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元风景区对联
苍溪梨博园 白龙湖景区 川陕蜀道遗址 翠云廊 凤凰楼 鼓城山自然保护区 海灯武馆 鹤鸣山 皇泽寺 剑门关 剑门蜀道 觉苑寺 明月峡景区 牛头山 七里峡景区 千佛崖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天台山 阴平古道 昭化古城 昭化古镇 广元白龙湖景区 白龙湖位于青川县和广元市中区境内,距广元市区60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白龙湖是一个即将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宝珠寺电站大坝建成蓄水后,将形成水域面积达62平方公里的湖泊,库容量为26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545米。 白龙湖周山峦叠翠,湖区以阳平半岛为中心,分为各具特色的5个景区,其中湖心区面积14平方公里,水面开阔,湖水碧澄,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翠,山水相映成趣,景色壮观绮丽。此外,还有峡谷和溶洞景观,黄毛峡两岸奇峰突兀,赤壁摩天,飞瀑流泉,蔚为壮观,峡长2000多米。景区内有干龙洞等大小溶洞30余处,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景观丰富。白龙湖区是古代交通要冲,是秦汉时期入蜀古道,著名的金牛道、景谷道和阴平道交汇于此,为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许多古关、古道和文物古迹以及红军长征遗址等。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广元川陕蜀道遗址 栈道一又称阁道,栈阁。在广元市区北45公里朝天镇南北明月峡和清风峡中,濒嘉陵江东岸峭壁上。是古代川陕之间著名蜀道遗迹。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有不少描写,以唐李白的《蜀道难》最脍炙人口。栈道开凿始于先秦,《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历代续有修葺。今阁道已废,岩壁上洞孔犹存。洞分上中下三层排列,中层孔洞用作插木桩,上铺木板以作行道,下层作支撑孔眼,上层用以搭篷蔽雨。每个洞孔约30厘米见方,深50厘米左右。远观栈道,宛若凌空廊阁,故又有云阁之称。 广元剑阁古蜀道(翠云廊) 古蜀道翠云廊,又称“皇柏”、“张飞柏”,是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位于四川省广元剑阁县境内,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虽经经千古沧桑,仍然生机盎然。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 翠云廊以剑阁县城为中心,东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她像绿色巨龙,沿着起伏的山峦,跨越深涧沟壑,蜿蜒曲折,蟠环在剑阁古驿道上。她那雄伟的气势,翠绿的姿态,宏大的体魄,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描绘讴歌,令古往今来的游人倾倒。清代诗人乔钵赞美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剑门路柏”的雅名。 广元凤凰楼 凤凰楼,坐落在广元城中的凤凰山上,高42米,楼阁14层,与凤凰山连成一个整体,远看形似一只凤凰回首。到夜间,楼阁上彩灯通明,又恰似一只闪闪发光的金凤凰。 凤凰楼始建于1988年,1989年建成,主体钢筋水泥浇注,头顶盖金黄色琉璃瓦,每层都有供游览观赏的撩望台四周装有铝合金茶色玻璃窗。她既有古人建筑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建筑富丽华贵的风格。南面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川北名园此第一”;下联云:“天府杰楼却无双”。北面门上的对联是原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所题,上联是:“川北门开”;下联是:“凤凰归来”。楼内每一层都有当今名人的书画作品。登楼观赏,广元全城历历在目,新城老城融为一体。滔滔嘉陵江,潺潺南河水像两条玉带从城中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玲珑别致,五彩缤纷,远处的群山,重峦叠嶂,似龙腾虎跃。古老的皇泽寺、千佛崖,撒播着古代文明,奔驰的列车与现代高科技企业又把现代文明广播人间,登临凤凰楼,无不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凤凰楼不愧为当今造型独特,宏伟壮观的天下名楼。 “凤凰楼”与唐代女皇武则天密切有关。据说,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时,一只凤凰绕房一周,然后向东山飞去。武则天的父亲(时为利州都督)当即便将东山更名为凤凰山。武则天14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因此凤凰楼只修了14层,而且凤头回望南方,象征武则天想念家乡。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武则天执掌朝政42年,故凤凰楼高42米。 凤凰楼虽建于当今,但它已成为广元的独特标记,很快就闻名遐迩,凡到广元的游客,无不以登楼观光为快事。凤凰山,现名“凤凰山公园”,因是武则天的出生之地,历代名人都到此游览。因此,自宋代以来就有许多官宦名仕在这里辟建园林,明清时,这时就有“柏轩”、“相轩”、“会景亭”、“宝峰夜月”等景观,是一历史悠久的名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上更增添了许多新的景点,葱茏翠柏之中,隐藏着许多楼台亭阁,还有供人们游玩的歌舞场、游乐场。到凤凰山公园,登楼观景,游园取乐,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广元鼓城山自然保护区 鼓城山-七里峡景区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北部鼓城乡境内,距县城63公里,由鼓城山、七里峡、白龙宫三大景区组成,面积100平方公里。这里属米仓山系西段,为构造侵蚀、溶蚀中的地貌,最高点东鼓城海拔2073米,最低点关口垭河谷海拔880米。 鼓城景区以山景为主体,森林景观、野生动物、地下景观相辅相成;云景气景四时不同,绚丽多彩。鼓城山因山体似鼓而名,四周峭壁如垣,高达150-200以上,山顶宽广平缓,方圆2-3万平方米。主要景观有“云海天鼓”、大红岩“岩壁城堡”、中山包“天然风蚀园林”、塔坝河“花径通幽”、烂坝子野生动物出没地和卡门、大红岩“地下暗河迷宫”等。 七里峡景区以水景为主,峡谷、森林、流水浑然一体,形成了绚丽多姿、清雅奇幽的独特风韵。这里河谷狭窄,谷中多梯坎断崖,河水天然纯净,清澈晶莹,石头五颜六色,与流水相辉映,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水景。主要景点有万卷峡、叠翠峡珠帘瀑布、珍珠滩、 “别一天”等。白龙宫景区河水翠蓝清澈,平静如镜;山势挺拔高耸,如剑如屏。有白龙宫、黑龙潭、铁佛寺等景点。 鼓城山-七里峡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广元鹤鸣山 鹤鸣山位于剑阁古城之东,山势陡峻,风景秀丽,从山麓起有石级数千,拾级而上直达山巅。清代建筑的文峰塔矗立其顶,山脊苍松掩映,山间翠柏葱茏。以初唐重建的“重阳亭”为中心,把众多的文物古迹连成一线,历来为“登高览胜”之地。 鹤鸣山又名塔子山,位于川陕公路剑阁县城郊。相传古代常有飞鹤栖鸣于此,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跨鹤仙去而得名。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张陵开创五斗米教的发祥地,是道教胜地中的魁首,被称为“道国仙都”。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鹤鸣山山顶北端的文峰白塔,高21.7 米,六层八面。第一层外围塔柱上雕有蟠龙图案,塔心中央有一块青石,石上雕有太极八卦图案,是川北唯一与道教有关的砖石混建塔。山顶处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数10处,较有名的有道教造像石刻、《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和《大唐中兴颂》石刻,被公认为鹤鸣山石刻“三绝”。就是唐人留下的古代文化佳品。 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1962年在鹤鸣山垦荒造林出土的宋代道教祭祀用品有铜壶、铜瓶、铜醮斗等;还有宋代龙泉窟产的精品“莲瓣纹豆青瓷碗”,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鹤鸣山已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广元皇泽寺 位于广元市城西一公里的嘉陵江边乌龙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祀庙,寺庙诊山而建,环境幽静,建于北魏晚期。 初唐贞观年间,利州(今广元)都督武士彟曾在寺内开窟造像,其夫人扬氏在寺南之江潭乘舟游玩时感龙孕而生下武则天。则天称帝后,下诏赐寺并刻其真容,寺名“皇泽”,其真容为一石刻金妆像,表现的是武则天晚年时期的形象,至今还保持在寺内,全国唯一。 寺内的摩崖造像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52个窟龛,1200余尊造像,其中以中心柱窟、大佛窟等规模较大,造像精美,是国内同时期佛教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 广元千佛崖 位于广元城北五公里处的嘉陵江东岸的川陕公路上,千佛崖临江而建,颇为壮观,川陕路从其下方通过,形成了江、路、山、佛的有机统一。 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 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 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 现仅存龛窟400 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 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 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 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 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 窟、清代藏佛洞等。 大云洞居于千佛崖中心位置,规模最大,共计造像234 尊,左右两壁雕有148 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 据说该尊弥勒佛是武则天的化身像。 广元剑门关 剑门关在广元市南45公里处。此处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高入云霄,陡壁断处两山相峙如门,形势险要,是以得名。这里易守难攻 。三国时,蜀将姜维据守此关,魏国大将领十万精锐之师被阻挡在剑门关外,一筹莫展。关口岩壁间仍有"第一关"、"天下雄关"的碑。人们到此仍可远眺剑阁72峰的雄伟气势,想象当年关隘的险峻。新建的剑门关楼,雄踞关口,气势恢宏。附近山峦绵亘,植被葱笼,景色秀丽。 剑门关主峰大剑山,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石门关、石笋峰、穿洞梁、仙女桥、舍生崖等景观。 广元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广元境内,南起梓潼石牛铺,北至广元七盘关,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得以名扬天下。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如今,更以山高谷深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游客。 古代川北三条蜀道:金牛道、阴平道和米仓道,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剑门蜀道。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剑门山)中段,依崖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也因此得名。 广元觉苑寺 觉苑寺,位于四川省剑阁县西武连镇,距县城43公里,前临西河,川陕公路从寺东北约里许的武侯坡半山腰上通过。 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名弘济寺,宋元丰年间赐名觉苑寺。元末部分殿宇被毁,明代天顺初年(1457年),僧净智及徒道芳到此,重建殿宇,重塑佛像,绘制《佛经》于大雄宝殿四壁,更名普济寺;清康熙初年(1662年),殿宇经维修后,复名觉苑寺。 广元明月峡栈道 明月峡栈道开凿年代为战国至宋代,最早的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国内专家称其为“与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杰出建筑”。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对这一险要地势的真实写照。 古栈道遗址所在的明月峡,集嘉陵江水道、先秦栈道、宝成铁道、纤夫道、108国道、金牛驿道等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中国道路交通的“活化石”。正是在这条先秦古栈道上,萧何整修栈道,诸葛亮六出祈山,唐明皇幸蜀,李白壮写《蜀道难》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先后上演,给古栈道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栈道遗址距朝天城区3公里,位于明月峡(又名朝天峡)东岸绝壁上,下临嘉陵江,是古金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栈道孔眼400多个,是遗存孔眼数量最多、分布最科学、保存最完好,最能代表古栈道风貌的古栈道遗址。 广元牛头山 在今四川广元市城北九十里的筹笔乡,为古蜀道重要驿站,因诸葛亮北上伐魏时曾驻此地运筹谋划而得名。 广元阴平古道 《三国志》记载:三国时,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邓艾则回军景谷道,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到达江油关,蜀汉守将马邈开关投降。邓艾军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灭了蜀国。从此留下了阴平古道的历史遗迹。 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都,即今甘肃文县的鸪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全长265公里。与《三国志》所记的七百里阴平道完全一致,因当时是以360步为一里。照此推算,今天的一华里约等于三国时的1.33里,正好相符。 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战争需要才用此道。明代将领付友德曾带兵走过此道,红军长征时,李先念曾副食红军走过此路,后来人民解放军青川时曾走过此道。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度守摩天岭直插江油关而灭蜀的。如今岭南已开辟了曲折小道,当地人叫“九倒拐”。 广元七里峡景区 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北部鼓城乡境内,距县城63公里,由鼓城山、七里峡、白龙宫三大景区组成,面积100平方公里。这里属米仓山系西段,为构造侵蚀、溶蚀中的地貌,最高点东鼓城海拔2073米,最低点关口垭河谷海拔880米。 七里峡景区以水景为主,峡谷、森林、流水浑然一体,形成了绚丽多姿、清雅奇幽的独特风韵。这里河谷狭窄,谷中多梯坎断崖,河水天然纯净,清澈晶莹,石头五颜六色,与流水相辉映,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水景。主要景点有万卷峡、叠翠峡珠帘瀑布、珍珠滩等。白龙宫景区河水翠蓝清澈,平静如镜;山势挺拔高耸,如剑如屏。有白龙宫、黑龙潭、铁佛寺等景点。 广元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岷山东北麓青川县境内,地处横断山脉北端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没有形成大面积的冰盖,所以很多古老物种得以保存下来。龙门山北段的高山峡谷区,最高峰海拔3837米,相对高差2400多米,地形复杂,峰峦重迭,切割剧烈,北缘的摩天岭海拔达3000米,至西北角大草坪一带,海拔达3837米,谷地一般海拔1500以下,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400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7000公顷。 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较多。区内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保存完好,植被垂直带谱较为显著。据调查,区内有高等植物3100多种,珍贵树种有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鹅掌楸、金钱槭、杜仲等十几种。植被呈典型的垂直分布。在海拔2200-3200米的针阔混交林带和亚高山暗针叶林带,林深竹茂,是大熊猫适宜的栖息和繁殖地。 广元天台山 广元天台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城西14公里处,地处龙门山与米仓山的交接地带,属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台山因群峰之中兀立出一巨大平台而得名,“天上的玉宇琼台”故曰“天台”,乃龙门山与米仓山交汇地之南麓,纵横26平方公里,一条南北如龙脊的山梁将之一分为二。东为前山,主峰天台,海拔1100米;西叫后山,主峰艮台,海拔1602米。 天台山山峰奇秀,流水优美。幽谷藏曲径,奇石生异花。重峦叠翠,万木峥嵘,天台之上更是生满古柏、苍松。因天台上曾现佛光金莲,故尔山中多佛寺、仙观。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游人如织。松涛夹林浪,柯声伴梵音。释道儒汇聚于一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红花白根青莲叶,三教原本是一家”,这在奇、幽、异、险、翠的天台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广元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的历史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先后叫过葭萌县、汉寿县、晋寿县、益昌县和昭化县。昭化县这一名字从北宋太祖开宝五年,即公元972一直叫到新中国建国之初,后来这里成为昭化区和镇也一直叫昭化。三国演义或三国志里称作葭萌的年代也有五百多年。 它是古驿道上的重要关隘,水陆交通方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千百年来许多重要的战争发生在这里,许多重要人物也曾留连于此。昭化古城还是川北战略要道,著名古城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的昭化古城旁还有“三国重镇”、“古葭萌关”的石碑在那里伫守。昭化在古代时还是一个重要驿站,专门为过往官员、公差提供车马、食宿等。三国时期,昭化古城更是名声大震,三国演义中曾多次提到昭化古城,多场战争也在此发生。张飞夜战马超,老 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败牛头山的故事,蜀国大将军病死昭化并葬于昭化等等都发生在这里。张飞夜战马超的战神坝、姜维固守的牛头山寨和姜维井至今还保存着历史的风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昭化品读“兴于葭萌,灭于剑门”三国蜀汉兴亡史总让人唏嘘慨叹……
2. 春节广元旅游景点大全
1、广元凉面
广元凉面,又称蒸凉面,四川省广元市的特产,只产于广元本市及其周边相邻几个县镇,其口感味道随离市中区的远近逐步递减,其外型和陕西凉皮近似,但其原材料为大米而不是面粉。这种凉面耐嚼、爽口,吃法多样,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内放凉面,加入酱油、红油辣子、醋等,最后可以适口味而定,加入配菜,川味十足,口感滑腻爽口,可以热吃,也可以冷吃,各有各的风味。
2、岳池中和豆花
岳池中和豆花,是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中和镇的著名特产,中和豆花的制作是原由重庆北碚、合川三汇坝传入中和的制作豆花技术。中和镇的豆花店驰名于广安内外,在岳池县各农家常以豆花下烧酒待客佐餐,今豆花馆遍布岳池县城和各乡、镇,还有几家荤豆花火锅店卖荤豆花,岳池县中和镇的豆花店在广安市内外都较有名。
3、核桃酥饼
核桃酥饼,又称核桃饼,面食,特点为色淡黄,松软香甜,饼圆形佳,是四川省广元市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广元核桃因个大皮薄,籽粒饱满,色泽深浅适度,香味浓郁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出名,核桃饼选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适量的芝麻磨成浆状,在发酵面上涂上辣椒、食盐做成圆饼,放入炉中烤熟即成。若擀成薄片烘烤,称为“薄脆”。广元核桃饼松脆酥香、色泽金黄、十分可口。
4、酸菜豆花面
酸菜豆花面是四川广元特色风味小吃,是在碗内放红油,汤中和着面条,再放入酸菜、豆花,其味道清香可口。酸菜豆花面对胃酸少的人有治疗作用,还有解油开胃的功能。酸菜面是以酸菜豆花作臊子和鲜面条做成的,点豆花也不用卤水,而是用酸菜的酸水,所以豆花细嫩清香。吃时,还要放芫荽、蒜苗、椿芽、红油等。
5、酸辣蕨根粉
酸辣蕨根粉是四川的一道汉族特色小吃,滑嫩爽口、酸辣鲜香,采山上鲜蕨菜,用木棒击打至出浆,把浆烘至成粉状,吃起来很有韧劲,黑乎乎的蕨根粉上有了红红的小米辣,令这道菜平添了几分“姿色”。酸是陈醋的酸、辣是近几年流行起的小米辣的辣,而且带有麻油的香味,有一点点辣,却又不会太刺激,醒胃适口。
6、剑门豆花稀饭
豆花稀饭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人人喜吃,但是制作工序繁多,平时也少做,有客或过年才做一次。制作工序是:将黄豆泡涨(一般要8小时)后,用石磨磨浆置锅内煮沸过滤,用酸菜水点清使豆浆分解成乳状块,舀出水,把豆腐轻压成块,用力划成方块,掺水下米和豆子等煮半熟后再放入挂面头壳。饭熟时,干稀分明。至今农家仍然以此饭为待客美食。
7、清真江牛肉
江牛肉属清真牛肉系列产品,是旺苍特色之一,取材于大巴山肥壮牛之腿肉,用传统清真加工方式结合现代科技精制而成。该产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盖、锌等对人体有益营养元素,口感独特、老少皆宜,是宴客、馈赠亲友之佳品。
8、根面丸子
根面丸子是四川广元旺苍的风味独特名小吃,主要由蕨根粉、豆腐、青菜、腊肉等做成。制作方法:先将肉馅内放少许淀粉搅匀,水烧开,下丸子,煮熟,捞出肉丸子备用;取一汤碗,加生抽、盐巴、葱花、醋、香油,将煮好的青菜捞出和备好的肉丸子一起放入汤中。制作完成的根面丸子清香爽口,腊韵独特。
9、火烧馍
火烧馍是一种四川地方小吃,制作方法:用和好的面包入红糖,表面沾上芝麻,然后擀成圆饼状,放在炉上(下面用碳火烤,炉面是一个铁板,炉内用泥糊,靠壁可放火烧馍)先用铁板加热,其间不断移动火烧馍,防止发糊;待其表面干燥成形后竖放入炉内,盖上铁板加热一会儿,等熟了就可以了。烤好的火烧馍吃起来甜香可口,而且融和了红糖的营养,是非常好的小食品。
10、肉蛤蟆
肉蛤蟆,听这名字就有点独特,这也是旺苍县的一道特色小吃。用腊肉去皮切成薄片小块,裹上面糊,再放入锅中用小火炕,炕得金黄灿灿的,味道香脆可口、味道香浓。天热的时候与酸菜豆花稀饭一起吃,那感觉才叫一绝。
3. 广元对联批发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境内,是一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之地,境内含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游玩城市。
1、明月峡古栈道
明月峡古栈道建在嘉陵江东岸的峭壁上,是古代连通川陕的重要通道,始凿于先秦,历代都有所修缮,栈道又称阁道。唐代诗人李白曾对当时蜀中出川的陆路有过描绘,以《蜀道难》最为著名。在两侧的峭壁上可见上、中、下三排石洞,其中插有木桩。中排木桩上铺以木板为路,下排木桩支撑中层梁架,上排木桩搭遮雨板,远观栈道,宛如凌空廊阁,故又有“云阁”之称。明月峡有两处栈道保存完好,山景秀丽,大可饱览古代蜀道“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的风光。
地址:广元市朝天区
2、千佛崖
千佛崖古称石柜阁,是我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千佛崖石刻始于南北朝,止于清朝末年,有“历史石刻陈列馆”之称。千佛崖规模宏伟,造像集中,可惜于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造像被炸掉大半。千佛崖造像以大云古洞为中心,南北两段分别有大佛洞、牟尼阁、睡佛洞、三世佛龛、弥勒佛龛等著名龛窟,从南北朝到隋、唐、宋、明、清各代作品皆有,其中以盛唐作品为多,造型优美,精品众多,应有尽有,堪与云冈、敦煌相媲美。
大云洞在千佛崖的中心,窟的正中是弥勒佛立像。像的后边是锥形的石壁,两边雕刻有众多菩萨像,气势不凡。
地点:广元市利州区
3、皇泽寺
皇泽寺原名“乌奴寺”,亦称“川主庙”,相传是为纪念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所建。因唐代武则天出生于广元,后改名“皇泽寺”。现存的皇泽寺为清代建筑,建筑依山取势,古朴典雅,包括则天殿、小南海、五佛亭等。则天殿内保存有武则天石刻坐像,为比丘尼状,凝重庄严。殿中有石碑一块,正面刻有《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是考证武则天出生于广元的重要材料。皇泽寺的摩崖石刻镌造于临江石壁上,保存着南北朝、隋、唐、宋时期造像1203尊,以《蚕桑十二事图》最为著名。寺内还保存有大量的名人手迹,有颜真卿手书的经文题刻,郭沫若撰写的对联,宋庆龄亲笔写的题词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广元市利州区女皇路
4、剑门关
剑门山古称“梁山”、“剑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蜀道之密钥”之称。剑门关两侧石壁上有历代文人镌刻的诗、文、题记,如“第一关”、“天下雄关”等。
剑门关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它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
剑门关素有“剑门天下险”之称,历来都是进入蜀地的古战场。
剑门关关楼
剑门关关楼经历了战争地震等毁坏后,于2009年,剑阁县决定在清代关楼的原址上重建关楼,关楼是仿照明代关楼重新修建的。
5、玻璃景观平台
“悬空玻璃景观平台”位于景区的最高点,剑门关景区大剑山主峰上。悬空玻璃观景台悬挑长度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还有许多主要的景点,如孔明立关像、刘备过关像、姜维神像、平襄侯祠等等。
地点:广元市剑阁县
6、昭化古城
昭化,古名“葭萌”,古蜀道之金牛道穿城而过,嘉陵江和白龙江在此汇合,自古就有“水陆码头”之称。因其地处全蜀咽喉处,是川北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昭化古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宋代时重建,并改名为昭化。古城的三道古城门“迎凤”、“登龙”、“拱极”以及城中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和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宅至今保存完好。城中三国遗迹众多,西门有蜀汉大将军费之墓,城北有蜀将关索之妻鲍三娘之墓。另外还有古今文人游历此地时留下的大量墨宝和诗篇,现为四川省十大文化古城之一。
地点: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皇泽寺7、摩崖造像
皇泽寺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初唐、盛唐的不断雕凿,至中唐时期趋于衰落。现存的皇泽寺,是清代修复的,依山取势,古朴典雅。最高处是大佛楼,下为则天殿,还有望江亭、五佛亭等建筑。
皇泽寺摩崖造像在寺院的后面,镌造于临江的绝壁之上。除部分分布在写《心经》洞区、五佛亭区外,大都集中在大佛楼区。大佛楼又叫大佛石窟,原本无楼,是则天殿背后依山摩崖造像石窟。该楼初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后因年久失修已坍塌。现所见之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修建,由著名书法家李半黎先生题书“大佛楼”三字匾额于楼上,故习称“大佛楼”了。
8、中心柱窟
皇泽寺摩崖造像,位于则天殿之上、大佛楼左侧的中心柱窟(45号窟),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处,也是四川地区唯一的中心柱窟。
中心柱窟旁,是皇泽寺最大的一龛造像,此窟最初是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所开,但成于初唐。
皇泽寺寺内的写《心经》洞中,保存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的经文题刻。唐代宗初年,颜真卿为利州刺史,曾写《心经》一卷,刻于此处,因此俗称写《心经》洞。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
9、翠云廊
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而且是以险著称的剑门蜀道的一段。翠云廊古称剑州路柏,民间又称“皇柏”,亦称“张飞柏”。翠云廊得名于清初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其实在此之前,这条道还有一个气派的名字,叫做“皇柏大道”。景区看点有:鸳鸯柏、阿斗柏、夫妻柏、张飞井、李璧祠等不少景点。
柏树林中,有一口水井叫张飞井。相传,蜀汉大将军张飞奉命北伐,兵士饥渴难受,战马嘴吐白沫,张飞心情烦躁,举拳猛喝一声:“渴煞我也。”拳头砸地,只见一股清泉从拳印中冒出来,缓解了饥渴。后将圆坑凿成一口深井,以供当地乡民饮用。百姓为了感谢张飞,将这口井称之为“张飞井”。
翠云廊山梁上,有明代官员、学者李璧的祠堂——李璧祠,祠内有李璧塑像。
10、翠云楼
山顶上还有翠云楼。翠云楼是在古代烽火台遗址上兴建的有民间特色的楼阁。秦汉三国时期,曾为军事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为保护烽火台遗址,后来修建此楼,供游人登高,它同时还是剑门林场观测火险的瞭望台。
4. 广元风景区对联大全
瑞气绕门庭楼阁争辉
祥光照屋宇华堂溢彩
辜家大院座落于中国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古城南门巷内,是目前西南地区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大宅院,其建筑风貌古朴如初,庭院设施保存完好,可堪称川北古建中硕果仅存的化石。是保存的较为完好的川北大院,其建筑风貌古朴如初,庭院设施保存完好,电影《昭化晓月》曾在此取景拍摄,门口的一幅对联特别有意思,到昭化古城的朋友一定要去看一看。
5. 广元风景名胜
广元十大著名旅游景点:剑门蜀道、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剑门关风景区、翠云廊、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天曌山、剑门关古镇、剑阁五指山、白龙湖风景名胜区、剑阁县鹤鸣山。其中剑阁县鹤鸣山位于川陕公路旁剑阁古城之东,山势陡峻,风景秀丽,从山麓起有石级数千,拾级而上直达山巅。
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剑门关为核心,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剑门蜀道沿线三国文化深厚,庞统、蒋琬、姜维、邓艾、马超、鲍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
剑门蜀道沿线古迹众多,三星堆遗址、德阳文庙、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庙、皇泽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剑门蜀道沿线美景密布,富乐山四季花似锦,翠云廊古柏三百里,明月峡“飞梁架绝岭”。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旺苍县境内,为中国南北自然分界线—秦岭至大巴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以亚热带与温带交汇地带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最高峰城墙岩海拔2281米,最低处宽滩河海拔仅570米,区内陡崖、峡谷、溶洞地貌十分发育,并且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其已成为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剑门关风景区
剑门关风景区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景区组成,总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平方公里,有观赏景点(区)300余个,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剑阁道、七十二峰、小剑山、姜公祠、姜维墓等等,是四川大九寨环线的重要节点和蜀道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支撑中心。
剑门关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翠云廊
翠云廊,又称“皇柏”、“张飞柏”,是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位于剑阁县境内,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
虽经经千古沧桑,仍然生机盎然。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
翠云廊以剑阁县城为中心,东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翠云廊像绿色巨龙,沿着起伏的山峦,跨越深涧沟壑,蜿蜒曲折,蟠环在剑阁古驿道上。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青川县境内,东接青川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西与绵阳市的平武县毗邻。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其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的家园”和“绿色明珠”。
天曌山
天曌山,地处龙门山和米仓山南麓,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内。面积26平方公里,海拔1100-1700米。
原名天台山,山顶部有一平台,常在云雾之中,“天上的玉宇琼台”故名“天台”。古时就为川、陕、甘、的道教名山。其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小时候的拜佛之地。
剑门关古镇
剑门关古镇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蜀汉时称剑阁,隋唐时始称剑门关,置大剑镇,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置剑门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县。清代已有剑门驿、剑义保、安仁乡等建置,民国时设剑门乡,1985年撤乡设镇,1992年更名剑门关镇。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剑门天下险”、“蜀之门户”等美誉。
剑阁五指山
剑阁五指山又名五子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老县城普安镇西北25公里处。五指山山顶一线排列五峰,呈尖圆状,像伸开的五根手指,因而又名“五指山”。
五指山为当地最高山峰,晴日云雾环腰,著名的“五子晴岚”是旧时剑州八景之一。
白龙湖风景名胜区
白龙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东起陕西宁强的金山寺,北接甘肃文县余家湾,西至四川广元青川的骑马乡,南至广元市中区三堆镇的宝珠寺。
总面积420平方公里,被誉为“西南第一湖”,其中水域面积78.8平方公里,湖区20多座岛屿星罗棋布,最大阴平岛,面积3.5平方公里,岛上最高峰大洼山,海拔892米,3000余亩冷杉林郁郁葱葱。
剑阁县鹤鸣山
剑阁县鹤鸣山位于川陕公路旁剑阁古城之东,山势陡峻,风景秀丽,从山麓起有石级数千,拾级而上直达山巅。
清代建筑的文峰塔矗立其顶,山脊苍松掩映,山间翠柏葱茏。以初唐重建的“重阳亭”为中心,把众多的文物古迹连成一线,历来为“登高览胜”之地。
6. 旅游景点广元
广元旅游十大必去的旅游景点:
1、昭化古城
2、剑门关
3、千佛崖
4、皇泽寺
5、昭化小寺山
6、鼓城山
7、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8、明月峡
9、鹤鸣山
10、七里峡风景区
7. 赞美广元风景的诗词
汉中和广元之间是秦岭,蜀道之难的地方。汉中隶属陕西,广元隶属四川,两地相连,分属两省。最有趣的是汉中、广元和甘肃的陇南三地相交。古蜀道最难行走的路途就在汉中和广元境内?这两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中以前叫大散关,古典诗词里经常出现。所以秦岭是出川和入蜀的必经之地。
8. 广元诗句
下面很全面的回答了你的问题。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朱熹的“熟读精思”。
陶渊明“不求甚解”,典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诸葛亮“观其大略”,典出“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三国志·诸葛亮传》)
朱熹“熟读精思”,典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子读书法》张洪)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