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表现力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字眼儿跳脱,一看就跟吃了芥末一样,流鼻涕出眼泪,回头一想,啊呀妈呀,带味儿啊
二、哪部文学作品让你体会到了单纯语言的魅力?
谢谢邀请。文学作品仅靠单纯的语言产生持久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它涉及故事的可读性,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细节的真实细腻,思想的深邃和情感的感染力等等。但一部文学作品的语言功底不足,没有作者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非凡的品质,即便是其他方面都不错,也不能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拿我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讲,一部语言生硬,没有活性的语言,我是没有耐心看上5页的。因此,我不论买书还是借阅,总要看上几页,如果语言吸引不了我,我一定会放弃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是一部文学作品优劣的第一要素,是能不能获得读者认可和喜受的门票和通行证。要说哪些作品让自己体会到其语言的魅力,简单推荐当代作家的几部作品——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和《北上》;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迟子建的《候鸟的勇敢》等中短篇小说;麦加的《风声》;莫言的《丰乳肥臀》《蛙》和部分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的语言都有作者的个性和个人风格,共同之处是语言鲜活、恢谐、幽默,透着彻骨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读之如沐春风,非常享受,不妨读读。
三、为什么说文学语言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语言?
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界限是,前者能还原到知觉,后者能还原到情绪。文学语言的创造力,就是由情绪来驱动的。
举个例子,有一句诗是“月光拂动了窗帘”。但如果写成“月光轻颤着窗玻璃”,是不是就觉得有些别扭?从认知语言学来说,这两个句例都涉及到了心理空间的整合。在知觉层面,月光透过窗帘或从窗帘旁经过,风拂动着窗帘,将这两个心理空间整合就能得到“月光拂动了窗帘”。类似地,第二句也能这么解释。
但问题是,从知觉来说,可以任意进行这种整合,而整合结果却须要经过文学审美效果的检验,只有审美效果好的才能算“有创造力的”。而文学审美效果实际是情绪层面的,而不是知觉层面的,是要看这些句子具体能如何激活情绪来让人感受到美好。
但这里,就有疑问了:难道我们不觉得“月光拂动了窗帘”在知觉上也很美么?这种美感,其实是已经将情绪感受成分依附到知觉里时,才能感受到的,不是知觉本身的。也就是说,这里要区分“知觉”本身和“情绪化的知觉”。例如,我们说自己“头晕”时,有时主要是说生理上的知觉的头晕,有时却可能是说由于心绪不佳而有半情绪-半知觉的头晕感。
所以,这种具有创造力的是情绪本身。文学语言是用情绪来感染知觉位置的日常语言而得到的半情绪-半知觉的语言。如果只考虑知觉而不考虑情绪或情绪化知觉,就会出现:好像能创造出各种陌生化的句子搭配,却没法衡量文学美感如何。所以,这里说的“创造力”实际就是文学审美的创造力,而不是任意搭配出新用法的那种创造力。
这里还可以继续说很多,例如,情绪是由爱-恨动因来驱动的,可以被解释为正负面情绪的对抗-拯救:日常的正面情绪>被颠倒为负面恨意情绪>再扭转为拯救式的正面爱意情绪。
这种二元对抗让情绪的衡量有了明确的意义尺度:文学美感要能让人获得一种美好的爱意,要能安抚被恨意所伤害的受伤情绪。这里不涉及具体文学作品是否写到情绪安抚拯救主题,而是说,正面情绪的本质其实就是参照着负面情绪来的,爱的意义要参照着恨的意义才能在哲学上成立。
以及,由爱-恨动因又能继续上升到爱的秩序的道-争夺秩序的理的不同,这又通往两种不同的哲学领域,前者是现象学和儒释道耶等启示哲学,后者是其他西哲的形而上学-政治神学的研究模式。在由情绪上升到道-理之后,文学语言就上升到哲学语言。那就是另一层的创造力了。
四、什么是语言的表现力?汉语在世界主流语种里表现力如何?
这是文化的问题,不是文字的问题。
中国文化更在乎关系,因此中国人的表达更倾向于描述事物的政治含义而不是事物本身。
欧美人在思维和表达时更倾向于使用物质符号,做实体化的类比;而中国人更倾向于使用政治符号,做价值判断。
中英文习惯表达方式的典型区别大概是这样:
中文:她很美,很温柔。
英文:she is an angel.
五、文字作为语言艺术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
文字作为语言艺术,那它的审美特征就是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如下。
一、间接性和广阔性
①间接性:语言艺术的间接性是指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构想,在自己的头脑中所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这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他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广阔性:同样源于语言媒介的特性,语言有着最大的自由和极大的容量,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它不仅能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性与思想性
①情感性: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字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有艺术魅力。而且语言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深刻。
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
②思想性: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不朽的艺术精品,都在于他将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作家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述出自己的认识、判断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生活的哲理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三、结构性和语言美
①结构性: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结构是对文学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安排,它是文学作品的内部联系和构成的方式。
②语言美:文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自然成为这个艺术种类的第一要素,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使得文学有了与其他艺术相差别的审美特征,在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六、你读过哪些语言叙事结构独特的文学作品?
《一句顶一万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