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州旅游景点园林
1 拙政园,四大名园之一,园子很大,建议游玩时间两小时.
2 狮子林,园里假山群很有特色。
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4 网师园,很精致的园子,人流不多
5 留园,我认为最美的园子,也是我最喜欢去的!
6 艺圃,藏在小巷子里的园林,园子不大,人少安静!
7 环秀山庄,以假山闻名,比艺圃还要小,距离艺圃不是很远,建议游玩半小时
8 耦园,佳偶天成,园内建筑大多成双成对,目前耦园也是第一个园林婚姻登记处!
9 怡园,感觉里面两只猫要比怡园更有名,火爆网络的恩爱橘猫和白猫,就是生活在怡园里的。
2. 苏州园林旅游产品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从布置方式上说,园林可分为两大类 : 另一类是人工园林,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
3. 苏州园林旅游计划
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寒山寺,天平山,穹窿山,盘门,虎丘。这些景点都是非常值得去的,而且值得多次去游玩。我自己非常喜欢留园
4. 苏州旅游园林网
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苏州园林是对中国江苏省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 以私家园林为主。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5. 苏州园林旅游景区管理方案公示
苏州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 源于春秋时代,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吴王宫苑多建于太湖山水之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发端。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苏州兴建第宅园林达到一个高峰。从明中叶至清乾隆年间,官僚绅士争相造园。据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1.拙政园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于1961年3月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留园
曾名“东园”、“寒碧山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留园路338号,南临留园路,北至半边街,东邻市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西为绣花弄,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始建,其后多有荒废易主,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其后不断修缮整治。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1961年3月4日,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网师园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是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狮子林
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由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史载,元末名僧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2000年11月狮子林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环秀山庄
位于苏州城中景德路262号,今苏州刺绣博物馆内。现占地面积217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54平方米。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
此园本是五代吴越钱氏“金谷园”旧址。其后屡有兴废。清代乾隆(1736-1795)以来,蒋(楫)、毕(沅)、孙(士毅)三家先后居于此处,掘地为池,叠石为山,造屋筑亭于其间。道光29年(1847)成为汪氏宗祠“耕耘义庄”的一部分,更名“环秀山庄”,又称“颐园”。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沧浪亭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五代十国晚期,吴越王钱俶妻弟孙承佑,于宋开宝二年(969年)任中吴军节度使,曾于沧浪亭营建别墅(一说广陵王钱元璙池馆)。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集贤院校理苏舜钦在汴京遭贬谪,翌年流寓吴中,见孙氏弃地约六十寻,以四万钱买入。在北碕筑亭,命名“沧浪亭”。苏舜钦常驾舟游玩,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常与欧阳修、梅圣俞等作诗唱酬往还。从此沧浪之名传开。200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耦园
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6号,始建于清代初年。清末,因在住宅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园,故名“耦园”,且“耦”与“偶”相通。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始构“涉园”于此,又名“小郁林”(今东花园)。取自陶渊明的《归辞》,“园日涉以成趣”。园不甚广,有观鱼槛、吾爱亭、藤花舫、浮红漾碧、宛虹杠诸胜。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继为继为崇明祝氏别墅。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批准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艺圃
又名醉颖堂、药圃,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5号。
明嘉靖年间(1541年),艺圃始建,初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名“醉颖堂”。明万历末年,文震孟入主醉颖堂改名为“药圃”。清初顺治十七年(1660年),山东莱阳人姜埰购得,改称“颐圃”,又名敬亭山房,后又称“艺圃”。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商人胡寿康、张如松为创建丝绸同业会馆而购此园,称会馆为“七襄公所”。民国初,艺圃由于经济问题,园内房屋出租为民宅。2000年11月,艺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9.退思园
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古镇区新填街234号,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该园是清朝官员任兰生被罢官返回故里后建造,园名引自《左传》中的“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 。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退思园始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退思园完工 [1] 。1984年,退思园修复后向民众开放。2000年11月,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 苏州园林策划案
答苏州园林公园设计说明古苏的古色古香,庭院閣楼,小桥流水,山水画,说明苏州是美丽而有历史悠久古诚名扬世界!值得一游!
7. 苏州园林旅游景区管理方案设计
预约官网:https://www.szylly.com/list/park?currentLimiting=T
日常旅游可以在苏州园林旅游网预约订票。
2023苏州园林春节免费预约官网:通过“苏州园林官微”、“苏州园林旅游网”、“苏州园林旅游”微信公众号、“苏周到”、“君到苏州”、“携程网”、“同程网”等线上渠道,须提前一至七天免费实名预约苏州园林景区“新春特惠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