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点

万里旅行网 2023-06-26 13:42 编辑:admin 104阅读

一、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 Middle and Lower)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2、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3、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二、三大平原的特点

我国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平原。

三、冲积平原的特点

一、性质不同

1、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2、三角洲:是河口冲积平原。

3、冲击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二、形成原理不同

1、冲积平原: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2、三角洲:河口为河流终点,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未流入湖泊的内流河称为无尾河,可以没有河口。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三角形沙洲。

3、冲击扇: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四、江汉平原的特点

江汉平原,位于汉地华中“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得名。江汉平原位于两湖盆地西部和中部,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中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1]

江汉平原西起宜昌枝江,东迄中国华中最大城市武汉,北抵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介于北纬29°26′~31°37′,东经111°14′~114°36′之间,面积4.6万余平方公里。

五、四大平原的特点

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分别是: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四川盆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六、河套平原的特点

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边,虽然地处半干旱地区,但还有江南风光般的肥沃土地,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

这里的对比是强烈的,大漠金沙、黄土丘陵,水乡绿稻、林翠花红,在这里不仅都可以领略到,而且你还会惊奇地发现,这两种不同的景色,融合的竟是那么巧妙,交织出一幅“塞上江南美好画”的五彩画卷。去宁夏的游客都赞美说:“宁夏,就像一个刚刚揭开面纱的回族少女,内在美和外在美融集一身,太美了!” 在农业方面,宁夏平原为中国水稻集中产区之一,且河湖众多,颇似江南风光,所以叫做塞上江南。

七、华北平原的特点

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第二个大平原,地形平坦,坡度比较小,是由海河黄河和淮河冲积而形成的所以又叫做黄淮海平原。黄河在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由于黄河的泥沙主要是来自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大的地区,所以华北平原的土地颜色是黄土。

八、亚马孙平原的特点

亚马孙平原(Amazon Plain)也称亚马逊盆地或亚马逊流域,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指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及其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区域。

他们相信亚马逊平原干旱是由于砍伐树木与温室效应所造成,砍伐和焚烧树木使整个亚马逊地区的气温升高,妨碍了云的形成。有关论点得到很多权威科学家认同。不过,政府的气象预测员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把近日的风灾归咎于大西洋不正常的高温,认为这是自然的循环。

也有些科学家持其他观点,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天气的模式。

九、平原的特点是什么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的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仍要低得多。

十、东北平原的特点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广义)、关东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位于东亚季风的最北端,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和干旱的内陆之间的过渡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干燥,大陆性气候由东向西渐强。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平原土地资源

东北平原林地分布于山地和丘陵,耕地分布于平原和台地、丘陵、山地;草地分布在丘陵、平原、山地和台地。沙地,即科尔沁沙地,盐碱荒地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湿地分布于三江平原和沿河两岸及其冲积的积水河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