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邓湾乡王寨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万里旅行网 2023-02-25 16:43 编辑:yyns 56阅读

淮滨县邓湾乡王寨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非常好,现在的王湾是生态休闲的典范,住在这里,我感到很骄傲。”一年,一个村子能有怎样的变化?田野还是这片田野,道路还是那条道路,但淮滨县王湾村民却都说,变了。

栏杆街道王湾村位于该县城北郊豫皖两省三乡交界处,坐拥风景秀丽的洪河故道,四面环水,环境优美,被誉为淮滨县的“水上花园”。近年来,该村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农旅融合为抓手,建设美丽村庄,发展果蔬产业,打造旅游项目,推动乡村振兴,先后获评国家级巾帼示范村、省级生态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健康村、市级村庄建设先进村等市级以上荣誉32项,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生态产业探新路

王湾村将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以及土壤污染防治三者有机结合,以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做肥料,在全村推广生态种养。由村支部牵头组建“党建+蔬菜产业”双联盟,成立豫皖大葱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引领,联盟发力,合作社带动,目前全村已发展生态蔬菜700多亩,建成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200多个,其中高科技全自动大棚12个。通过技术改良,村里种植的大葱、西红柿、黄瓜、青椒等5种蔬菜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同时,流转土地300多亩,建成仙桃采摘园2个、晚秋黄梨采摘园1个、生态果蔬采摘园150多亩,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村民发展养殖1200多亩。如今,王湾村实现了四季有花、全年有果,形成了果蔬和生态养殖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产业致富之路。

乡村旅游开新局

进入“十四五”以来,王湾村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充分发挥城郊和洪河故道四面环水优势,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在发展生态果蔬采摘的基础上,以“诗与远方.梦里水乡”为主题,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产业。围绕洪河故道,高标准打造乡村文旅产业,开启了王湾乡村旅游新亮点,为该县打造乡村振兴新发展提供有效示范。如今,王湾村人居优美、风景如画,被广大群众誉为淮滨县的“水上花园”,探索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是推动村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环境整治展新颜

在王湾村的居民家门口,可以看到每家每户备置1个垃圾分类箱,为保障村民人居环境,该村自发在主要路口设置垃圾分类站,成立环卫队,每天定时清理垃圾,保持全村面貌清洁;并按照要求,积极认真落实“门前三包”,与群众签订《王湾村村民管理承诺书》,要求群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保持房前屋后和田间地头卫生清洁,同时在居民点建设排污管道和化粪池,实现了雨污分流,拆除所有旱厕和房前屋后简易厕所,使全村所有农户均建成标准化水冲式厕所,让厕所与沼气池相连,互利互用,变废为宝。全面确保全村人居环境优美,为打造“诗与远方・秀美王湾”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

已全部脱贫,王寨村辖6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总户数352户,总人口1484人;党员31人,村两委5人。全村总面积2108亩,其中耕地面积1528亩。全村种植弱精小麦1100亩,优质水稻200亩,猫爪草50亩,花生、油菜等约1300亩。全村有劳动力人数890人,外出务工人数530人,全家外出户181户927人。2021年人均收入12160元,村集体收入3.1万元。

走进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邓湾乡,处处都能发现干部群众们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磨盘

摆件,花木簇拥,古典凉亭,一处一处“小而美”的绿色小游园拔地而起。

浅谈新形势下应如何抓好乡镇妇女工作

一、高度重视妇女工作,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妇女们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妇联是在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妇联工作是党的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好妇联工作,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如果离开党的领导,妇联工作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各级党委、政府应对妇联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定期召开妇女工作会议,研究妇女工作,研究制定促进妇女就业的相关政策条例,鼓励广大妇女同胞走出家门,走入社会的大流,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

广大农村妇女是我们农村的一支主要力量,农村妇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口素质整体状况。农业生产的60%以上都是由农村妇女来承担,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程度如何,将决定着农村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越来越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科技迅猛发展,要使广大妇女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大力推进优秀读物进家庭,使广大妇女充分认识到妇女受教育提高素质的意义,舍得在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方面下功夫。要从实际出发,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搞好培训。

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妇女主力军作用

近年来,箬阳乡党委政府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山区脱贫致富新路子。在乡党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呼声中,留守妇女主动兴办起农家乐,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本色。琴坛客家民宿现已声名远播,现有民宿15家和农家乐经营户12家,有床位170余张。仅2016年,琴坛游客超10万人次,经营收入超过300万元。目前,我们正着手打造琴坛至茶园十里旅游长廊,挖掘琴坛客家文化、龙潭祈雨文化,建设岩溪沿高端民宿,进一步提升箬阳旅游文化内涵和硬件档次。

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大流中,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抓好妇女队伍的管理,精心组织培训,定期召开交流会,积极引导妇女经营和兴办农家乐,引领妇女群众在发展农村旅游业的大潮中做发家致富的“领头雁”,让她们发掘自身的潜能,真正发挥才干,找到归宿感。

三、情牵妇女,注重妇女精神文明的发展

在新形势下,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新农村的发展,妇女既是党和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主体,又是整个社会乃至各个家庭发展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妇女工作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妇女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秧歌队、舞蹈队等多项群众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精神、物质文明双丰收。在区妇联的带领下,我乡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活动的创建,涌现了一批五好家庭、平安家庭的文明户,特别是在“垃圾分类,巾帼同行”活动中,涌现了一批批“庭院洁美”、“绿色环保”的家庭。

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为广大妇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我乡妇联组织顺应发展潮流,争做妇女同胞的贴心娘家人,现在我乡广大妇女群众在乡妇联的带领下,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崭新精神风貌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