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求区分冰蚀平原,冰碛平原和冰蚀湖,冰碛湖?

万里旅行网 2023-08-07 09:14 编辑:admin 169阅读

一、高中地理,求区分冰蚀平原,冰碛平原和冰蚀湖,冰碛湖?

冰蚀平原和冰蚀湖主要分布在冰川的发源地,碎屑物质少。

冰碛平原和冰碛湖分布在冰川消亡处,比如山麓地带或者较低纬度地区,碎屑物质多,杂乱无章。

二、冰蚀平原的形成?

冰蚀平原是由大陆冰川长期挖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辽阔平原。大陆冰川范围分布广泛,冰层厚度大,冰蚀作用明显,故基岩面上常常有冰擦痕、羊背石和冰蚀洼地发育。冰蚀地貌是指冰川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冰川和它所携带的岩石碎块对地面进行掘蚀和磨削作用叫冰蚀)其地貌特征显著,有像岩石盆,有的像一只只羊的背部,学名叫羊背石,如冰斗、冰川谷、刃脊和角峰等,由岩性坚硬的小丘经冰川磨削而成,顶部浑圆,状似羊背。

三、冰蚀平原有哪些?

冰蚀平原(ice—scoured plain )由大陆冰川长期挖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广阔平原,称为冰蚀平原。因大陆冰川范围广,冰层厚,冰蚀作用明显,基岩面上往往有刻痕,羊背石,冰台广布,冰蚀洼地发育,积水即成冰蚀湖。

例如青藏高原第四纪大陆冰盖属于统一的海洋性大陆冰川,冰盖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冰盖中心大约位于西藏中部,北纬32°—35°、东经81°—89°左右。冰盖大约形成于早更新世中期,冰盖冰流厚约900—1700m以上,冰盖形成时的古雪线的海拨高度约1300—1800m。由于大陆冰盖发育和消融,高原地壳的均衡过程十分明显,使高原当时的隆升速度明显减慢或加快。但对高原隆升的总幅度影响不大。

四、冰碛平原的形成?

冰碛平原,是指当冰河进入较暖和的地区而消融后,这些被冰河搬运的碎屑物便产生堆积,形成冰积地形。

冰碛平原。正象其名称所指出的那样,它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地面,其上的大陆冰盖已经消逝。

其形成原因:

一、冰川经过非冰川陆地的地表区城,冰川的运动改变了下垫地形。

二、冰的直接冲击和磨蚀对低丘凌有着很严重的影响,使它们变平和消失;在此同时,也淤平了洼地和冰绿山谷。

三、除这种直接的运动外,冰川前面移动的碎石和其自身融化所产生的碎石,使之夷平冰川前存在的地形。

在冰堤经过这些未固结的沉积物后,便在这些区域产生了冰碛平原。使那些原始地形完全消失和被覆盖。

五、啧,读什么?

1. 争辩。

2. 形容咂嘴声。

详细解释

〈动〉

1. 大呼,大声喊叫

 啧,大呼也。从口,责声。——《说文》。字亦作赜。按,大呼者唶字之训。此字当训争言也。

2. 争辩

 啧有烦言。——《左传·定公四年》

3. 咂嘴 。

 如:啧口;啧巴(形容咂嘴的样子)

〈名〉

1. 同“赜”。事物的幽深、细微处

 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荀子·正名》

六、啧舌 读什么?

zé shé

“啧”,读音为zé,最早见于秦代小篆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啧”的基本含义为争辩,人多嘴杂,如啧有烦言;引申含义“啧”古同“赜”,深奥。

在日常使用中,“啧”也常做动词,表示咂嘴,如啧口、啧巴。

● 舌

shé ㄕㄜˊ

 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

 2. 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

 3. 像舌头的东西:帽~。火~。

 4. 铃或释中的锤。

 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七、啧吧的读音?

zé ba頭條萊垍

● 啧萊垍頭條

(嘖)萊垍頭條

zé ㄗㄜˊ垍頭條萊

 1. 争辩,人多嘴杂:~有烦言。萊垍頭條

 2. 古同“赜”,深奥。條萊垍頭

详细解释垍頭條萊

详细字义萊垍頭條

◎ 啧萊垍頭條

嘖 zé萊垍頭條

〈动〉萊垍頭條

(1) 大呼,大声喊叫 [cry out]萊垍頭條

啧,大呼也。从口,责声。——《说文》。字亦作赜。按,大呼者唶字之训。此字当训争言也。條萊垍頭

(2) 争辩 [argumentative]萊垍頭條

啧有烦言。——《左传·定公四年》頭條萊垍

啧然而不类。——《荀子·正名》萊垍頭條

啧啧怒语,与人相拒。——汉· 蔡邕《短人赋》萊垍頭條

(3) 又如:啧言(责备的议论);啧室(多人集议之处)垍頭條萊

(4) 咂嘴 [click of the tongue]。如:啧口;啧巴(形容咂嘴的样子);啧声(做声,出声)條萊垍頭

八、什么是啧食?

人们吃的食物种类繁多,也叫杂食。

2、指主食以外的食物,比如零食。

3、以各种动植物为食物。特指动物等的食性,即杂食动物4、在一些地方与“杂粮”相通,即“五谷杂粮”杂食者即以植物为食也以动物为食的动物。

消费者中,有的属于严格的食草动物,如牛、羊等。有的属于严格的食肉动物,如虎、豹等;但有许多动物属于杂食性动物,例如狐狸,既吃鼠类,也吃浆果,有时还吃动物尸体,占好几个营养级。

九、东北平原有冰屋吗?

东北当然有冰屋啊!他们那有条件造冰屋,那就肯定会有冰屋。

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住房,以冰雪制成。

冰屋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同时在屋内螺旋形的墙壁上到处挂满兽皮,亦可防寒。另一御寒方法就是遮蔽窗户,一般是用透明的海兽肠子做遮蔽物,这种窗户只透光不透气,很具特色。

屋里一般储藏有相当数量的日常食物,比如面粉、茶叶、麋鹿肉、海兽肉之类。最深处有一块用雪筑成的高台,这就是因纽特人的卧榻了。他们休息、吃饭都在这个用雪做的床台上,却谁也不会被冻坏。夜晚睡觉时,全家男女老少都脱光衣服,钻进一只皮制的大口袋之中,互相依偎着取暖。若有客人来访,因纽特人就在雪床上再铺一层软雪,软雪之上垫一层柳枝,柳枝之上覆一层兽皮,这样,雪床就很暖和了。

十、啧是什么意思?

基础释义

1.争辩。

2.形容咂嘴声。

详细释义

〈动〉

大呼,大声喊叫

啧,大呼也。从口,责声。——《说文》。字亦作赜。按,大呼者唶字之训。此字当训争言也。

争辩

啧有烦言。——《左传·定公四年》

啧然而不类。——《荀子·正名》

啧啧怒语,与人相拒。——汉· 蔡邕《短人赋》

又如:啧言(责备的议论);啧室(多人集议之处)

咂嘴 。

如:啧口;啧巴(形容咂嘴的样子);啧声(做声,出声)

〈名〉

同“赜”。事物的幽深、细微处

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荀子·正名》

鸟声。多叠用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唐· 储光羲《野田黄雀行》

表示赞叹

那女子毫无羞怒之色,倒把王庆赞道:“啧,啧,好拳腿!”——《水浒全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