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这个培训有用吗(除了提升能力外)?急,谢谢?
这个培训是国教院组织培训的吧?培训完成后应该有学时证明(国家级证书吧),对以后评职称或许有帮助
二、试从网络语言的特点及语 言文字规范化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谢邀。作为一个励志成为文字学研究生的知乎小白,来回答一波。首先,网络语言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快” 有一些词会随着网络或者一些网民群体迅速出现普及然后又快速消失,就这个特点来说,网络语言很难去规范,因为它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网络语言有些也能转化为我们的日常用语,例如“给力”“萌”“网红”等,这些成为日常语言的网络语言无非具有几大特点:1,使用广泛 2,生动形象 3,积极向上。 所以说,网络语言是很难加以规范的,网络语言的产生本身也是一种语言的自身发展,这种发展(引用他源文字或自源文字发展)会使语言保持活力,可以说,检验一个网络语言是否规范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民群众接不接受。
三、你如何评价中国推行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政策?
别的不知道。一向以严谨著称并大受中国追捧的德国就有“正字法”。这就是德国推行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政策”。德语现代正字法始于1880年KonradDuden编撰的《德国正字大法》,著名的《杜登德语大辞典》也是此人编撰。2005年德国政府又开始施行新正字法,规范字母拼写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新正字法的推行受到了很多公民和知识分子的批评,不过现在中国德语教学已经采用新正字法。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秦朝的“书同文”,想必推行之时受到的阻力之大也是难以想象。但确实起到了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作用。(原谅我用历史课本的结论- -)
知道的就这么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