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平原地形特征四个字
先说结论,东北平原的成因主要是河流的冲积作用。东北平原主要是由黑龙江及其支流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辽河冲积而成,这些河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沉积在了低矮的盆地当中,因此,塑造了广阔的平原地形,东北的地形主要为东南较高,西好。
二、东北平原地形区的主要特征
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是人们耕作的最理想地形。
东北平原海拔较低,属于河流下游地带,属于河流堆积地貌,平坦开阔,土壤是典型的肥沃土——黑土。所以自古以来东北平原都是我国商品粮基地,生产的大豆,玉米等出口国外市场,最著名的袁隆平水稻产地也在这里。
三、东北平原的地形特征是
东北平原
中国三大平原之一
东北平原或称松辽平原(广义)、关东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间季风交替。7月均温21~26℃,1月均温-24~-9℃。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东北平原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海拔200米左右。北部台地形状保存较明显,南部强烈侵蚀呈浅丘外貌。平原西南部风沙地貌发育,形成大面积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平原东北端循松花江谷地与三江平原相通。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中国总产的三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
四、东北平原的地表特征
温带气候类型区域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一般没有北温带南温带的说法。东北平原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平原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东北平原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最多的地区。东北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地区西伯利亚为邻,冬季寒冷。本地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0摄氏度以上,整体上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
五、东北平原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东北平原
中国最大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300~400公里,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平原东西两侧为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地,南端濒辽东湾。
东北平原西南部以西辽河为中心,呈沙丘与洼地相间、微波起伏的风沙地貌景观。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250米。沙丘从西向东、从西南向东北,以流动沙丘为主逐渐过渡为半固定、固定沙丘;沙漠化程度循同方向减轻。沙丘主要由就地起沙形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沙丘和沙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间季风交替。7月均温21~26℃,1月-24~-9℃。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
水量的85~90%集中于暖季(5~10月),雨量的高峰在7、8、9三个月。年降水变率不大,为20%左右。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北方作物都可得到较好生长,辽河平原南部还可栽培棉花和冬小麦,仅松嫩平原北部高粱生长困难。春季低温和秋季霜冻现象频繁。江河两岸和洼地,汛期常有洪涝灾害。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
六、东北平原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东北三省地形主要以东北平原和大兴安岭为主,河流以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图们江,辽河,嫩江,鸭绿江为主。
东北地区三面环山,中间为东北平原,因此其特征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地区西、北、东三面环山,南面向海,这有利于湿润气流进入内陆,形成降水。
1东北地形特征
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有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共同组成了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气候冷湿。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七、东北平原的地势特征
东北地区三面环山,中间为东北平原,因此其特征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地区西、北、东三面环山,南面向海,这有利于湿润气流进入内陆,形成降水。
以平原为主体,整体地势地平,土地肥沃黑土为主,有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等。
扩展资料
东北地区,亦称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东北、东北,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对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现在的东北地区,广义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所构成的地区,狭义上则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