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过去的小学识字课文,读来让人感觉每篇课文都是一首美丽的风景,优美的诗歌。
我们的民族,本来以文明优雅讲究礼仪著称。孔子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就是指周礼,充满了仪式感。他正是基于这种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道德规则。
所以,我们自古以来称为华夏民族。华夏者,夏为盛,华为美。意思就是穿着盛大华美服装的人。现在流行的汉服,其实基本就是古代华夏人的基本服饰。
华夏人的优美,不但体现在衣服上,而且体现在行为和语言上。古代的汉语不但充满了乐感,而且富有节奏的变化,说来朗朗上口,就像唱歌一样,比现在的闽南语和粤语还要动听。
所以,古代的华夏人,被称为音乐的民族,也是世界人们最为称赞向往羡慕的民族,最起码那时候的华夏族标签,要比现在的美国绿卡更为令人向往。
即使是成吉思汗征服华夏的时候,曾称华夏人为天人之国,意思就是这个国家的人都是生活在天上的神仙。可见他虽然征服了世界,但在华夏人面前,他依旧感到了深深的文化自卑。
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完全丢失了我们原有的优雅,不但从音乐上我们粗俗不堪,而且在日常用语上也粗鄙难听,完全丧失了那种与生俱来的美感。
在大街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什么禁止×××的标语,也从新闻上经常看到很多浅薄粗俗的口号,不但让人感觉不到汉语的美好,而且生硬难听,汉语的节奏感和优美完全一点都没有了,听了让人感觉自己本身就掉了一个档次。
不但如此,在各地的俗语中,我们也以说那些粗话脏话为荣,甚至某些电视作品还为了表现人物性格,让他们出口成脏,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有了这样的状况?
通过民国的小学课本或许我们得出了答案。
你不能奢望一个不知道美的人,能有美的思想和美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丧失了对美的认知。结果就是我们以丑为美,以恶为美,导致整个社会无论从建筑上、音乐上、美术上、电影上以及我们平时的言谈举止上,庸俗化了!
所以,我们宁肯扒了美轮美奂的古建筑,建了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我们宁肯唱着那些低俗的歌曲而忘记了我们3000年前就有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歌曲;我们宁肯拍那些恶丑的照片和电影去迎合西方的审美,却忘记了在5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写下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我们的作家,为了迎合西方的审美,生造出那些恶俗的服装和情节,却忘记了我们曾是诗的国度,曾写下了洛神赋和离骚的国家。
这一切,都是拜我们丢失了对美的判断,丢失了我们曾经的美感而造成的。
你不能指望没有美感的人能成为优雅的,有体面的人,有自尊的人。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成为那样的人。
去年疫情时候,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口号,触动了我们每个华夏子孙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说明,即使是我们现在是口号的王国,口号也能喊的很优美。
在古代,陈汤可以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衣食无着时候,孟子可以喊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生格言;在淞沪抗战最艰难的时刻,郭汝瑰发出最后一封诀别电报: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读之让人热血沸腾却又泪如雨下!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现在,从衣饰上,我们汉服逐渐被大家喜欢;从歌曲上,国风也得到大家的喜欢。还有很多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在抖音或者小视频,也被围观无数,就像李子柒一样,就像那个在法国谈古琴的小妹妹一样,都成为人们的偶像。
这些都说明,华夏子孙,那些特有的优雅和审美,就像基因一样深深刻入我们每个后人的身体血液里,只要有机会,就会萌发出参天大树。
因为,只有文化的复兴,才是真正的民族复兴!
这才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的永远的使命!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