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萨姆平原是中国领土嘛
墨脱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的我国境内最后的一个县,也是西藏东南部最为偏远的一个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面积三万多平方千米(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属于墨脱县的两万多平方公里,目前实际控制一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居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一岗日嘎布山脉的南部。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一说总面积30553 平方公里),其中墨脱实控1万平方公里,印度占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 万亩,森林面积 3200 万亩。2003年底,全县人口9759人。辖 8 个乡 ( 含一个民族乡 ) , 59 个村民委员会。墨脱藏语意为“隐莲盛开的地方”。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墨脱自然保护区内,仅高等植物就有 3 千多种,竹类植物约有十几种,野生兰科植物 80 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 42 种。另外还有千余种昆虫。
墨脱县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从北部的南迦巴瓦峰高达7756米,下降到南部的仅数百米。形成“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 ,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无霜期330天。水力资源极丰富,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处,水能就占全江的2/3,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10。境内有墨脱国家自然保护区 。1950年8月15日发生墨脱地震 。
二、阿萨姆平原,恒河平原
南亚大河。
源于中国西藏南部的冈底斯山脉,上中游位于西藏境内,称雅鲁藏布江;南流入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改称迪汉河;在萨地亚附近从左岸接纳北来的纳迪班河、东来的卢希特河后,始称布拉马普特拉河。
入印度后,折向西南流,横穿阿萨姆邦后,转向南流入孟加拉国,称贾木纳河,于瓜伦多卡德附近与南亚第一大河——恒河汇合,后流向东南,冲积出广阔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湾。
自入印度至与恒河汇合处,河长1113千米,流域面积69.34万平方千米,平均流量约1.6万米3/秒。
因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床坡降小,河面宽、河网密,下游岛屿、沙洲发育,灌溉价值很大。
河水主要靠雨水补给。
流量因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年内变化大,每年7~9月雨季时,河水暴涨,冲堤改道,极易泛滥成灾,沿岸平原为重要种植区,迪布鲁加尔以下河道可通航1300千米。
三、阿萨姆平原多大
墨脱县,意为“花朵”。隶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林芝市下辖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
墨脱县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200~7787米,城区海拔在1200米左右。
四、阿萨姆平原讲壮语族群
谱系分类
谱系分类,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
简介
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分类
一、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使用人口有十几亿。包括汉语和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
(一)汉语 除中国外,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柬 埔寨、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人使用。使用人口在十亿以上,汉民族语,回族、满族、畲族等也使用汉语。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联合国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之一。
(二)壮侗语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海南等地,以及泰国、老挝、缅甸等国。下分三个语支:
1.壮傣语支:壮语、布依语、傣语、泰语、老挝语、掸语等。
2.侗水语支: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等。
3.黎语支:黎语。
(三)苗瑶语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地,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等国。下分两个语支:
1.苗语支:苗语、布努语、畲语等。
2.瑶语支:瑶语(勉话)等。
此外,还有仡佬语等。
(四)藏缅语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甘肃、湖南等地,以及缅甸、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孟加拉等国。下分四个语支:
1.藏语支:藏语、嘉戎语等。
2.彝语支: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等。
3.景颇语支:景颇语(又名克钦语)、拿加语、博多语等。
4.缅甸语支:缅甸语(缅甸国语)、库启钦语、莱普语、阿昌语等。
此外,属于藏缅语族的还有克伦语,宗卡不丹语,我国的土家语、怒语、珞巴语、羌语、普米语、基诺语、独龙语、门巴语等,印度的曼尼普尔语、加罗语、梅塞语、卢谢语,尼泊尔的穆尔米语、内瓦里语。
二、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分布地区遍及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非洲的部分国家,使用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包括七个语族和若干语言。
(一)印度语族 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毛里求斯、斐济、特立尼达、苏里南等国。主要语言有印地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马拉蒂语、比哈尔语、古吉拉特语、乌尔都语、奥里亚语、拉贾斯坦语、僧伽罗语、阿萨姆语、尼泊尔语、信德语、茨冈语(吉卜赛语)、克什米尔语、比利语、康卡尼语、马尔代夫语等。
(二)伊朗语族 主要分布在伊朗、阿富汗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下分两个语支:
1.东部语支:阿富汗语(又名帕什图语)、沃尔梯语等。
2.西部语支:波斯语(又名法尔西语)、库尔德语、俾路支语、塔吉克语等。
(三)斯拉夫语族 主要分布在前苏联、东欧和巴尔干半岛。下分三个语支:
1.东斯拉夫语支: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等。
2.西斯拉夫语支: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等。
3.南斯拉夫语支: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等。
(四)日耳曼语族 主要分布在北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下分三个语支:
1.西日耳曼语支:英语、德语、荷兰语、佛莱芒语、依地语(犹太德语)、阿非利堪斯语(南非荷兰语)、卢森堡语、弗里西亚语等。
2.北日耳曼语支(斯堪的那维亚语支):瑞典语、丹麦语、挪威语、冰岛语等。
3.东日耳曼语支:已消亡。
(五)罗曼语族(拉丁语族) 主要分布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以及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下分两个语支:
1.东罗曼语支: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摩尔达维亚语、撒丁语、拉托-罗曼语等。
2.西罗曼语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普罗旺斯语、加泰隆语等。
(六)波罗的语族 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有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古普鲁士语也属此语族。
(七)凯尔特语族 主要分布在爱尔兰岛、英国和法国的一些地区。有爱尔兰语、威尔士语、苏格兰语、布列塔尼语等。
此外,属于印欧语系的还有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吐火罗语(我国新疆的一种古代语言)、赫特语(古代小亚细亚的一种语言)等。
三、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中亚和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以及蒙古、土耳其、阿富汗等国。使用人口约八千余万。据说该语系起源于蒙古西部的阿尔泰山脉,故称阿尔泰语系。包括三个语族。
(一)突厥语族 主要分布在土耳其、阿富汗、前苏联的中亚地区、我国的西北地区。下分五个语支:
1.布尔加尔语支:楚瓦什语等。
2.奥古兹语支:土耳其语、土库曼语、阿塞拜疆语、拉撒语等。
3.克普恰克语支:哈萨克语、塔塔尔语、巴什基尔语、吉尔吉斯语(柯尔克孜语)等。
4.葛逻禄语支: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
5.回 语支:裕固语、图瓦语、雅库特语、哈卡斯语等。
(二)蒙古语族 主要分布在蒙古、我国和前苏联的一些地区。有蒙古语、布里亚特语、莫戈勒语、达斡尔语、东乡语、土族语、保安语、卡尔梅克语及古代的契丹语等。
(三)通古斯-满洲语族 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及其与俄罗斯毗邻的地区。下分两个语支:
1.通古斯语支:鄂温克语(埃文基语)、鄂伦春语、埃文尼语等。
2.满洲语支:满语、锡伯语、赫哲语(纳奈语)等。
朝鲜语和日语的系属不明,有人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
四、闪-含语系
闪-含语系又称亚非语系,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地区。使用人口约一亿七千余万,其中操阿拉伯语的就有上亿人。包括两个语族:
(一)闪语族 主要分布在西亚及其毗邻的非洲地区。下分三个语支:
1.东部语支:阿卡德语(古巴比伦语,已消亡)等。
2.北部语支:古希伯莱语、迦南语、腓尼基语等。除希伯莱语复活外,其他皆已消亡。
3.南部语支:阿拉伯语、马耳他语、埃塞俄比亚诸语言(以阿姆哈尔语为代表)等。
(二)含语族 主要分布在北非。下分四个语支:
1.柏柏尔语支:北非诸柏柏尔语言(这些语言中的b和r音特别多,故称“柏柏尔”)。
2.库希特语支:索马里语、加拉语等。
3.乍得语支:豪萨语、科托科语等。
4.古埃及语支:古埃及语等,已消亡。
五、乌拉尔语系
乌拉尔语系主要分布在芬兰、匈牙利、捷克、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境内。使用人口约二千万。包括两个语族:
(一)芬兰-乌戈尔语族 下分两个语支:
1.芬兰语支:芬兰语、莫尔多瓦语、爱沙尼亚语、乌德穆尔特语、马里语、科米语、卡累利阿语、拉普语等。
2.乌戈尔语支:匈牙利语、奥斯恰克语(汉蒂语)、沃古尔语(曼西语)等。
(二)撒莫狄语族 分布在前苏联的极北地区,有涅涅茨语、塞尔库普语、牙纳桑语等。
六、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主要分布在前苏联的高加索地区,使用人口约五百万,其中操格鲁吉亚语的就有三百多万。下分四个语族:
(一)卡尔特维里(伊比利亚)语族 有格鲁吉亚语、赞语、斯万语等。
(二)达格斯坦语族 有阿瓦尔语、达尔金语、拉克语、列兹金语、塔巴萨兰语等。
(三)巴茨比-启斯梯语族 有巴茨比语、车臣语、印古什语等。
(四)阿布哈兹-阿第盖语族 有阿布哈兹语、阿第盖语、卡巴尔达语、阿巴辛语等。
七、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
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又称南岛语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群岛、东南亚地区和我国的台湾等地。使用人口约一亿七千余万。包括四个语族:
(一)印度尼西亚语族 印尼语、马来语、爪哇语、塔加洛语、马达加斯加语、高山语等。
(二)美拉尼西亚语族 斐济语、莫图语、雅比姆语等。
(三)密克罗尼西亚语族 马绍尔语、吉尔伯特语、瑙鲁语等。
(四)玻里尼西亚语族 毛利语、萨摩亚语、汤加语、塔希提语、夏威夷语等。
八、南亚语系
南亚语系主要分布在缅甸、柬埔寨、印度的东北部和我国的云南一带。使用人口约一千二百余万。包括两个语族:
(一)孟-高棉语族 孟语、高棉语、佤语(佧佤语)、布朗语、崩龙语等。
(二)蒙达语族 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内,有桑塔利语、蒙达里语、霍语、萨瓦拉语、科尔摩语等。
九、达罗毗荼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又称南印度语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南部和斯里兰卡的北部地区,使用人口约一亿三千余万。主要有泰米尔语、马拉亚兰语、卡纳雷语、泰卢固语等二十种语言。
十、其他语言
在非洲、美洲、大洋洲还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有人把这些语言分为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澳大利亚语系、巴布亚语系、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科伊桑语系、北美印第安诸语言、中南美印第安诸语言等。此外,还有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如日语、朝鲜语、越南语、巴斯克语等。
五、阿萨姆平原地图
墨脱县与印度阿萨姆邦边界线,起至察隅县的尼杂木哈特西南的丹巴曲河心处的察隅县、墨脱县与阿萨姆邦三地交界处,向西南经博马科以南,沿平原边缘行至巴昔卡以南的雅鲁藏布江出境处(印度),折向南行,经米利姆、鲁金、希吉等地区以南,行至错那县的皮衣木克(海拔1987米)以南的西巴霞曲出境处。
六、阿萨姆平原和布拉马普特拉平原
1 恒河。恒河孕育了恒河平原,成为印度建都新德里的重要因素。而且在恒河平原上建立了诸如加尔各答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阿勒格嫩达河与帕吉勒提河在代沃布勒亚格(Devaprayag)汇合后形成恒河主流,切穿外(南)喜马拉雅山脉,在里喜盖什(Rishikesh)从山中涌出。接着在印度教徒的另一个圣地赫尔德瓦尔流到平原上。
虽然河流水量因季节而有差异,但在接纳较多支流和进入降雨量较大地区之时明显增加。4~6 月,喜马拉雅山脉融雪汇入恒河,7~9 月的雨季,带雨的季风造成洪水。在印度北方邦境内,主要右岸支流有流经印度首都德里、在安拉阿巴德(Allahabad)附近汇入恒河的亚穆纳河,以及在印度中央邦从温迪亚山(Vindhya)北流并很快汇入恒河的栋斯河(Tons)。北方邦的主要左岸支流为拉姆根加河、戈默蒂河(Gomati)与卡克拉河(Ghaghara)。
来自恒河与布拉马普得拉河流域的泥沙沉积物,延伸到海中构成的三角洲,面积约 6 万km2,由反覆交错的黏土、沙子和泥灰构成,并有一层层循环重叠的泥碳、褐煤和曾为森林覆盖的林地。
2 布拉马普特河(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水能丰富,可利用价值高,水电站发展利益较大。
以长度来说为中国第5大河(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西藏地区第一大河,以水量来说是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第二大河(仅次于恒河)。上游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也是中国坡降最陡的大河。藏语中雅鲁藏布江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它发源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从藏南进入印度,在藏南境内称底杭河(Dihang river)或香江(Siang river)。在藏南巴昔卡附近的印度阿萨姆邦境内与其他两河合流后始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孟加拉国后称为贾木纳河,于瓜伦多卡德与恒河汇合,形成巨大的恒河三角洲,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全长为2900公里。
3印度西邻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北隔喜马拉雅山脉,与中国和不丹,尼泊尔相望!
七、阿萨姆平原是中国的吗
阿萨姆帮面积7.84万平方千米。
阿萨姆邦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处于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上游在中国西藏,下游在孟加拉国),在冬天旱季,河水下降,无数沙洲岛屿展现出来,在雨季(6-9月)大部分都会被淹没在水里。该邦以农业和种植为主,72%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