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河平原地图位置
这个题目是关于地理方面的。
我可以给出这样的答案:
阜阳地处淮河以北,以平原为主。
阜阳在皖西北,也就是安徽的西北部,九铁路从阜阳穿过,把中原大地的南北连在了一起。
阜阳大部分地区在淮河以北,淮河以南,主要是淮南市。
阜阳包括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还有阜南,临泉,太和,颖上等。
所以说阜阳主要在淮河以北。
二、淮河平原地理位置
1、秦岭南侧是汉水谷地地形区。
2、秦岭的南侧由西至东分别是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区分界线之一,而南方地区地形复杂,盆地、平原、丘陵等各种地形区交错分布。
3、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三、淮河平原面积
中国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Northeast China Plain)或称松辽平原(广义)、中国关东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地跨黑、吉、辽和内蒙古四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漫长而寒冷,气候冷湿。冬夏之间季风交替。7月均温21~26℃,1月均温-24~-9℃。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东北平原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海拔200米左右。北部台地形状保存较明显,南部强烈侵蚀呈浅丘外貌。平原西南部风沙地貌发育,形成大面积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平原东北端循松花江谷地与三江平原相通。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中国总产的三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甜菜等。主要城市有沈阳、哈尔滨、长春等。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 North China Plain ;Hua-pei P'ing-yuan;Huabei Pingyuan),又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位于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西倚太行山-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的1/5。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济南、郑州等。
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局部沉积竟达千米。
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海积-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即黄河冲积扇平原;淮河中下游平原;海河中下游平原;滦河下游冲积扇平原。
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扇缘向东直逼鲁西南山地丘陵的西侧。黄河冲积扇的中轴部位淤积较高,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并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分隔南北。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在黄河冲积扇前缘与鲁西南山地之间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Middle and Lower ;Ch'ang Chiang Chung-hsia-yu P'ing-yuen)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 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之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淮河,南至江南丘陵-钱塘江-杭州湾以北,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便利。 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四、淮河平原形成的原因
沂河又名沂水,沂河之源素有三源、四源、五源之说。1988年10月,国家水利部治淮委员会、水利部沂沭泗局沂沭河管理处、山东省临沂地区水利局会同沂源县水利局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实地勘察,结论是:沂河有四源,主源是徐家庄河(流域面积和水量最大)。四源分别是:1、发源于徐家庄乡龙子峪村西南小黑山北麓的徐家庄河; 2、发源于大张庄乡老松山北麓的大张庄河; 3、发源于大张庄乡张家旁峪南山的南岩河(又称仁里庄河); 4、发源于大张庄乡狼窝山北麓的高村河(又称田庄河)。四源相汇田庄水库,即《清史稿》载“经龙洞山而合”,水库以下称沂河,流经沂源,沂水、沂南、河东、兰山、罗庄、苍山、郯城等县区,由郯城县吴家道口村入江苏省境,至江苏省新沂市境内入骆马湖。全长574千米,流域面积17325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汶河、蒙河、柳青河、祊河、涑河等。年径流量为35.1亿立方米,河床最宽处1540米。 沂河原是淮河重要支流,自黄河夺淮入海,淮河河道淤积后,沂河水失去入海通道。建国后修建新沂河、新沭河等人工河道后才改变这一状态。新沂河成为沂河的主要入海通道。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从沂蒙山区纵贯临沂南部平原,河水环山绕崮,款款南行,两岸芳草鲜美,绿树成茵,呈现出碧水青山,天光云影,林果葱郁,稻花飘香的旖旎风光。在旧中国,水深流急,帆船可达沂源南麻,但也时常给人民带来灾害,有“开了江风口,水漫兰山走,淹了临郯苍,捎带南邳州”的歌谣。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沂河的治理,在其干支流上游修建了跋山、岸堤、唐村、许家崖等十几座大中型水库,在其下游加固堤防,建分洪闸,在基本控制水患的同时,兼收养鱼、发电、灌溉之利。1997年,又在临沂城东建起世界最长的小埠东橡胶拦河坝,形成了1.2万亩的水面,使沂河变得更为妩媚。 流域地理坐标东经117°25’至118°42’,北纬34°23’至36°20’,沂源、沂水、沂南、临沂、蒙阴、平邑、费县、郯城等县全部或大部皆属沂河流域,在郯城县吴道口村南出境入江苏省。 流域最上游以鲁山背斜与潍、弥河分水,东以沂山背斜余脉与沭河分水,地形西北高,向东南部倾斜,自河源至东汶河口,大部为山区,山峦迭嶂,海拔高程300~800米,斜午、青驼、茶山西北多为低山丘陵及高地,地面高程在200~400米之间,蒙山前半程以南地势变缓向平原过渡,在临沂城北与其支流祊河汇流后进入中游临郯苍平原。平原坡缓1/3000~1/2000。 沂河流域在地貌上属构造剥蚀堆积平原区。大地构造属鲁西断块隆起的一部分。以沂、沭断裂带之间地叠为分界线(包括沂水至汤头断裂、鄌郚至葛沟断裂),界线以西,包括沂源、沂水西部,沂南大部,蒙阴、平邑、费县、临沂西部,苍山东部及郯城西部,为沂河流域。地面隆起以断块为主,断块呈西北向,以条带状产出,蒙阴、平邑相对下陷,形成断陷盆地。在断陷盆地内有中生代火山岩喷发和陆相碎屑岩沉积。新生代第三系断裂活动尤为剧烈,形成了沂山、蒙山等山脉,奠定了沂蒙山区的现今山岳地貌。 该流域岩性比较复杂,出露有新生代第三纪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中生代白垩纪火山岩系和河湖相的砂页岩及侏罗纪砂页岩,古生代石炭,二迭纪煤系地层,奥陶纪、寒武纪之灰岩,太古代杂岩及各时期火成岩,灰岩分布面积最大,富含岩溶水。 明、清之间(1368~1911)曾于临沂县南沂河两岸设江风口和芦口坝两引水口引水,以接济中运河航运。1949年前,因山丘区洪水无控制,下游地区因入泗入淮尾闾遭黄河侵泗夺淮淤废,便成为泗、沂、沭河下游洪水走廊,沂河水旱灾害严重。1949年起,山东、江苏两省先后修建导沭整沂和导沂整沭工程,开辟新沭河、新沂河、分沂入沭水道和邳苍分洪道,解决中下游排洪出路;对老沂河下段及有关排涝河道进行了初步整治;上游开展水土保持,陆续建设了田庄、跋山、岸堤、唐村、许家崖和昌里等大、中、小型水库数百座,拦洪蓄水,发展灌溉及水产养殖。分沂入沭水道从临沂县南沂河东岸彭道口起,往东至沭河西岸临沭县大官庄,长20.2公里,底宽200~210米,设计与校核泄洪流量各为4000与5000立方米/秒,经新沭河于江苏省临洪口入黄海;邳苍分道洪则自沂河西岸江风口至中运河东岸江苏省邳县的滩上村,设计泄洪流量3000立方米/秒,经中运河、骆马湖入新沂河下泄。通过初步治理,使两岸66万多公顷农田消减了水旱灾害,部分地区建成商品粮基地。
五、淮河平原属于华北平原吗
是的。
华北平原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左右,包括河北省大部、山东省西部、河南省中北部、以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包括安徽江苏的中南部、湖北的东南部以及江西省的北部地区。
两者正好以秦岭淮河为界,华北平原在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南。
六、淮河平原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补充知识:秦岭淮河一线,是什么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2.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3.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4.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6.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7.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8.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
9.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10.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七、淮河平原地图
秦岭在左边,淮河在右边。
秦岭淮河,也是中国南北方的一个分界线,以南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以北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在气候上,以南属于亚热带,以北属于暖温带。这是在初中地理上讲解过的知识。
八、淮河平原包括哪几个市
南阳、信阳、阜阳、六安、淮南、蚌埠、滁州、淮安、盐城、扬州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老鸦叉,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下游水分三路。淮河沿线经过城市主要有南阳、信阳、阜阳、六安、淮南、蚌埠、滁州、淮安、盐城。除了滁州,淮安和盐城流行江淮官话,其余均为北方中原官话。淮河-古淮河以北为华北平原(黄淮平原),以南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淮平原)在江苏淮河以南至长江区域又称里下河平原,主要城市有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和南通。
九、淮河平原区
河南舞钢不属于南方,也不属于北方,而属于我国的中原。
因为,舞钢市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隶属于平顶山市。
平顶山和 郑州、许昌、漯河4市,按照地理位置区划为豫中地区,位于河南省中部。
河南、湖北和湖南三省区划为华中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
所以说,舞钢属于中原。
舞钢市,春秋时为柏子国,后为楚国,战国时属韩国,称合伯。秦置柏亭,汉代分属汝南郡西平县、南阳郡舞阴县。北魏时为北舞县。唐开元四年为舞阳县,后历代沿袭未变。
1972年3月,成立河南省平舞工区市政建设处。
1973年12月,成立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舞阳工区办事处,划舞阳县南部6个公社为其辖区。
1977年5月,河南省革委舞阳工区办事处撤销,划归平顶山市,同年11月,以当地最大的企业舞阳钢铁公司命名,建立平顶山市舞钢区。
1979年10月划属许昌地区。1982年9月,复归平顶山市。
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舞钢区,设立舞钢市。现总面积645.67平方公里,人口31.9万,铁矿石储量达8亿吨,境内景点有九头崖、灯台架、二郎山、祥龙谷、五峰山、九龙山景区、石漫滩水库、田岗水库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