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绍平原在哪里

万里旅行网 2023-07-02 15:55 编辑:admin 66阅读

一、宁绍平原在哪里

中国有十大平原

1.东北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左右,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小兴安岭以南、长白山以西、渤海以北,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主要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部东部的一小部分。

2.华北平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秦岭以东,江淮丘陵以北,又叫黄淮海平原,主要覆盖北京市东南部,天津大部,河北省的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区域,山东省除山东丘陵以外的区域,安徽、江苏省的淮河流域,河南省中东部。

3.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沿线,由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巢湖平原、太湖平原组成,主要覆盖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的长江流域地区。

4.关中平原: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秦岭以北、黄河以西,是一个沉陷盆地,又叫关中盆地、渭河平原,主要覆盖陕西省中部的西安、渭南、咸阳、宝鸡和铜川地区。

5.河套平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位于贺兰山、阴山与黄河之间,由宁夏平原、后套平原、前套平原组成,主要覆盖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银川等城市。

6.成都平原: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位于龙门山以东、龙泉山以西,主要覆盖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等地。

7.汾河平原: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由太原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组成,位于吕梁山、黄河以东、太岳山以西,是沉陷盆地冲积平原,主要覆盖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地。

8.珠三角平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位于珠江入海口附近,覆盖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澳门、香港等地。

9.宁绍平原:面积约0.48万平方公里,因主要位于宁波、绍兴而得名,北起钱塘江南岸,南接四明和会稽山地,西起萧山,东至东海海滨,主要覆盖宁波、绍兴市区和杭州的萧山区、滨江区。

10.嘉南平原:台湾省最大的平原,面积0.45万平方公里,位于台湾岛西南部,范围包括云林、嘉义、台南及高雄市的一部分

二、宁绍平原及其沿海的舟山群岛

1/37

海曙区

海曙区,地处宁波市西部,东临奉化江,北濒余姚江,西南与鄞州区接壤。全区总面积29.44平方千米。2012年底,户籍人口29.89万人。该区系全市文化旅游休闲购物中心,属宁绍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75个社区居委会,区政府驻江厦街道灵桥路229号。

江东区

江东区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宁波市政府所在地,1951年11月7日设立,1956年1月16日废,1978年复置市辖区一级政权建制,2016年9月撤销,原江东区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宁波市鄞州区管辖。

江北区

江北区江北位于宁波市区西北侧,东南临甬江与江东区相望,南濒姚江,与海曙区、鄞州区连接,东北毗邻镇海区,西接余姚市,全区面积208平方公里。

北仑区

北仑区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以其境内的深水港――北仑港而得名,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境东部。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29千米。总面积823平方千米。北仑区有11个街道,有户籍人口38万人,居住人口近90万人。

鄞州区

鄞州区,浙江省宁波市市辖区。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东接北仑港、宁波保税区,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西临绍兴、杭州,北与上海隔海相望,是计划单列市宁波市最大的市辖区。

镇海区

镇海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境东北部,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冀,东海沿岸。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

三、宁绍平原是什么文化

河姆渡文化。 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及其沿海的舟山群岛的河姆渡文化、是宁绍平原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四、宁绍平原地图

绍:shào ㄕㄠˋ。偏旁“糸”简化为“纟”。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1]。《说文解字》:“绍,继也。从糸、召声。一曰绍,紧纠也。綤,古文绍从邵。[2]”。束丝之形是糸之范式。挹取酒浆邀人来是召(甲骨文)范式。糸、召两范式叠加。糸如挹取酒浆邀人来般引带牵索是绍之范式。宁绍和宁邵是有区别的:宁绍是地理名词,有宁绍地区(指相邻的宁波市和绍兴市)、宁绍平原(指钱塘江和杭州湾南岸的一片东西向的狭长海岸平原,地处浙江省东北部),至于宁邵,还找不到有所指向。

五、宁绍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期宁绍平原的农业经济和家畜饲养都比较发达。

在河姆渡遗址的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了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叶、稻壳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 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 1 米。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远古各氏族文化遗存中所罕见的。

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对于探讨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址中发现了大批农业生产工具,其中有代表性的农具是翻耕土地的骨耜,仅河姆渡一处就出土上百件。

骨耜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肩臼处一般穿凿横銎,骨质较薄者则无銎而将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

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竖槽,并在其两侧各凿一孔。还发现了安装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内,横銎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顶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

此外,还出土了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 1 米的舂米木杵等农业生产和谷物加工工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