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的魅力有哪些内容和特点(能说说你眼中的汉语言文学吗?)

万里旅行网 2023-04-03 12:01 编辑:yyns 123阅读

一、能说说你眼中的汉语言文学吗?

老汉语言文学的人了。

不是学语文的,不是学汉语的,也不是单纯学语言的!

在大学里把中国文学史学了个遍,站在古现代汉语门口几年也没能完全进去,最爱文艺学和美学,是把文学完美解剖的过程,尽管很多理论还不成熟,但越是有争议有否定有上升的空间,越带给爱文之人无限遐想。文学批评学不好,个人觉得看的书还是太少了。

因为高中爱看书,爱吹牛,文笔不错(现在很差应该也看得出来),一志愿义无反顾填了汉语言文学,以为进大学就是整天看书听文史,结果作业倒是挺多的,类似读书笔记、小论文、一些问题的发现与探讨等等,如果你要躺平,那其实也很容易,作业在网上荡一荡,考试前一周疯狂背书就好,不挂科还是没问题的。

大二开始,全员觉醒。有考教师资格证的,有琢磨考研方向的,有早早准备考公的,还有想留校的。越往后走,课堂里那些瞪着眼听课,拖着腮帮子记笔记的同学成为汉语言文学最后的坚守者。

是的,这是一个所谓的万金油专业,只要你想离开,随时可以。文学的包容性真是让人落泪,你爱我,我予你精神与思想上的丰满;你不爱我,我也对你毫无束缚。

从未后悔过选择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

二、汉语言文学的优势是什么?

谢邀。汉语言学科会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史、近现代文学史以及文化概论和基础写作。会在文学方面对自己有帮助和提高。

三、把汉语言文学学到极致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收获?

谢邀

汉语言学渣,别说极致,勉强算初窥皮毛吧。学了四年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眼界拔高了很多,以前可能不懂得某些经典作品和名著到底韵味、魅力在哪里,但是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你能够看透了文学的内核,从文学本身出发体味它的韵味,那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就像初次看到一首古诗时对它的直观感受和充分了解诗作背景内涵之后再去看的感觉

另外,学文学真的能够提升气质,起码我们文学院的老师(无论男女)都是很有气质的,男老师有的儒雅,有的博闻,交谈起来的感觉就是让人觉得他就是学这个专业的!女老师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有气质,品若兰的感觉(原谅我真的是个学渣)

另外,很多网络上看到的流行作品及文人其实在汉语言的课程中只是一笔带过的小人物而已,真正永垂不朽的基本不会特别流行,就像娱乐圈流量和实力派的差别(某些流量可能也有实力,但跟实力派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而且经典绝对经得起细品,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作品是经得起读一百遍的

最后,汉语言文学有文学和语言两大类

汉语言包括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语言学 少数民族语言

汉文学包括古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艺学(按照考研划分的)

少数民族语言会上民俗学的课,比较文学和文艺学就是西方文论 文学理论这样的课,其他就按照类别划分上课

所以汉语言文学是很广阔深邃的,我觉得穷其一生都不可能学到极致,在某个具体方向做出成绩或有可能

希望看到我的回答的人能够对汉语言文学多一点关注,真的让人受益终生

四、读汉语言文学的意义在哪里?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就是对语言文字阅读、使用程式化的人。

因为你没有提到语言学内容,那我们就只谈文学的部分。

汉语言文学本科的现代文学、古代文学,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学史,这和我们一般理解的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相去甚远。它和历史一样,分史实和史观。所以你看课上学的,是你要记住某个时期,有哪些作家作品。然后他会告诉你,这是哪个流派,它有什么特点。但是说实话,你去看建安七子,也不见得读得出“梗概多气”;你去看公安三袁,也感受不到多少“独抒性灵”。可能有大佬能做到,但对于多数混子,这也就是个结论。

然后就是文学批评,这部分跟我们的生活经验差异就更大了,毕竟作者本人不见得搞文学批评,创作的思维和批评的思维,本就不同。用到的工具、术语也完全不一样。这使得很多人倾向于认为,这是权威人士剥夺了人们随意欣赏的自由。

其实这种说法有待商榷。你要自由欣赏,其实不需要太多专业训练,别说观点不同了,你就出现理解错误,我觉得也没有关系,毕竟只是随便看看而已。

但作为本专业的学生,如果也以欣赏、陶冶情操为目的学习,那显然是不对的。很多回答都在告诉题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陶冶情操,我打赌他们都是理科生(手动狗头)。

专业的本质是制造壁垒,你的任务就是学会这个壁垒。

如果你学完了,还是跟人家随便看看的一样,不是程式化的,我倒反而有疑问,这个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五、汉语言文学有什么优缺点吗?

优点,现实一点,平时上课比较轻松,空余时间比较多,可以发展兴趣爱好和副业。就业算文科类比较好的了,考公优势大,还不要学数学,不过没有法学优势大。理想一点,那就是修齐治平的大事业。

缺点,平时养老院,考试疯人院,背死人。考研难,分数线太高。不过文学类分数线都高,并且汉语言就业比新传和外语好,也没什么了。

六、为什么要学汉语言文学?

我们都知道″语言的艺术是一一文学。那么″汉语言″文学必定是关于″汉语言″的特点、文学性质、及其规律的科学。

语言与文学的发展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共同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部门一一语言文艺学一一或简称一一文艺科学。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以语言作为自已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的。这也是文学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根夲点所在。

关于语言,我们这里只讨论文学语言。″广义″语言是指书面语、广播、报刊、杂志、各种书籍所使用的语言。

″狭义″的语言就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即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所使用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文学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①淮确性。②鲜明性。③生动性。(内容略)。

语言特点应具备:A形象化。B语言简洁洗炼,含义深远。C语言的新鲜多样。D人物语言。(内容略)。

总之,文学的功夫在语言,就象高尔基说得一样:″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学科之一。人类发展总是要向高度文明发展,如果没有凝炼的语言文艺科学是做不到的。可想而知,要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语言文学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啊!

七、请问汉字作为一种文字它有哪些优点和魅力之处呢?

4718 09 01 17:28

谢邀。

请问汉字作为一种文字它有哪些优点和魅力之处呢?
麻烦请不要写一些牛头不对马嘴、风牛马不相及的回答。谢谢

既然说是【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的【优点和魅力之处】,

那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或者「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这种文学层面的应用就得跳过不提了,免得被说成是「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啥的(笑)

一、单位面积内,汉字的信息密度 比 其他许多文字 更大。

当然,不包括纯音译词这种弱项,比如「阿莫西林」「罗摩衍那」「普利兹姆利巴」什么的。

只考虑现代语言的书面语的话,同一个内容,用汉字写出来的中文版 一般要比其他文字写出来的 占据的面积更少。

你比方说举个例子先:

My hovercraft is full of eels.
Mon aéroglisseur est plein d'anguilles.
Моё судно н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е полно угрей.
Mi aerodeslizador está lleno de anguilas.

这是同一句话在另外五门 联合国工作语言 里的写法。
那么中文写起来怎样呢?

我的气垫船装满了鳗鱼。

长度一见即知——这还不算文言文呢。

(鱼在提供这个例句的网站上 翻了一下,比中文更短的 只有一门叫做ithkuil的人造语言)

一、汉字具有「可以使之成为『有神秘感的装饰』」的外形——对「『母语的书面形式』不使用汉字」的人来说。

而对天天使用汉字的中国人、日本人、以及其他国家的华裔来说,则是另一个概念:看上去有B格(范儿)的少见字词。

为什么很多外国人的文身是汉字?外国人眼中的汉字是怎样的?

汉字足够复杂,就算是母语者也要学它个至少六年才能大致掌握。但这么难的难度恰恰就能给汉字维持一种神秘感——俗称「距离产生美」。

一、

(待续)


[鱼没学过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上内容都是鱼作为门外汉的个人理解,如有错漏请用相关的专业文献来批判,谢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