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学考研中的“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有何异同?
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两个专业都属于中国语言文学这个学科,属于学术型硕士专业。我就读的就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从初试科目到复试的笔试面试,我们两个专业并无不同。一样的考核。但是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同,我想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更侧重于汉语的本体研究,比如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汉语文字汉语音韵这些,对汉语本体的研究上也是历时与共时并重的,并不是只研究现代汉语,上古汉语、近代汉语也同样是我们的学习研究对象。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专业我并没有太多了解,我只能够能以学习的课程来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会涉及到汉语言的运用,比如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计算机语言,心理语言,偏重现代汉语。比起来,私以为汉语言文字学还是太象牙塔太理论,没有这个专业实用啊。
不过语言学真的很有意思,汉语言文字学也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也好,都是在研究语言,研究书本中的语言也研究现实中的鲜活的语言。同样是读红楼梦,文学专业的童鞋们可能看的是人物个性、世俗风气、主题思想,我们语言学专业的童鞋们就会把每一章中的每一句话中的词、语法点分别找出来掰碎了统计分析,已经目无全书了O(∩_∩)O哈哈~
祝你考研顺利!希望你也喜欢上语言学!
二、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最大区别在哪里,怎么选择?
我个人片面地认为,汉语言文字学,尤其是古代汉语文字学,主要是“形—名”关系,有形才有名,无形则无名;严重地受到先验的感性空间形式的约束。没有从程序、时间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并且人的思维能力严重地被束缚在经验世界,对于无形的“时间”概念,认识不足;只能使用“道”来进行比喻。更严重的是无法表达人的思想创造出来的、还没有实现的概念,古代汉语承载的意识是停滞的、对未来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想。这严重地束缚了人使用语言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汉语言发展到了现代汉语,这种情况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是相对于拼音文字表达的语言,在表达的精确度、清晰度来说,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创造文字的原则、句法、和逻辑三种领域。
国内的语言学知识主要来自于索绪尔的语言学,与,皮尔斯的语言符号学,这些东西能够达到语言学的本质。知识的本质就是基于逻辑原则构建起来的系统性的符号表达。语言分析能力,已经成为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必要程序。
至于像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乔姆斯基……等人的语言分析方法,在国内仅仅限于几个大学中的专业领域,离着普及还非常的遥远;多数人还处在对于《四书五经》“修齐治平”这种古代的巫术神话语言系统的爱不释手的状态。多数人认识不到《四书五经》以及所谓的“道学”的水平,甚至是整个“之乎者也”的古代汉语承载的所有的学说,还处在古希腊的泰勒斯之前的萨满教水平上。
应用语言学涵盖东西就很多了,广告、计算机程序、加密解密、契约、大数据分析……。
三、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哪个好就业点啊?
作为一名中国语言文学研三摸爬滚打于求职路上的菜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这几个方向,如果以后想继续深造读博走学术路线,那么考察一下当前高校对这几个专业方向的需求,肯定越小众越有优势,但也有风险。像古代文学这些,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大量需求,不担心找不到学校,但竞争肯定激烈,尤其是好的学校。不过语言学博士现在很吃香,因为太紧缺了。
当然,如果不想深造走学术路线,其实就不影响了。因为企业或事业单位招聘的时候,只有笼统的学科划分,例如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专业,语言学专业等,总的来说不会细分到那个具体的专业。所以,如果是本科或者研究生,完全不用担心专业就业的问题。
但需要警惕的是,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就业率不是特别好。以川大文新学院来说,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相比其他专业,难度略大一些。具体原因,我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是很了解。
总之,除非是涉及到非常具体的专业细化的领域,如高校教师等,其他职业领域对中国语言文学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划分,不会这么细究的。
以上,希望有帮助。
四、考研专业选择:语言学or文字学?求指教与分享观点,谢谢大家。?
题主你好,我现在是语言学的研究生,我说一些我学语言学的经历,或许对你会有帮助。
我其实跟你差不多,我上大学前也不知道语言学是什么东西,但我高中的时候对英语语法还算有兴趣。到了大学我读了一个985的英语专业,才开始接触到语言学。老师教的是形式语言学,就是生成音系学、生成句法、还有形式语义那些东西。当时我的同学都觉得这些东西很难,但我很喜欢那些数学公式一样的东西,总之就很感兴趣。不过我对传统的语言学没有了解很多,我看了中文系的那些语言学的课本和现代汉语的课本,虽然能看懂,但感觉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
我为了继续学语言学,就考研去了广外,很多人都很吃惊,我为什么从一个985考研到双非的学校去,我都会很自豪地说因为广外的语言学很厉害。确切的说我现在的专业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然后我的研究方向是句法/形式语义。我是在形式语言学的框架下做汉语方言语法。现在我研二,正在导师的指导下准备毕业论文,进展很迅速。我的师兄师姐们研二的时候还在选题,而我已经把现象都观察好了,也发现了以往研究中的问题,并且找到了解决方案和理论上的贡献。
刚开始我其实也很担心自己会不会理性思维不够用、做不出成果来。我还记得我跟导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的导师说,其实对我们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对语言感兴趣、英语基本功不差、对数理逻辑那些东西不反感,就可以学这个方向。我的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的硕士论文都发到了SSCI期刊。
所以我觉得,总的来说,导师是很重要的。现在你已经对语言学感兴趣了,如果你运气好,能得到一个好的导师的指导的话,那你就没什么可担心的,就在导师的指导下做研究,一定会有收获。不过如果你考的是中文系的那个语言学,我就不太了解具体的了,毕竟我印象中中文系的语言学是搞传统语法的比较多,形式语法的比较少。不过我希望我所说的能帮到你。不管怎样,也希望你能保持对语言学的热爱!
五、汉语言考研文字学和语言学差别在哪儿?
差别很大,我不知道你这里具体文字学指什么?我就说说我知道的古文字和现代语言学吧。古文字顾名思义是研究古代的文字,但是重点是和字形演变,字义演变相关,语法,语音只是附带参考的内容,还有一部与考古,历史学科相关。语言学则大体可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法来说,笼统地说是研究各成分间的关系与它们如何演变成这个样子,也可能会用到共时,历时的语料,具体研究领域还可细化。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能让你大概明白二者之间的差异了。
六、读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开学前就关注了这个问题,那时候心情既忐忑又憧憬,而现在……
我就随便地回答一下啦。
众所周知,文字学这个方向下面的小方向还是挺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方言都算在内。我有同学甚至去学了语言测量、计量语言学之类的整天学统计搞编程,不过我觉得那大概和语用靠的比较近了。
像我们这种搞本体的,多多少少有一些共通点。无论古代的现代的、侧重实验的侧重文献的,都要围着语音词汇语法打转。这三者又互相连接,所以实际上什么都要会一点……
像我自己是搞古汉的,所以就谈谈我们现在的学习吧。我们是从最基础的认字开始,最重要的就是课下大量阅读文献。在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读《说文解字注》之后,我终于发现自己基本上就不认识字ಥ_ಥ现在的我就好像小学生一样,每天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按部就班过着忙碌的日子……
感觉文字学的小伙伴们并不多,二十一世纪永远不可能是文字音韵训诂的时代,不过自己喜欢的话还是挺开心的吧。
研一生就这点感悟了。也许一年以后还有别的想法吧~
七、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哪一个更侧重于现代汉语,自己不太喜欢理论,应该选哪一个?
这俩考研书目都差不太多,只是比例不同。语用更偏向现代汉语,当然考的时候这俩现代汉语都非常重要!!!也差不太多。
至于考上之后的研究,应该是语用更偏向吧,现代汉语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不得不说文字在语用里是不太受重视的。
而在文字学里文字是最重要的。
这俩都偏向理论,语言本体本身就是理论。如果你不喜欢理论可以考虑一下学科语文,或者汉语国际教育?
八、本科为汉语言文学,考研纠结是汉语言文字学还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考研最重要的是选小方向,至于专业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还是“汉语言文字学”不是根本,全看你想报的小方向、导师挂在哪个专业下面。
九、本科学的汉言文学,考研想学语言学,但是不明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有啥区别?
一个是研究语言,二是研究文字。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就是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普遍规律,学习了语言学概论应该比较清楚。课程诸如中、西方语言学史等,下设具体方向很广,语音学,语用学,语义学,修辞学,词汇学等。
汉语言文字学简称文字学,以学习古文字为主。
十、请问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方向)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说的话,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方向)的研究对象限定于汉语本身,侧重于用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具体问题,可以理解为“汉语语言学”或“汉语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则侧重于研究语言学的一般理论,也就是“普通语言学”,是适用于所有语言的,因此它的研究对象其实不限于汉语,只是作为中文系的语应专业,更多的还是用汉语的材料探究、检验理论。两个专业其实是有很多交叉的。
方言研究一般是属于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当然,关键还是要看每个院校的具体情况。
十一、读语言学或是文字学的博士是什么样的体验?
什么感觉?
这个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却很难回答。就好比问你,你活着什么感觉差不多。
博士不只是一个学位,而是大概率的情况下,你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中,你可能没有朝九晚五,没有无聊的办公室生活,不需要坐班,一周的“上班时间”可能只有区区几个小时,同时一年还有将近3个月的带薪休假时间。然而与其相对的是,除了睡觉时间之外,其实你一直都是在“工作”,只不过不是在“上班”。
所以你的工作就包括了阅读,思考,实践。理工科的人来说还有一个物质上的实验室,而对于语言学来说,绝大多数的内容可以通过内省的方式获得,即便不是单纯依靠内省,也是要通过内省来获得实践的灵感和理论。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些导师给的行政工作,例如报销,组织学术会议甚至做一些导师的私人事务。稍微有趣的事情可能就是可以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以学术之名四处游览一圈,可以美其名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所以你的问题是什么感觉,对于那些对学术有热情,对娱乐没什么追求的人来说,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一种享受,沉浸在学术的海洋中遨游,不断拓展人类学术的边界,追寻生命人类的意义,改变世界创造梦想。对于那些对学术没什么感情,仅仅是不想工作,混个文凭的人来说,这种生活方式就是地狱,在全人类的学术成果面前,你就是个渣渣。你想占到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情,事实上你连巨人的脚毛都够不到。当你走到了巨人的肩膀上,你才发现,真正的巨人已经把自己的学生托到天上去了。
当然进入圈子越深,就有可能看到巨人打架也是蛮有意思的,抑或是各种大牛光环下面一些看不到的东西。
再回到这个问题,什么感觉?这也是小马过河的问题,你问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结果。你自己下河走走,要么淹死,要么湿湿水。
有道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谁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为什么现在很多岗位只要语言学和文字学不要文学专业?
什么岗!我去报……我反而觉得要文学的很多!!
考研中文类语言学和文学两个方向的比较?
谢邀。既然被邀请了就回答一下吧。
当时是被保送的,没有考,所以不知道考试怎么弄,但可以说一下我当时选择语言学时的心情。
1、当年上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概要》的时候,全班没有一个人听课,都觉得这是什么东西,只有我觉得,靠,这本书写的好好,听得不亦乐乎。在复习期末考试的时候,把这本书起码看了有3遍以上,任何不会的问题都要打电话给老师,让老师教我,差点没把老师烦死。王力《古代汉语》也看了不下5遍,所有的语言现象都觉得很神奇,所有古文下面的注释都反反复复弄懂才看下一条。所以现在阅读古文跟玩似的,感觉很爽。辅导初高中生练习册的时候不用看后面的古文翻译,学生说老师这个读不懂,我说,啊?这不是通俗易懂吗?觉得很神奇。
2、因为自己太感性了,总是在生活中出戏,譬如一个人看过明明灭灭的路灯会觉得自己在做梦,在繁华的地方觉得很不真实,在晚上容易乱想睡不着,听歌容易感伤,看电影也容易落泪。在硕士选择时候就觉得不能再搞文学了,否则活不下去了,应该搞一些理性的知识,让自己尽力避免接触感性,尽量避免动心,用这样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3、现在的就业形势,语言学要比文学好一些吧。文字学不好说,应用语言学除了可以走老师、公务员这些老路子以外,还可以选择科大讯飞、腾讯、微软等做语音识别的公司,语音学专业人才非常欠缺,年薪在15w的样子,如果会编程的话,可能更好。另外语言学还可以选择言语矫正这一方向,对自闭、言语障碍、唐氏综合征、人工耳蜗儿童的语音进行矫正,这在未来也是比较火的方向。
综上所述,选择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情、就业方向来做选择。
不考大综合的语言学文字学和文学院校有哪些?
分享一个回答
考研不考语言文学大综合的学校|追梦人 - 405kk姐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9270119
为什么文字学不属于语言学?
我觉得你应该是看书不够多,或者没看细
既然你提到国内外,而非只是国外,我假设你是看过一点关于汉语研究的书,那你应该发现,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字学一直都是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分支之一。随便拿本现代汉语都有关于文字的介绍,文字学也有专门的书籍,就看你有没有去找。
国外研究大部分还是基于英语的。但和汉语不一样,英文的概论书籍可能不会太多提及英文字母本身,那是因为英文本身是表音文字,字母是为了表音的,不像汉字更多是表意。既然是表音,那么直接研究语音理所当然,所以你能看到英文概论书籍里有很多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篇章。
和古代的语文学(更多注重典籍和书面文字)不同,从索绪尔开始,现代语言学就更看重现今的交际中的话语而非书面语,这也是为什么文字学只是分支不是主流(概论书里一般都会提到)。就如你所说,盲人能通过听觉感受语言,但那不是作为书面载体的文字,他们感受到的是语言的声学载体,所以为什么语音学和音系学反而要扔在语言学之外呢?
我不知道你到底看了哪些书,但至少汉语方面,语言学纲要和现代汉语等等书籍都有提到文字学的章节,英文方面,牛津通识系列也有专门关于书面文字的小书介绍,任何一本比较权威的英语史都有提过英文字母的演化。
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哪一个更好?
个人以为,选择“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好。
首先,从学习内容角度考虑。1.文字学,我举一个例子,读硕士时候一位文字学专业的同学,硕士毕业论文的内容是古代碑文研究,跑了十三陵拍碑文N次,研究汉语文字、满语文字、蒙语文字,目前她去日本读博,学东亚文化了。2.文学专业,跟大学本科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差不多,要么从世界观角度考察,要么从写作手法考察,要么就是人物入手考察,如果对写作感兴趣,可以选这个专业。3.语言学专业,主要学习语言体系,语言溯源、现状、发展,濒危语言保护,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语法等等,是更加综合的学科,选了这个专业之后,内部还细分为社会语言学、语音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等。
其次,从报考院校角度考虑。文学硕士是分数线最高的,不过其实不考数学也不算难,主要看看你想报考的院校有没有自主划线和自主出题,但既然想考,自然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院校越好越有价值。英语专业本科,北大、北外、北语是首选,其他的看自己学习程度,具体评估。院校越好,学术能力越强,教师团队越优秀,硕士读的越有价值,能参与的项目也越有意义。如果硕士毕业之后工作了,那将是有价值的求学生涯;如果硕士毕业之后继续读博,留校或者另考他校,都是不错的基础。
最后,务实一点。考研,最务实的考虑就是看自己能考上哪个,那么全力以赴之后能考上的就是最好的,这个无须怀疑。这三个专业的全国分数线一致,内部录取分数线,我的硕士院校是语言学最高,文字学次之,文学最低,也可以选择服从调剂之类的。继续读书,主要考虑一下究竟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否则三年过去,一无所获的也大有人在。
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语言学、文字学,有什么做得不错的公众号?
我平日里关注的看得比较多的是“语言学通讯”、“语言科学”、“语言服务”这些(如下图),里面会不定期更新一些语言学的会议信息和论文推荐的,我看的是相对来说比较专业一点的,兴趣类的比较通俗易懂的应该比较适合本科生。
随便跟大家推荐一下我自己的公众号(语言学文献每日悦读),主要是定位在通俗易懂与专业之间的这一类群体,比如在读硕博生、青椒这些,会分享很多干货。话不多说,上图(我近期更新的内容):
大家如果觉得内容啥的还不错,可以关注一下哦!记住,是“语言学文献每日悦读”哦!期待你的到来,奥利给!!!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