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举出语言学在生活中的实例应用?

万里旅行网 2023-03-29 12:28 编辑:yyns 274阅读

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的,语言学是一门很庞杂的学科,既可以是一门社会科学,也可以是自然科学,也可是一种经验论,你掌握了它任何一个分支,在生活中你就多了一个看待问题的眼镜。随便举几个例子:

早上出门你打开一个听书APP,它会自动把书读给你听,虽然可能还有很重的合成语音味儿,但它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吐出来,而是一个词一个词吐出来的音,如果APP功能足够强大,词汇间与语气停顿时长流畅,你几乎难以觉察到它在停顿上有违和;功能不强大的,可能儿化音读得很机械,超过250字左右的标点异常句,可能断句有瑕疵。抛开语音学知识(语音学也是语言学很重要的一块)和语音识别与合成相关的工程问题,这背后涉及到一个最基础的语言学问题:分词、断句。

分词,首先要定义什么是词?词从(1)哪个角度、(2)用什么分析方法(3)能分出哪些种类的(4)多少个词?
比如,”铁道“”道路“”铁桶“是不是词?各是几个词?”铁道部“是不是词?是几个词?”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是不是词?是几个词?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字/音节、语素与词的区别与联系问题、基础词汇与专业词汇的区别与联系、词的全称与减缩的关系与规律,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系统,识别不同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此外,语法词和韵律词停顿虽然不总是同步的,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同步的;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时候同步,什么时候不同步呢?有无规律可循?这些又是韵律语法系统研究的问题了。
断句,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句“,句从(1)哪个角度、(2)用什么分析方法(3)能分出哪些种类的句(4)?
比如,我上面写了很多话,到底有几句话?你要怎么说明你给的数字是合理儿恰当的?这些话有多少种类,如果要让你去读出来,哪里该停顿、停顿的相对时长应该是多久、读出来的语气和焦点重音该如何调整?

你在小区楼下随便散个步,一堆妈妈、奶奶/姥姥推着、领着人类幼崽出来遛弯晒太阳,物质丰腴的一代,从体型上很多时候你真搞不懂这些小仔到底多大了,但你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他们与宝宝的对话,大概也能猜个大概。还在牙牙学语,连/ma/这样的音节都发不好还特别喜欢发音的,大概就是6-10个月左右;能跟大人学讲、或者回应一个音节的,大概就是9-16个月大;能流畅地讲两三个音节话的,差不多就是一岁半到两岁左右;能流利地问出问题、表达4个音节以上问句的差不多也就两岁半前后。知道这些就是为了听音识人有什么用?反过来,如果你有个baby,他/她10个月了还不会叫妈妈,就要警惕是不是需要去医院排查一下及早干预;反过来,如果宝贝只有一岁半,却已经掌握了复杂疑问句和否定句,可能是个早慧宝宝(不是一定,大概率是),小小开心一下,也是个小安慰。而,这类问题,便是母语习得理论所提出的一些”路标“。如果你心理语言学、言语治疗、阅读心理等相关课程,学得再深入一点,你会发现,有半壁江山的内容,都在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语言使用牵涉到哪些生理部位、心理过程?(2)语言使用牵涉到什么样的语言知识?而回答这两个问题,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儿童语言“作为观察数据、实验和计算模拟对象。


回到家,你辅导自己家孩子或者(亲戚朋友的孩子)写作文,你发现学校教的那点东西跟二三十年前你上学那会儿,基本没啥大变化,作文还是种看图写话或续写之类的,讲述作文、观察、评论类作文,然后有意无意地引导小朋友们简单地讲述、描写自己的见闻;然而,在校园外,你发现一些辅导班在双减政策后,主推一些以培养讲演能力为主的”大语文“”情商语文“”演讲力“……之类的课程,你也不知道这些玩意儿到底怎么评价。这时候你可以去翻翻过去那个被你打入冷宫的Halliday、Mrtin们,你发现原来系统功能语言学那些家伙提出的”语类“”语域“那些东西,虽然缺乏严密的理论系统性,但那些纲要式结构研究还是很有现实操作性意义与价值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