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掖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
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雄,即雄伟。它的山峰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可谓“霞山拟岱宗,锦石梁父耳”,“仰觉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雄伟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
险,即险峻。“无限风光在险峰”,唯险峻能激发人们的向上、探讨精神,故智勇者登之。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发怵,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古人有“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飞鸟回翔不敢度”等诗句,形容祁连山丹霞的险峻之美亦不为过。
奇,即奇特。纵目丹霞地貌群,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堡状、锥状、塔状,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组合有序,如“万古今城”,似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晨雾之中或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观之令人赞叹不已,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即幽静。游览总长3公里的芦苇沟,只见赤壁千仞,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人移景变,别有一番情趣。环望四周,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险象环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石径两旁山峰耸峙,高山之巅石堡盘踞,犹如神秘的古堡给世人演绎传奇的神话故事,让人禁不住展开漫无边际的遐想与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怀古今之万事,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
美,即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变幻之美。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蓝天,景色相当奇丽。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七彩斑斓,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山峰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层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观,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
二、从岩石性质分析岩溶地貌景观和丹霞地貌景观
形成岩溶地貌的岩石岩性为碳酸盐岩,如石灰岩和白云岩,易发生化学侵蚀,形成溶洞。
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为砂岩类,由于地壳抬升会导致其发生流水侵蚀。
三、什么是丹霞地貌?如何形成?景观有何特点?
定义: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详细请参考“百度百科”的以下链接
四、陕北靖边县丹霞地貌
龙洲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公园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东南22公里处的龙洲乡,这里四面环山,龙洲盆地苍山环抱,绿水萦绕,这里方圆百公里(主景区20余平方公里)被奇异的红砂岩地貌(地质学称丹霞地貌)所覆盖,是近年发现的一处集摄影、探险、旅游的绝佳胜地。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崩塌而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龙洲的红砂岩大都被厚重的黄土所覆盖,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力和雨水的冲刷下显露出来形成孤立的山峰和形态各异的奇岩怪石,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被风雨侵蚀后“雕琢”成鬼斧神工般的雕像,有的像兽首,有的像流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陀螺,向我们展示着这塞上丹霞的风采神韵,险俊处如刀劈斧砍的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姿态万千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独特的地质构造加以瞬息万变的季节、气候的变化,尤其是在雨过天晴、朝阳升起、夕阳西落时,红砂岩色泽更加鲜艳,雾中、雪后别具风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下向人们展现出多幅美轮美奂的自然画卷,令众多的摄影爱好者、观光游览者趋之若鹜,具有非常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靖边波浪谷其实就是统称的丹霞地貌
波浪谷这种奇怪岩石的形成,有关记载是这么说的: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
靖边波浪谷虽然没有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大,但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这样的石头景观真是个奇迹了。靖边波浪谷这一名称是来这里的摄影者给予的,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夹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
所谓的波浪谷位于距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从山上往下观望,龙洲处于一个低洼地带,远处晨雾缭绕犹如大漠长烟,陕北明长城38营堡之一的龙洲古堡静静的躺在那里,明长城从身边穿过,一座水库像镜子一样镶嵌在旁边,四周被群山环绕,就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