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学的语言性特征?(如何理解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万里旅行网 2023-04-03 00:39 编辑:yyns 212阅读

一、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有语言的媒介性质,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

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精神性和蕴藉性

第一,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为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第二,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第三,文学的蕴藉性是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二、如何理解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字面意思,文学是心里的语言。

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有人问意蕴的系统性,实在不好回答。但话语意蕴好说一些,生活中的对话,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也有风趣,是意蕴属性。

比如周立波用的湖南方言,父亲吓唬女儿,要用烟袋打人,说一烟袋挖死你。想想发人隐私,真能“挖”死人!当时和后来,这话很有意思。

王跃文据说也带着方言写了本书,我只看过他的国画,体会不到意蕴。

四、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用词的特色 感情色彩是否鲜明,语体色彩的搭配(文言文,口头语,书面语的运用) 还有叠词,动词 形容词是否精炼 副词 关联词是否准确

二:句子 排比句 对偶句 反复句的搭配 长短句的运用

三:表达方式记叙 议论 描写 抒情的运用的搭配

五、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特性到底是什么?

简单概括地说,文学的特性主要是语言性、情感性、意象性和想象性。

六、如何理解卡勒在《文学理论》里写到的这几句话?

以我的能力只能粗浅谈一下对第一句和第五句的理解=_=

1.思考发展成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提供非同寻常的、可供人们在思考其他问题时使用的“思路”。

关于这句话,我的看法是,思考最初只是个体对某一个具体事物的考虑,而这种考虑一旦成熟完善,便可以形成对一类事物(具有相同或想似性质的事物)的思维模式,即思路。思考是个例,形成思路以后具有了普遍性,由此便可成为理论。

5.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理解成为具有某种属性或者某种特点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把文学看作程式的创造,或者某种关注的结果。哪一种视角也无法成功地把另一种全部包含进去。所以你必须在二者之间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位置。

这一整段话我觉得涉及到了文学的产生。首先,我们要知道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有四个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把文学作品理解成为具有某种属性或者某种特点的语言",应该是从文学的语言性上来说的,即关注作品的本身,这种看法充满了客观性。可能和结构主义也有一点关系,并且与客观说这种文学观念所要表达的比较相似。

"把文学看做程式的创作",是较文学本身角度出发融合进了作家创作的效力,表达文学作品"程式化"的特点,较强调文学作品里客观性的成分。"或者某种关注的结果",应该是以作者为角度,表达文学作品产生的动力。

上述的两个方面,一个站在客观的角度一个站在主观的角度,只有结合两者才能达成对文学作品比较全面的认识。所以需要在两点间不停转化。

七、可以说一下对你文学语言属性的认识吗?

文学就是诗,诗是基于情感和思想的对于现实经验的象征、隐喻、比喻乃至歇斯底里,是将现实生活陌生化、神秘化和神话化的有力方式,其对抗的是传统框架和工具理性对人的精神的束缚和窄化。

八、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文学性质的理解?

自己的作业自己写。

九、如何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A second principl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regard to literature, is that language cannot be considered as a simple instrument, whether utilitarian or decorative, of thought. Man does not exist prior to language, either as a species or as an individual. We never find a state where man is separated from language, which he then creates in order to "express" what is taking place within him: it is language which teaches the definition of man, not the reverse.

<To Write: An Intransitive Verb?> Roland Barthes

十、谈谈我对文学语言的认识?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的不同的时期,一是萌芽期,史传和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尚书》是第一部史书,《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天体的生成和运行(盘古开天辟地),人的产生(女娲补天),人与自然的斗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人与人的斗争(炎黄之战),传说则包括:历史人物,事件传说(干将莫邪),山川名胜传说(雷峰塔,西子湖),风俗习惯传说(嫦娥奔月)。处于这一阶段的作品并不符合小说文体的基本条件,但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因素,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雏形期,主要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魏晋时期流行魏晋风度,包括:谈玄之风,品题之风,任诞之风(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与欲,雅量)。这一时期的作品当然也与时代之风息息相关。志人小说代表作是《世说新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的真实面貌和生活情景,表现他们的言谈举止和生活轶事。志怪小说写神灵鬼怪以及妖异怪诞之事,其中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小说一方面抨击了统治阶级殃国殃民的罪行,对百姓寄予深深的同情,具有深刻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小说包括了奇特的想像,创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这一时期的小说仍具有原始色彩,但对后来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标志是唐代传奇小说。兴起的原因可概括为:唐代生产力的发展,文学本身不断发展,科举制度的积极推动,这个时期,作家从“无意为小说”转变成“有意为小说”,内容也进行了更新,主要表现人间现实,在艺术层次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唐时期有官场讽刺小说,例如:《枕中记》,《南柯太守记》,和爱情小说,例如:白行简的《李娃传》和蒋防的《霍小玉传》,晚唐时期流行剑侠小说:代表作如《谢小娥传》,《聂隐娘》。

第四阶段是转折期,在宋代文言小说逐渐转向白话小说,也就是宋代时期话本小说的开始。话本的体制包括:头回,入话,正话,收场诗。从文言到话本的转变增加了小说的表现力,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明代出现了拟话本,代表作是”三言二拍“,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第五阶段是繁荣期,主要是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章回小说的形式特点有:以诗词作起或作结,小说正文前有入话,保留了话本的特点,很多章回小说,包括“四大奇书“”四大名著“,大部分都是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例如《三国演义》由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等史传民间小说以及民间讲唱小说演变而来。水浒传的前身则是《宣和遗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