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开~饭~啦!我不信,西山的这些美食你都吃过!

290 2024-07-29 02:46

每天来往于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

吃腻了一成不变的外卖

你是否会怀念小时候每到饭点

从各家各户飘出的饭菜香气?

不妨来这些地方,尝一尝独具西山味道的乡土美食,重温那一缕久违的烟火气吧~

团结街道

01#

花红园农家菜

来到这里,坐在田间品尝“猪八碗”等特色农家菜,新鲜的食材、地道的烹饪手法,别有一番风味......

夜幕降临,还可以燃起篝火,与朋友们和当地人牵手打跳,沉浸在这场独特的盛宴中。

02#

团结花椒鸡

团结花椒鸡在西山久负盛名,煮熟的土鸡散发出久违的香气,夹起一块,在花椒蘸水里蘸一蘸,咬一口,又鲜又香的鸡肉只有一丝轻微的“触电”感,但稍过一会儿,就连唇齿都开始不断发麻,后劲颇足。只需一口,就能征服你的味蕾~

03#

包叶卤腐

在西山区团结街道,还有一道流传百年的美食--包叶卤腐。豆腐切成块,泡一遍高度酒和菜籽油之后,拌上辣椒、花椒等调味料,再用苦菜叶包起来,然后封罐保存......一年之后取出,卤腐质地细腻润白,口感醇香,回味无穷。

04#

妥吉火腿

妥吉村,是一个拥有着百年历史的彝族村落。这里藏着很多民族特色的美食,其中同样拥有着百年制作历史的一道美食是——妥吉火腿。

这里饲养的土猪生长缓慢,都是喂养天然农作物,猪的肉质肥瘦相宜,妥吉村的家家户户,都会用彝族的土法手工腌制火腿挂在家里,如果想一尝美味,不如就在这个国庆假期,前往村里,吃一口正宗的妥吉火腿。

05#

团结山药

西山区团结街道下冲社区平均海拔2195米,年平均气温13.2℃,这里环境气候优良,土壤肥沃,且矿物质成分高,为山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富含丰富矿物质的红胶泥土、老品种种法,都为山药的肥厚多汁作出贡献,只消15分钟,一碗粉糯香甜,又带黏性的山药就煮好了。

海口街道

01#

千张肉

西山区海口街道小渔村的千张肉,都是用本地猪肉和露天种植的腌菜作为原料。腌菜的酸味不仅能克肉腥,还能吸附油脂,再配合一些甜味,更是香浓。吃起来酸甜适中,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软而不烂,老少皆宜,简直是人间美味,吃一次就戒不掉了!

02#

藕鲊

“鲊”是咸菜的一种独特制法。在西山区海口街道小渔村,村民们把纯天然、无污染的藕从淤泥里拔出来,洗净、切丁、蒸熟、晾晒脱水之后,拌上鲊面、八角、花椒等香料,加红辣椒和盐,放入陶罐里密封。短则几月,长则几年,开罐即食。

鲊以腊月制作为佳,气温适宜,会酝酿出一种纯粹的酸香味,回味无穷~

03#

萝卜干

“萝卜选好的”“师父请老的”“原生态的、用心制作的,才是最美味的。”靠着这三个秘诀,海口街道小渔村的萝卜干咸辣爽脆,香气浓郁,远近闻名。选用圆润个大、脆嫩多汁的白萝卜,不施化肥,不洒农药,切好就拿去晒,让萝卜自然风干,冬天萝卜甜,水分多,做萝卜干最好吃。特别请来七、八十岁高龄的腌萝卜干高手传授技艺、亲自指导,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将腌制流程做到极致。

碧鸡街道

01#

火烧小米辣

西山区碧鸡街道黑荞母村,一直遵循老一辈的做法,新鲜的小米辣采摘下来,经过晾晒——烧制——泡制——封罐,然后再等上45天,一款风味层次更丰富、更多元的火烧小米辣就制作完成了。

吃上一口,唇边火燎般的刺激触觉,混合大蒜、生姜的鲜辣,酸鲜美味,小小的一筷子入口便可令人口齿间翻江倒海,让人“痛”并快乐着......

02#

观音山老酱鱼

近水楼台先得月,滇池的湖鱼是出了名的美食,将刚刚从湖里打捞上来的鲫鱼处理完毕,抹盐,裹上淀粉,用宽油将鱼炸至颜色金黄、鱼骨酥脆后捞起,等待另一要素——老酱的加入。

老酱的存放时间越长,其味道越浓郁。老酱,一个“老”字,把所有等待都变得很值,制作储存一年有余的老酱,和葱、姜、蒜、花椒、辣椒一起下锅炒香,倒入适量清水,将炸好的鲫鱼下锅慢煮,待酱汁入味,鲜香的老酱鱼也就出锅了。

美食最能慰藉人心,有烟火气的美食,更是治愈心灵的良药。国庆长假将至,带着家人,或是邀上三五好友,远离工作与生活的压力,给自己来一场探寻西山美食之旅吧~

昆明西山发布

来源:“行走西山”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紫鹃

编审:胡涛 鄢意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