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景区照片(甘肃省景区图片大全)

万里旅行网 2023-01-01 16:15 编辑:admin 65阅读

1. 甘肃省景区图片大全

金塔沙漠胡杨林、莫高窟、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嘉峪关景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胡杨林景色优美,莫高窟和嘉峪关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麦积山是5A景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荣获了“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

是所有旅游爱好者的首选

2. 甘肃省旅游景点大全图片大全

敦煌莫高窟景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平凉崆峒山景区,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伏羲庙景区,兰州张掖大佛寺景区,张掖丹霞地貌景区,庆阳北石窟寺景区,武都万像洞景区,永靖黄河三峡景区,炳灵寺石窟景区,嘉峪关关城景区,甘南拉卜楞寺景区,兰州中山桥景区。

3. 甘肃省景区分布图

2021年甘肃的6家5a景区: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 敦煌市肃州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甘肃省临夏州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甘肃天水麦积山景区 甘肃省张掖市七彩丹霞景区。

这是全国304家5a级景区当中甘肃上榜的6家5a级景区。

4. 甘肃省景区图片大全集

景区名称 A级 所属地区 年度 兰州水车博览园 4A 甘肃 2005 兰州五泉山公园 4A 甘肃 2005 兰州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4A 甘肃 2005 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旅游风景区 4A 甘肃 2005 武威文庙 4A 甘肃 2005 武威市雷台公园 4A 甘肃 2005 张掖大佛寺 4A 甘肃 2005 肃南马蹄寺风景名胜区 4A 甘肃 2005 松鸣岩风景名胜区 4A 甘肃 2005 冶力关风景区 4A 甘肃 2005 拉卜楞寺 4A 甘肃 2005 西汉酒泉胜迹 4A 甘肃 2002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A 甘肃 2002 嘉峪关文物景区 4A 甘肃 2001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4A 甘肃 2001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4A 甘肃 2001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4A 甘肃 2001 敦煌阳关文物景区 4A 甘肃 2006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4A 甘肃 2006

5. 甘肃景区地图全图

甘肃省的海拔一般在1500-3000米之间。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

下图是甘肃省海拔图,绿色是海拔最低区,赭红色海拔最高。

6. 甘肃旅游图片大全

甘肃省十大旅游景点

1.敦煌莫高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

2.麦积山石窟 A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大子景区之一,位于秦岭西端北侧,距城区28公里。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我国第二大艺术宝窟,现存194个洞窟,泥塑、石雕7……

3.张掖七彩丹霞景区 AAAAA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2005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

4.崆峒山 AAAAA

崆峒山

  崆峒山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同时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城西11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人文始祖……

5.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AAAAA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鸣沙山,古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整个山体由油润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我攀山而上,只觉脚下的沙子会鸣鸣作响,虽深一脚浅一脚,前进一步后退半步,爬山异常艰难,但仍感乐趣无穷。……

6.嘉峪关 A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关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嘉……

7.西汉酒泉胜迹 AAAA

西汉酒泉胜迹

  西汉酒泉胜迹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有天然湖泊5万平方米。是一座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景区内主要历史名胜有:汉古酒泉、左公柳、泉湖及大量园林古建筑群。酒泉公园位于鼓楼东1.9公里处,占地面……

8.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

  兰州黄河铁桥俗称“中山铁桥”、“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黄河铁桥不仅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的前身是明洪武5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

9.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金塔同走一条路,同饮一河水,同居一块热土,同顶一片蓝天。在金塔北部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这座新型城市的中央广场上,由江泽民题写的“东风航天城”五个大字,熠熠生辉。这就是誉满中外的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代表我国……

10.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AAAA国家级森林公园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为东部祁连山山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园内地貌景观奇特,森林景观优美,景物天成,独具特色,享有“华山之险、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之美誉。公园位于大通河畔,可借人文景观丰富,真可谓“园内有景可赏,园外有景可借”,……

7. 甘肃风景名胜区图片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於省的,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元代才正式设置甘肃省。

  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简称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  甘肃位於黄河中、上游。远古时期这里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是个稀疏的草原环境。

  低凹地丰富的水源,高山茂密的灌木丛,台地上疏松的黄土,灌木、草地上生活的多种动物,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因此,这里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根据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证明,远在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块地方生息、繁衍,利用简陋的石器顽强地同大自然作斗争。建国以来,先後在镇原县姜家湾、寺沟口、黑土梁,庆阳县巨家原,环县楼房子和刘家岔处,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早期人类用火的遗迹。

  属於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己发现的有1000处,其中着名的有受仰绍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中下游为中心,处於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齐家文化;还有晚于齐家文化,发现己有铜器,己经进入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早期的辛店、寺洼和卡窑文化。

  古代传说中的四千年前的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也起於西北。近几年来,我省考古工作者在省境东部秦安县大地湾发现并挖掘了一处距今7800至4500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8000余件,其中发现的7000年前的地画、5000年前的混凝土和一座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原始社会会堂式宏伟建筑,系国内首次发现。

  这处遗址堪与西安半坡村遗址相媲美。这里发现的罕见的三足钵、三足罐珍品,比仰绍文化半坡类型要早1000多年。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史前史特别是研究古代建筑、文字起源和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甘肃省行政区划  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兰州市:五区三县  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

    嘉峪关市  金昌市:一区一县  金川区、永昌县。  白银市:二区三县  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  天水市:二区五县  秦城区、北道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武威市:一区三县  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张掖市:一区五县  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酒泉市:一区二市四县  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平凉市:一区六县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市:一区七县  西峰区、正甯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庆城县、镇原县、环县。  定西市:一区六县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漳县、渭源县、岷县、临洮县。

    陇南市:一区八县  武都区、成县、两当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康县、文县、宕昌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市七县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市七县  合作市、舟曲县、卓尼县、临潭县、迭部县、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  甘肃省地理地貌  甘肃省位於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於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

  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

  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於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於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

  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着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甘肃省土地资源  土地: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据国务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折合6。8亿亩。其中,农用地为3。81亿亩;建设用地0。14亿亩;未利用地2。

  87亿亩。人均占有土地26。31亩。人均占有耕地2。71亩,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多。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

  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硷、沼泽等。在未利用的土地中,可开发利用的荒地资源充足,达1126。15万亩,这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是十分可观的後备土地资源。

  根据2001年坡耕地及耕地後备资源调查结果,全省大於15°坡耕地2541。88万亩,其中,15°—25°的坡耕地2059。73万亩,占81%;大於25°坡耕地482。15万亩,占19%。  土地类型:根据土地的综合特点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甘肃省土地可分为七个类型。

  (1)陇南山地南部湿润北亚热带;(2)陇南山地北部湿润、半湿润暖温带;(3)陇中黄土高原;(4)甘南高原;(5)祁连山、阿尔金山;(6)河西温带乾旱荒漠;(7)河西暖温带极端乾旱荒漠。  土壤:全省共有40多种土壤类型。

  如黄褐土、灰褐土、黑垆土、灰钙土、黄绵土、棕壤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棕钙土、黑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盐山、灌耕土、风沙土、沼泽土、草甸土、潮土等。  甘肃省矿产资源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

  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不但种类繁多、类型多样,而且组分复杂、规模各异,远景可观。截止2002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56种,占全国发现矿种数的91%。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38种、水气矿产2种。

  编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地636处,大型矿床59个、中型矿床133个、小型矿床444个。据国土资源部截止2002年底《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甘肃省在全国排序居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34种,前十位的有61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