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最大棉纺厂?
上棉十七厂是上海自开埠以来一直是中国工业和制造业龙头,是近代中国工业产生最早、设厂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在加上对外开放,国际市场的冲击,上海一些老品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些老的工厂或被拆除,或摇身一变为产业园、时尚中心等等。
在上海市杨浦区东外滩板块的杨树浦路与黄浦江之间,杨树浦路2866号,有一座亚洲规模最大的时尚中心,占地12.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而这里的前身是原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中国棉纺织行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距今百年的大厂。
二、贵阳棉纺厂历史?
1958年建立贵阳棉纺厂初期,采用国产第一代设备,手工碎棉、人工称量、多机小量混棉、棉箱给棉,设备性能差,自动化程度低,质量波动大。
三、凯里棉纺厂历史?
凯里棉纺厂成立于1949年,是贵州省最早的纺织企业之一。凯里棉纺厂位于贵州省凯里市,是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纺织企业,经过多次改造和升级已成为一个集医药、化工、机电、纺织、销售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凯里棉纺厂为贵州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竞争,凯里棉纺厂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革,积极稳妥地跨足新领域,致力于在新的发展阶段写下新的辉煌篇章。
四、郑州棉纺厂历史?
20世纪50年代,郑州西区5家棉纺厂兴建时,是按一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的先后顺序动工的。现在人们经过建设路5家棉纺厂生活区时,却发现它们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竟是六厂、一厂、三厂、四厂、五厂,难道是序号排错了?
要了解郑州的棉纺厂,得先从纺织业发展说起。1919年,上海人穆藕初在郑州建立豫丰纱厂。开工不到一年,因军阀混战陷入经营困境。1937年,抗战烽火逼近郑州,纱厂被迫迁到重庆。1953年,豫丰纱厂在郑州复工。当年,国家确定在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同时发展纺织工业。加上邯郸、咸阳两地,6地成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郑州的5家棉纺厂是国家投资1.76亿元,以一年一个厂的速度建成的。
1953年5月1日,郑州第一家大型棉纺企业破土动工。1954年该厂建成投产,被命名为郑州国棉一厂,管城区布厂街的豫丰纱厂虽历史悠久,但因生产规模有限,只能屈居为“国棉二厂”。 1954年4月,规模比一厂大一倍的国棉三厂开工建设,与一厂隔着一条马路。接着是四厂、五厂,依次由西向东排列。建六厂时,由于东边已没有地方了,只好在一厂的西侧划地建设。后来民间戏称六厂是“后来居上”,竟然“坐在老大头上”。
短短5年间,五大棉纺厂相继建成,总面积比原有市区还大,郑州也由此成为闻名遐迩的纺织城。
建筑特点:5座大门都属中式建筑
5家棉纺厂生活区的大门,猛一看十分相似,都属于中式简易牌楼建筑,细细品味却各有不同。为什么同一时代采用相同设计方案建造的大门,模样会不一样呢?
从外观上看,一厂、三厂、四厂的生活区大门属古典牌楼式设计,五厂和六厂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中国现代建筑元素。一厂、三厂和四厂的生活区大门属于琉璃牌楼,建在职工生活区的进出口,显得威严壮观。五厂和六厂的生活区大门属于水泥牌楼,这是近代建筑技术的产物,迎合了时代的发展。5座大门的构造一个比一个简约,无遮风挡雨的地方,只有门架没有装门扇,只能当做一种进出口的标志。当初把大门设计成这样,虽说只是一个“摆设”,却反映出当时社会治安状况非常好,居民们根本用不着提防小偷小摸情况的发生。
一厂 工艺精美,保存相对完好
在一厂生活区门口,老工人们说,一厂生活区的大门是三门四柱,琉璃瓦顶戴雕龙,工艺精美,建得最考究,保存最完好。大门的4根火红圆柱笔直挺拔,支撑着古色古香的门头。门头顶部绿色琉璃瓦覆盖,飞檐翘角,每个翘角都雕刻着精美的龙头,甚是威武。门头中间镶有“郑州国棉一厂”6个大字,字体夯实有力。两侧边门的门头上分别镶着“自力更生”和“勤俭建国”的标语,映射着当年全厂职工齐心协力大搞纺织建设的决心。
三厂 图案别致,曾险遭毁灭
三厂生活区的大门与一厂十分相似,也是三门四柱的牌楼式建筑,圆形立柱、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庄严大气。不同的是,此门琉璃瓦檐下绘制着一排棉桃图案,每个红色棉桃中间有3个圆圈,含有“三棉”的寓意。门头上除中间镶有“郑州国棉三厂”6个大字外,两侧的小牌匾上分别镶着“力争”“上游”。
因一厂、三厂和四厂生活区大门民俗味较重,“文革”时差点被当成“四旧”给毁掉。
四厂 赶上“反浪费”运动,从简建成
同样是三门四柱牌楼式大门,顶部除了琉璃瓦,已看不到雕龙,顶部高挑的翘角只是用瓦片一层层进行叠加,造型相对简单,两边偏门上的“鼓足干劲”和“力争上游”8个大字苍劲有力。大门背后的门牌上写着当年最流行的标语——“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彰显出当年热血男女忙生产赶进度,为国家流汗出力的精神头儿。
据厂志记载,该厂筹建于1954年8月,1955年3月破土动工,1957年5月正式投产。93岁的刘延年老人说,当年材料买回来后,正赶上全国范围内的“反浪费”运动,为提倡节俭,厂里只好改变设计方案,退掉了部分精美雕刻石材,改用相对便宜的琉璃瓦做顶。
五厂 为了节约,改变大门造型
五厂的生活区大门是4根红色方形立柱,顶着平顶双层门牌,正门顶上镶有金色的繁体字“国营郑州第五棉纺织厂”。4根立柱的顶端都雕刻着金色的“五角星”。与前面3家棉纺厂不同的是,该大门顶部没有琉璃瓦和石雕,只是平平的水泥顶。据厂志记载,该厂1956年1月开始筹建,于1956年3月15日正式动工。生活区的大门也是本着节约的原则,设计成简单的平顶框架结构。支撑门楼的柱子是用砖块垒起来的,水泥层包住后,涂上红漆,看着像木头柱子。建厂以来,大门样子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中间翻新和维修过几次。
六厂 建大门“将节约进行到底”
相比较而言,六厂生活区的大门是5个大门中设计构造最简单的一个。4根长方形立柱,顶部为双层水泥板。该厂生活区的大门用的是五厂生活区大门的设计图纸,但建造时更加节俭,所以工艺相对简单许多。不管是立柱还是顶端的横梁,表面除了涂料外,再无其他装饰图案。
据厂志记载,该厂1956年9月动工,1958年10月1日正式开工生产。生活区大门在1957年开建,和厂区建设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把生活区大门建得如此简单,是为了给国家节约资金。
让5座大门留存为 历史文化遗产
如今,郑州的老建筑越来越少,5座大门不仅能点缀建设路的风景,还能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而且每座大门都可以见证当时郑州纺织工业发展历史,记录了郑州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已经是郑州作为国家纺织城的历史文化标志,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平原分为三种吗?东北平原属于哪种?
7月9日旧回答:
在所有地貌形态中,平原也许是最不受人关注而且最容易使人迷惑的一种。似乎人们都认为大地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平原的形成是理所当然无需探讨的。但恰恰相反,在地质活动频繁的地球上,凹凸不平的地貌才是正常的,平原只是一种特殊的形态。
首先要把平原(Plain)和稳定地块(Block)(克拉通)区别开,稳定地块的内部可以有各种地形,比如山地、丘陵、盆地等【这里讲的平原不包含高原(plateau)和盆地(Basin),事实上Basin也可以用来称呼一些平原,但主要是强调周围有山脉包围的,倾向于构造平原】,平原首先要平,其次要低矮,这就需要相应的地质运动作为基础。内力作用对平原形成只是辅助,外力作用,特别是水体的作用才是平原形成的核心。
百度百科对平原的定义是:
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但事实上大多数平原还有肥沃的土地,一般情况下,地表以土壤为主,土质疏松的平原是堆积平原,而土层较薄,岩层很厚,地表稍微往下就是岩石的是构造平原或侵蚀平原。(像浦东陆家嘴建了太多高楼,地表发生沉降,就是因为地处河口冲积成的三角洲,土质疏松;而纽约曼哈顿岛绝没有这种状况,因为曼哈顿是一块天然的低矮的大石头)
平原确实分为三种,即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成因及典型代表题主也说了。
1、构造平原:
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这是海成平原(狭义上的构造平原),是地壳垂直运动或海面下降引起。
构造平原还有一种大陆拗曲平原,由地壳在同一平面运动产生凹凸。
俄罗斯平原(东欧平原)不是构造平原。像东欧平原、波德平原这些处在高纬度经历了冰期的平原,是非常典型的冰川侵蚀平原,平原上广泛分布冰碛湖,在平原内部还存在垄岗地貌(由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由冰碛物组成),关中平原是一个典型的构造平原(地堑)
2、侵蚀平原:
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
侵蚀平原分河成(为主)、海成、冰成、风成等,分别对应不同的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平原以东欧平原为代表(由于东欧平原整体处在平坦的地台上,看成是构造性质的也有道理,但地台不意味着平原,所以还是属于侵蚀性质的)
这种平原(除了冰川侵蚀以外)一般很少,面积也很小,经常同丘陵混在一起。典型的如下:
3、堆积平原:
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
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
这时在我国最最最常见的平原,中低纬度的大部分平原都属于这种。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以堆积平原来指代平原。
具体的堆积运动过程不再多说,只举几个例子。
海积平原:渤海湾沿岸平原,山东、辽东半岛沿岸平原,江苏海岸平原(从苏北一直到南通以北)、东南沿海平原(像温州、台州附近,厦漳泉平原)等等。
湖积平原:太湖平原、两江平原(即云梦平原,江北部分由云梦泽沉积而成,江南部分主要靠洞庭湖沉积)、松辽平原中央坳陷区部分(主要在大庆、松原附近)
洪积平原:最典型的应该是黄河进入下游在华北平原西部产生的冲积扇
(河流)冲积平原:这是最普遍的平原,像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大部分,河口三角洲都属于这种。
堆积平原的种类很难划分清楚,一个堆积平原有可能既有湖积又有冲积,也可能既有海积又有冲积,所以以上部分只列举主要成因,不再详细解释。
上一张中国地貌图来总体看一下:
东北平原主要属于冲积平原(辽河、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小部分属于其他形式的堆积平原(如湖积平原)
==================================8月1日修改分割线=====================
发现之前的回答有很多不妥之处。
内力作用是平原形成的基础,如果在早期没有相关的内力作用就不会有平原。
比如说对松嫩平原的地质描述是:
松嫩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沉降带北部,亦称松辽断陷。燕山运动以后,形成一地堑式盆地,四周为断裂所限,东西两侧为海西褶皱带,中部为地台构造,已具现代地貌的雏形。
松辽断陷开始于白垩纪,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表现为东浅西深。基底为前震旦纪结晶片岩,东部在结晶岩上部有晚古生代沉积岩系和岩浆岩,西部基底由早古生代变质岩系组成。燕山运动时期,发生了北北东向的断裂活动,盆地内形成了一些互不相通的断陷湖盆地,但尚未形成与周围有显著差异的构造单元。早白垩世地壳运动加剧,形成大的凹陷,湖盆扩大,开始形成与周围地区差别较大的构造单元,沉积了厚约600米的湖相含油地层,以后盆地逐渐缩小。第三纪早期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盆地周围山地再次上升,东部隆起,遭受剥蚀。到第三纪晚期,盆地开始向西偏移,湖盆移至依兰——大庆——肇源以西,堆积了200—280米的内陆湖相地层。第四纪初,小兴安岭上升,使松嫩平原与苏联的结亚河盆地隔开,松辽分水岭隆起,分成松、辽两大水系,从此松嫩平原的基本轮廓才告形成。盆地中央下沉,湖盆向南移动形成了以林甸、杜尔伯特为中心的大湖,沉积黑色淤泥质亚粘土。全新世以来除了间歇性上升形成一级阶地外,仍然处于下沉状态。
松嫩平原由于受地质历史时期地壳抬升的影响,地势较高,除哈尔滨—齐齐哈尔—白城的三角形地区外,海拔多在200—250米。地面受流水切割,出现缓岗浅谷的波状起伏。在松花江与嫩江汇流的地带,由于地势低洼、水流不畅,以及气候方面的原因,形成了面积较广的沼泽和湿地,如肇源、大安、安达等地都有大片沼泽。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地区之一。粮食作物以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为主,局部地区栽种早熟的粳稻。经济作物以大豆、甜菜、亚麻为主。
东北地区以东北平原(松辽盆地)断陷 盆地 为主要特征
来自:松辽盆地图片_百度百科
所以说东北平原是有一定的构造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经过了河流的冲积作用形成平原。就像关中平原首先在地形上形成了一个地堑式盆地,然后经过渭河、泾河冲积才形成“八百里秦川”。同样像四川盆地,先形成了盆地的地形,然后在盆地西部泥石流滑坡和河流堆积后才形成了成都平原,而盆地内部的堆积作用远远不如成都平原,所以不能称之为平原。
至于平原的三种分类实际上有些牵强附会的意思,一般都是提某个地区具体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过程,纯粹的冲积平原也就只有辽河下游沈阳以南辽东湾附近的沿海平原。
六、南阳棉纺厂建厂历史?
南阳棉纺厂,始建于1969年,原名南阳县棉纺厂。1997年,收购了破产的原南阳市棉纺厂,后又陆续收购兼并了原南阳市丝织厂、原南阳市色织厂和南阳市轻化纺公司,于1999年1月,组建成立南阳纺织集团公司。2006年8月,南纺集团被河南泰辰房地产公司整体收购,变身为民营企业。
七、南阳棉纺厂还在吗?
南阳棉纺厂还在呀,只不过就是规模小了一点
八、银川棉纺厂建厂史?
银川棉纺厂是五八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后建厂的,从内地抽调了一部分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建厂以来,给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社会需要的布匹能够缓解宁夏缺少布匹的困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银川棉纺厂在改革的大潮中逐渐失去了优势,于二十一世纪初期完成了历史使命。
九、前青海棉纺厂?
你好,前青海棉纺厂早已破产,现在是个度假山庄
十、棉纺厂防火分区要求?
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应符合表22的要求。表中最大允许占地面积系指每层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在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儿点
(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甲类厂房除外)如面积超过规定的数值,设置防火墙有困难时,可用防火卷帘加水幕或防火水幕带等进行分隔口
(2)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及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纺织厂房(麻纺厂除外)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规定增加500/,,但上述厂房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均应设防火墙分隔
(3)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规定增加1.5倍。
(4)甲、乙、丙类厂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规定增加一倍;丁、戊类厂房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占地面积不限。局部增设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