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惭愧,你们老师可能也不懂。
我用中文,英语和德语举几个例子。
对于很多名词,尤其是描述具体事物的名词,翻译和理解起来通常都比较简单。苹果是apple是der Apfel,甚至是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东西,比如grapefruit,看到实物之后也可以知道它是什么。这些单词在学习的时候只需要单纯的记忆就可以,我们只是知道了苹果这个东西还有另一种叫法,还用不上语言思维。
但是有些抽象名词,以及抽象的动词形容词之类的,就不是可以直接记忆的了。举个例子,英语中有个动词叫exemplify,它的形容词是exemplified,名词是exemplification。这个词的意思是“实例化”(输入法中并没有这个词),比如黄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一旦有个东西是黄色的,那现在黄色就成了一个具体的存在了,它在一个example中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存在,it is exemplified。或者你可以把他翻译成(在...身上)体现出来,打括是因为在中文中我们大部分需要前半部分。我们可以说,诚实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出来,英语中可以说,honesty is exemplified。
还有一个动词叫entail。这个词的翻译是“使...成为必要”,这tm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秀恩爱之前,至少得有男/女朋友。”这时候,“秀恩爱”就entail了“有男/女朋友”。这个词尤其是在牵扯到逻辑的文章中经常会看到。
问题来了。当我们学习这些词之前,我们有没有entailment和exemplification的概念?我们说的体现和exemplify是一个东西吗?
和记忆苹果这个词不同,我们首先需要在脑海中创造“实例化”和“使...成为必要”的概念,然后冠以了exemplification和entailment的名字。当我们学会了这些词汇的时候,我们还获得了新的概念,有了新的思维。在思考entailment和exemplification的时候,我是无法用中文去思考它们的。
第二个例子。
Facebook这个词,既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动词,“加Facebook好友”/“发Facebook消息”(当然这个意思不太常用)。我们用比较常用的,friend也可以当动词,message也是可以当动词,party也是可以当动词。(想象用中文说,你微信上朋友我一下;而英文中则是,friend me on facebook)。
这种词汇的用法见多了之后,你就会慢慢明白英语中名词作动词的时候,意思是”使这个名词成为现实“,现学现用就是,这个名词的exemplification。
这种思维是不是和中文不是很一样?
第三个例子。
学英语的时候很多人都被词组折磨的不行不行的。make做就做吧,make up, make out, make of又是不同的意思。德语中也是这样,machen(就是make)是一个意思,zumachen anmachen abmachen aufmachen einmachen ausmachen hinmachen nachmachen全tm有自己的意思。
这些词组/单词只能死背么?当然不是。
之前有个人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为什么shutdown和shutup不是一对反义词? - 王永豪的回答。这就是很明显没有进入英语思维,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在介词和类似的很短的副词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我的回答是,“因为在这里up不是上down不是下。简单的来说up是一种完成的感觉,down是一个结束的感觉。”´中文的“上”和英文的up并不是一个东西。中文可以是上面上等上位上床,英文可以是up there, grow up, line up, finish up。当你明白了up这个貌似”方位副词“的副词也有”完成,完全“的意思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make up可以是构成(做成)的意思,give up可以是放弃(完全给,不留下)的意思,tear up可以是撕碎(完完全全撕掉)的意思了。
这些词都要靠理解。
同样的还有很多我没有举出来的例子,都需要自己一点一点去体会,去试图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当你学会了英语的思维之后,就算你没见过weaponize, yellow-ish, futureness, Mr. Smart, shopaholic这些单词,你也可以用直接理解它们了。语法也是一样。
再说两个我还在试图搞懂的德语思维。
第四个例子。
学德语到一定程度(A2以上)的人都应该知道,德语中动词很多都得加个反身代词sich(自己的意思,当然还有各种变化,比如我自己是mich)。英文中我们会说,I feel tired. 但是德语中我们得说,Ich fühle mich müde (I feel myself tired).
这种用法简直是丧心病狂。
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动词什么样的意思需要一个反身代词?他们本质上思维层面上的区别在哪?
第五个例子。
在英语中要表示完成时,我们会用have done。只要是表示完成时就一定是这个形式。然而在德语中,它会有两个形式,ge-t haben(have done)和ge-t sein(be done) (而被动则使用ge-t werden)。这尼玛就逗比了,什么时候用haben什么时候用sein?老师说,一般来讲表示位置和状态变化的动词用sein,sein和bleiben的时候用sein,其余用haben。但是我现在还没弄清楚这个在思维层面怎么解释。sein和haben作为表示时态的助动词,德语的思维到底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要做区分?在弄清楚之前,只好一个一个记,还经常出错。
怎么学?没有什么很快的办法,只能去理解,去在脑中形成单词的,尤其是词根词缀的概念,不断的思考,慢慢积累,会有一天明白的。这和在不在说这种语言的国家无关,只要你读到的听到的是正确的语言使用就可以。
大概就是这样,我去学德语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