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及原因
河套平原是黄河的冲积平原,主要以灌溉农业为主。
二、河套平原成因地理题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南有黄河滋润,北有狼山环抱,面积近159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4%。植被繁茂,人口密集。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200多公里。巴彦淖尔市有534千公顷水浇地(相邻的土默特平原水浇地为267千公顷,银川平原为400千公顷)。
河套平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灌溉条件优越,灌、排工程体系完善。全年日照时数长达3100~3300小时,光热资源丰富,是中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河套平原农田设施完善,土地肥沃,灌、排便利,种植业发达,经营水平高。物产丰富,主产小麦、玉米、葵花、河套蜜瓜等。
三、河套平原重要性
秋季储水灌溉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一种特殊的灌水制度.它牵涉到在黄 河水源紧缺的条件下,如何节约水量,进行合理灌溉的问题.通过土壤含水率,土壤盐分,地下水位的变化与秋浇定额的关系
四、河套平原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是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早,风力强盛外力作用对地表影响大;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灌溉导致盐渍化,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沙漠化,这些都是芫漠化的原因。
五、河套平原成因和渭河平原成因一样吗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故选:B.
六、河套平原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主要原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了地球的地表形态.河套平原在初期受内力作用影响断层以北的阴山不断抬升,以南的平地则不断陷落,后期受外力作用黄河带来大量泥沙(经过多次改道)流水沉积形成了肥沃的平原,
七、河套平原形成
汾河谷地原属山西台背斜的组成部分,从太古代末期以来,长期基本处于隆起状态,没有遭受过强烈的褶皱变动。
中生代的燕山运动断裂构造特别活跃,并伴有褶皱和岩浆活动,使其盖层发生褶皱,形成平缓开阔的复背斜和复向斜,背斜构成山地,向斜构成盆地,这就奠定了市域现代地貌的基础。汾河谷地是山西隆起区轴部形成的一系列断陷盆地之一,这里地质构造复杂,基底岩层破碎,易于发生地震、地裂缝、滑坡、地陷、泥石流、山崩等地壳运动现象。同时受汾河流经的影响。
八、河套平原形成的两个原因
河套平原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这个地方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的一块地方。
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黄河在这个地方迂回婉转,有九曲回肠之美景,而这个地方,则因为黄河的曲淤,成了干旱缺水的西北高原,一片难得的水草丰茂之地。在这样一个地方,耕种亦可、放牧亦可,不管是中原王朝还是游牧政权,都可以在此地发展自己的生产优势,扎根深固。
宁夏平原上,黄河与众多引水渠道纵横交错,广大的农田得以灌溉.加上光照条件好,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都很适合在这里生长,所以有塞上江南之称.河套平原,在阴山以南,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黄河流经,沟渠纵横.农业发达,有塞上米粮川之称.
河套平原处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属于干旱地区.但河套平原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与整个西北地区的干旱天气形成明显的差异,且气候酷似江南水乡,于是乎被称之为“塞上江南”.
九、河套平原的优势
河套平原有塞外粮仓,塞上江南,塞上米粮川的美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