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修凿疏浚的河流之一。
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
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
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春申君黄歇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门庭若市。
黄浦江上源有3条,主要水源来自太湖和淀山湖。西南连接太湖,东北流入长江,全长114公里。
河面宽约4公里。上游支流在松江县境内汇流,以下 始称黄埔江,由西向东经奉贤、上海县境,在近闸港处转向正北,至龙华流入上海市区东部及川沙、宝山县境,自松江干流汇合处至吴淞口长83公里。
在市区东部 自新开河至江边码头一段在南市区境内,以江为界,将本区分为浦东、浦西两部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