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近现代的话建议从王小波、苏童等作家开始看,文字有灵性,不晦涩。
还可以多看看黄霑、林夕、方文山等词作,深厚的文字功底,将爆发力聚集到一点,极具个人特色,让人动容。
关于作家的选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来参考。
金楠和我的评论里都有提到冯骥才和汪曾祺两位前辈,我赞同”先把文字的基底和认知先提升起来“,可能是个人性格与心境原因,我比较喜欢有爆发力的文字(附一篇百度CEO的公益致辞在下面),爆发力适合演讲、表达观点,平淡的才是生活。题主看多了自然有了自己的认知。
关于词,个人认为对文字的组织、故事性的构架、情感的描绘都比较到位。
如“从开始哭着嫉妒,变成了笑着羡慕” 可以看出用词的讲究,道尽了感情变化的沧桑。
相关文章附在后面。
二、多看,前期可以去豆瓣看一下影评。多写多练习,公司的文案、演讲等,哪怕交流尽量写邮件。
附:
1. 摘抄的几个知乎网友其他回答有意思的例子,如下:
王家卫有一次让他的演员翻译 I love you,有的演员翻译成我爱你。墨镜王说,怎么可以讲这样的 话,应该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摩托车了,也很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个人了,虽然我知道这条路不是很远。我知道不久我就会下车。可是,这一分钟,我觉得好暖。”
古龙有一次让他的朋友翻译 I like you,他的朋友翻译成我喜欢你。古龙说,怎么可以讲这样的 话,应该是
“一个女人。
她坐在屋子的最角落里,可是所有人的眼光都在她的身上。
但是曹风偏不看她。
他知道这样的女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被别人忽略。如果人群中有一个人不看她,她就会难受的要死。
可是曹风就快忍不住了。他已经喝完了三壶寡淡的酒,吃完了三碟无聊地要命的牛肉,他觉得自己要是再不看她,自己就要死了。
2. 王小波《我的师承》
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译笔沉痛之极。请听听《情人》开头的一段: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写照。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译笔也好,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查先生和王先生对我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著作 家对我帮助的总和还要大。现代文学的其他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学到。但假如没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这样的人,最好的中国文学语言就无处去学。除了这两位先生,别的翻译家也用最好的文学语言写作,比方说,德国诗选里有这样的译诗: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对于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道乾先生和良铮先生都曾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后来,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似的文字。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假如念起来乱糟糟,意思也不会好——这是最简单的真理,但假如没有前辈来告诉我,我怎么会知道啊。有时我也写点不负责任的粗糙文字,以后重读时,惭愧得无地自容,真想自己脱了裤子请道乾先生打我两棍。孟子曾说,无耻之耻,无耻矣。现在我在文学上是个有廉耻的人,都是多亏了这些先生的教诲。对我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比鞭子还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读他们译的书,是我的责任。
现在的人会说,王先生和查先生都是翻译家。翻译家和著作家在文学史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话也对,但总要看看写的是什么样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最让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这些作品理应由查良铮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壮年时写出来的,现在成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了……以他们二位年轻时的抱负,晚年的余晖,在中年时如有现在的环境,写不出好作品是不可能的。可惜良铮先生、道乾先生都不在了……
回想我年轻时,偷偷地读到过傅雷、汝龙等先生的散文译笔,这些文字都是好的。但是最好的,还是诗人们的译笔;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已经有了一种纯正完美的现代文学语言,剩下的事只是学习,这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我们不需要用难听的方言,也不必用艰涩、缺少表现力的文言来写作。作家们为什么现在还爱用劣等的文字来写作,非我所能知道。但若因此忽略前辈翻译家对文学的贡献,又何止是不公道。
正如法国新小说的前驱们指出的那样,小说正向诗的方向改变着自己。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像音乐。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说,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洒落于地。我既不懂法文,也不懂意大利文,但我能够听到小说的韵律。这要归功于诗人留下的遗产。
我一直想承认我的文学师承是这样一条鲜为人知的线索。这是给我脸上贴金。但就是在道乾先生、良铮先生都已故世之后,我也没有勇气写这样的文章。因为假如自己写得不好,就是给他们脸上抹黑。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随着道乾先生逝世,我已不知哪位在世的作者能写如此好的文字,但是他们的书还在,可以成为学习文学的范本。我最终写出了这些,不是因为我的书已经写得好了,而是因为,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公道的。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只按名声来理解文学,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坏,什么是好。
3. 百度公益CEO致辞
今天,百度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每天,我们为近5亿网民提供专业的搜索服务,响应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亿次搜索请求。
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徜徉繁华都市,或是身处偏远边陲,
不管人们在哪里,都可以通过百度,在2000亿网页组成的浩瀚信息海洋中获取新知。
搜索引擎无法使每个人拥有平等的财富,但是搜索引擎可以使每个人与知识和信息保持平等的距离——这是百度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
我们致力于消除信息鸿沟、共享知识社会,使欠发达地区的民众也能受益于信息时代的便利。
我们致力于扶助弱势群体、奉献爱与关怀,让更多善行义举叠加出越来越强劲的声音。
我们致力于联合公益组织、倡导低碳环保,为共同的家园、共同的未来保留共同的希望。
这是百度创设百度公益基金会初衷所在。
这也是百度搭建开放的公益平台,致力团结更多社会力量为国人增添福祉的目标所在。
这更是百度立足核心科技、创新优势,驱动公益体系变革的使命所在。
我们期待,通过网络的力量,公益的善举与精神能够与公众零距离接触。
推动全社会公益氛围形成,使公益与空气和阳光一样触手可及。
祝愿公益如上善之水,滋养更多对温暖由衷渴盼的心灵。
因我们深信,科技之上,爱才是根植于我们血液中的最朴素的情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