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的地理位置

万里旅行网 2023-07-18 20:54 编辑:admin 261阅读

一、黄淮海平原的地理位置

黄淮海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川所淤积而成,故又称华北大平原。

黄淮海地区北起长城,南至桐柏山、大别山北麓,西倚太行山和豫西伏牛山,东濒渤海和黄海,其主体为由黄河、淮河与海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黄淮海平原(即华北平原),以及与其相毗连的鲁中南丘陵和山东半岛。行政区划范围大致包括北京、天津和山东三省市的全部,河北及河南两省的大部,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北地区,共辖53个地市,376个县(市、区)。

二、黄淮海平原又叫

叫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位于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跨越黄河、海河、淮河等流域。

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平原年均温8—15℃,冬季寒冷干燥。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北纬32°~40°,东114°~121°。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黄淮海平原高产田分布

七大农产品主产区

1、东北平原主产区

建设以优质粳稻为主的水稻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油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奶牛、生猪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

2、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建设以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和专用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蛋白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

3、长江流域主产区

建设以双季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以优质弱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以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以淡水鱼类、河蟹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

4、汾渭平原主产区

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

5、河套灌区主产区

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

6、华南主产区

建设以优质高档籼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甘蔗产业带,以对虾、罗非鱼、鳗鲡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

7、甘肃新疆主产区

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

四、黄淮海平原在哪里?

  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  恒河平原西起亚穆纳河,东抵梅格纳河,北界西瓦利克山麓与印、尼边境,南迄德干高原北缘和孟加拉湾。南亚东部的大平原。由恒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恒河下游段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组成下游平原与河口三角洲。西起亚穆恒河平原纳河,东抵梅格纳河,北为西瓦利克山麓与印、尼国界线,南迄德干高原北缘,面积约51.6万平方公里。

五、黄淮海平原指的是哪里

平原游击队说的是华北平原的事。主要是在冀中平原,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的游击队。

1943年秋,华北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寇的“扫荡”,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率队深入敌人后方的县城,以牵制敌人松井部队力量,使他不能进山增援;同时,还要保住存在李庄的公粮。地主杨老宗向日寇中队长松井告密,松井立即带兵前往李庄搜索。李向阳及时将游击队和群众带入地道,在地道里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六、黄淮海平原气候特点

东部沿海有海洋的调节、西部山地海拔的影响导致气温上升较慢。黄淮地区则受暖湿气流影响较小。

同时夏季黄淮海平原太阳高度较高,加上日照时间较长,长时间无雨时,陆地增温快,我国南北夏季普遍高温,加上我国气候是以大陆性气候,所以夏季热,气温高。

七、黄淮海平原是哪个平原

黄淮海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气候特征如下: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削弱;

3、季风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黄土地,有些地区地势低平。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春多大风沙暴天气。

八、黄淮海平原缺水的原因

马颊河主要流经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和内乡县境内,是汉水的支流之一。根据南阳市水务局的最新通报,目前马颊河仍然正常流淌,没有完全干涸。但是,受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马颊河流域可能会出现干旱、水质污染等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保护水资源,共同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