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原博物馆观后感100字
拿身份证就能进,不用别的,很简单,不麻烦。博物馆常年开放,里边有许多当地出土的文物,展现了牧野大地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一个开眼界,长知识的好地方非常值得一去。博物馆造型宏伟,空间开阔,周边还有许多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平原博物馆观后感600字
新乡市政府大楼南面。正门超南,新乡市民携带身份证免费参观,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开放,下午4点以后就不让进馆了,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很不错的,值得一看。
三、平原博物馆观后感600
平原博物馆商代青玉鸮是在山东平原县的一处商代墓葬中出土的。平原博物馆建立于1983年,是山东省文化系统的一座地方性综合性博物馆。而商代青玉鸮是平原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文物,出土于平原县一处商代墓葬中。该文物形制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为研究商代玉器提供了重要依据。商代青玉鸮是中国商代时期的一种玉制工艺品,用于祭祀、礼仪、悼念以及信仰活动等方面。其形制多为鸟形,而鸮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之一,据传其具有辟邪驱鬼的能力。因此,商代青玉鸮的出土对于研究商代时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平原博物馆观后感300
新乡市平原博物馆的别名是 平原博物院
平原博物院成立于1949年,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
博物院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平原省博物馆、新乡市博物馆、新乡市档案馆,2007年总投资约3亿元开工,于2011年合并建成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五、平原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新乡市平原博物馆有历代武器展览厅。
六、平原博物馆观后感400
新乡市博物馆 新乡市博物馆位于新乡市人民东路核心区平原博物院,是河南省馆藏量第二大博物馆,仅次于河南博物院,为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
七、平原博物馆观后感400字
宝鸡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散氏盘’即出土于宝鸡。
馆内现有青铜器‘何尊’是属于限制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器内底有铭文122字,残损3字,现存119字。何尊独特的价值在于,‘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这是我们做为中国人应该记住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秦岭和汧山山系在这里交汇。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诸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是周秦文明发祥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地下埋藏着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是我国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周秦王朝从宝鸡发祥崛起。其早期都邑所在地周原遗址和雍城遗址均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4年)以来, 宝鸡地区就有青铜器出土,且历代不绝。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驰名中外。曾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就出自宝鸡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
如今,全市50000 多件组馆藏文物中,周秦青铜器约占一半。其中有全国著名的何尊、折觥、墙盘、卫鼎、秦公钟等国宝级青铜器,充分体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灿烂文化。 为了全面展示青铜器之乡的风采,宝鸡市建设了青铜器博物馆,她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宝鸡市公园南路西侧,占地20.7亩,总投资2000多万元。“平台五鼎”的独特造型,气势雄伟,成为“青铜器之乡”的永久标志。鼎,作为一种重要青铜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着和平、发展和昌盛。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新颖,风格独特,主体建筑呈平台五鼎造型。平台高5米,它取材于青铜器中的“铜禁”,五鼎则取材于西周列鼎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是西周时期封建礼制的集中反映。平台之上,一大鼎居中,四小鼎拱卫四周,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蕴含着宝鸡这座古老的城市平稳、安定、和谐的美好寓意。
八、平原博物馆观后感2000
是的,平原博物院在清明节闭馆。因为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工作人员和游客能够有时间去扫墓和祭奠先人,许多博物馆、景区等都会选择在清明节当天闭馆。而平原博物院也不例外,为了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祭扫先人的意义,平原博物院在清明节当天选择闭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机构也注意到这一点,开始有意识地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闭馆也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它不仅能够让员工和游客尊重传统,还能够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