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语言特点

万里旅行网 2023-04-03 22:38 编辑:yyns 259阅读

一、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有语言的媒介性质,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

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精神性和蕴藉性

第一,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为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第二,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第三,文学的蕴藉性是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二、请比较一下法国文学,俄罗斯文学,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特点?

首先什么是『世界文学』?

不得不说,目前不存在『世界文学』这个东西。中国的作家可能一部分受西方现代文学影响很深,但西方的作家绝大部分不受非西方文学影响,即使少数受了也是受异化、扭曲、不全面的理解的影响。

如果你非要说『世界文学』,那实际上就是西方文学。因为只有西方文学在当代有全球影响力。所以中国文学在这种『世界文学』里是没有地位的。中国最伟大的作品《红楼梦》,最好的英译本(David Hawkes)每年也就卖出几百本。绝大部分比较文学系的学生要么不知道红楼梦,要么只是听说过,从来没有放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中。

在西方文学内部,法国文学和俄国文学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小说方面,法国文学每次都能引领发展潮流。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小说界是神一样的人物。普鲁斯特被认为是20世纪最好的散体文虚构作家之一。

在诗歌方面,俄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影响就小一些。各国(语言)都有自己的诗歌传统。

三、为什么中国的汉语言文学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所到之处会形成其他地域的文化特色?其表现和成因都有哪些?

刚刚写的有点文不对题,还有点舍不得删。容我再想想你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我来讲,有点难。就像英美语言叫英语。中国语言叫汉语,内涵与外延都比较清晰。

汉语言文学内涵比较庞杂。在中国语和言是两个概念,语是平素我们说的话,今天叫白话。言:是典雅的,写到书面上的文字,又叫文言,是中国文化的载体。白话中有文学,文言中有文学。现在的汉语言文学将三者并列,是一种错乱。五四以降,邯郸学步,忘了原本走路的样子。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破四旧立新风,终是墙上芦苇,没有根基立不住。这种不伦不类的说法,跟本国人讲尚混沌一片,对中国语言一无所知的外国人,听起来也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台湾叫国语,新加坡叫华文。概念都很明晰。其它地区应该也如此吧。对外授课主旨明确,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孔子讲: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

另外,汉语是表意,英语是表音,学习方式理应不同。应根据各自语言系统构造系统来学。现在我们讲语法讲得太过,忽视习得。这也是导致学生头疼的另一个原因吧!

四、中国文学为什么很多都用方言来写作?

这个问题其实挺好的,学术界也有不少研究。

从语言、修辞层面上来说,文学语言总是追求多样性和个性化,这个时候方言可以是非常好的资源。

有些地方的方言还保留着一些古语的用法,听起来很古雅,比如湖南有些地方,“下雨”会讲“落雨”;

有些方言听起来很粗野,但是很生动,比如我老家(鲁西南),打闪电的时候,会说,天上“打豁儿”了。仔细想想,这个词还是很妙的,天上一条裂隙猛地一亮,可不像是出现个豁口么?

有些词汇则是跟日常用法不一样,让人觉得新鲜。比如胶东一带,凉快不说凉快,说“风凉”。我老家,说水很烫不说烫,说水很“烧”。重庆人说可爱不说可爱,说“好乖哟”。等等。

还有些时候,我们只知道一个词的音,不知道它具体怎么写,但即便如此,在这个范围内组词选字,可能也会有好的效果。因为正常情况下,这种词很难想得到,举个例子:

比如我老家有个词:【he (二声)水】。就是舀水的意思,一般用做大容器舀水的情景,同时,也隐含着要把水全部清出的意思。比如用盆清理水沟里的水;船里的水,可以说“快把水he出来;我要去下地he水了”,等等。也可以用做吃饭喝汤清锅时,“你把锅里的汤都he出来吧/都he你碗里”。如果我用来造词,我可以用“涸”这个字,写作“涸水”。这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有点古文的意思,还挺有感觉的。并且,这个词还有个派生用法,即去“he”鱼了,即把水沟里的水放完,然后捉鱼。这时,用“涸鱼”就更有意趣。当然,也尽可粗暴一点,用“河”字,名词动用,凸现用大盆装水的爽利感。等等。

所以,普通话虽然更加有利于流通,但是方言有时候会更有美感和想象力。用在写作上,有时候会有奇效。

当然,有时候用方言写作,是为了凸显地方性或者塑造人物。有些词带有很鲜明的地方性,比如胶东人说,“嫚儿”,说“哈啤酒”;陕西人说“哈皮”;四川人说“嚡(hai)子”,“瓜娃子”。等等。一个人一出口说话,就可以省很多笔墨。语言本身就携带了很多信息。

最后,推荐一本小说《繁花》,就是典型的改造方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语言。我个人还挺喜欢的。

五、中国语言文学有些什么内容,具体一点,急急急,,,拜托了?

汉语言文学可不只是读读文章吟诗作对那么诗意,一楼讲的很详细,我就简单贴一下课表吧!会比较直观。

大一下课表:

大二下的课表,如下

上学期课表找不到了,除了公共课大概还有古代汉语下,文学理论和应用文写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