,所以题主要抓住大学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就是学好专业课,让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
第三是从大三开始要看教师编制考试的内容,某宝上都有买的。
第四是抓住一切机会去真正的班级,面对孩子上一节课。
不要忘记你的梦想,加油!
三、如何写好语文学科教案(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如果你是一个给中国学生教英语的外国人;你是一个需要英语外教的中国学生……
四、汉语言文学(师范)的准大学生能提前干些什么?
我也是这个专业的。一下是我的几点建议。1.开学后,注意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时间。2.百团招新时可以参加家教协会。对以后考教资的试讲、写教案有一定的帮助。3.大一英语不要丢掉,大二尽量考英语四六级。4.计算机二级。在暑假可以多用PPT、word、excel。学习这些技能,在大学的小组作业、平时作业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如果竞选班干的话,熟练掌握这些技能,会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哟。5.如果考研的话,大二下学期这样就可以着手准备了。6.专业课是重中之重!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这几门课一定要多读作品。7.在假期还可以多写,写一写日记呀、读后感(不需要太多,哪怕一两句话也行)、诗歌、散文、小说等。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了。不是所有都要写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灵感是时候要及时写下来。因为有些灵感是转瞬即逝、不去不复返的。
五、本人现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的学生,下学期要面临转专业,不知道该不该转成汉语言师范?
如果以后就业想往教师行业发展,肯定是转专业更好,得考虑考编的限制。另外,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专门通道的。
师范专业的课程和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也有所差别。一般汉语言师范会有专门的教师技能课的培养。教师技能后天培养也可以,但是别人比你多了两三年经验,你从面试的时候起点就低了,粉笔字、教材解读、教案写作、课件制作……
汉语言文学还是更偏向学术性,所以你要结合未来的职业规划来选择要不要转专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