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地貌类型及代表地

万里旅行网 2023-01-31 22:05 编辑:yyns 102阅读

一、中国八大地貌类型及代表地

中国的地貌只有五大类型,及代表地有:

1、黄土地貌: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对河南、陕西一带的黄土侵蚀地貌形态作了生动描述。

2、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3、海岸地貌: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为14000余公里。在漫长的海岸带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

4、河流地貌: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5、构造地貌: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貌,如现代火山锥和新断层崖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

二、根据岩石搬运、堆积、侵蚀作用的特点,分析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其特点

黄河上游:上游主要由河流的下切作用形成,所以成V型谷

黄河中游:中游主要由河流的侧蚀作用形成,所以成U型谷,在出山口形成冲积洪积平原

黄河下游:下游主要由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所以成河口三角洲,黄河含沙量大,形成地上悬河

这些是通用的,考试按这个答就可以

三、五种河流地貌及形成原因

五种河流地貌及形成原因

1、V型谷:流水侵蚀——下蚀

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河流,由于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因此河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也大,就能产生较强的下蚀能力,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形成在横断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

2、U型谷:流水侵蚀——侧蚀

在山地区域,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拨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这样更有效地排泄冰体。

3、洪积(冲积扇):流水堆积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4、河漫滩:流水堆积

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因此平原河流的河漫滩较发育,且宽广;山地河流的河漫滩不发育,宽度较小,但相对高度要比平原河流河漫滩高(见河流地貌)。

5、三角洲:流水堆积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四、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发育中,只有河流侵蚀作用而无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没有搬运作用,河谷怎么形成;河流水量有枯水期、平水期、洪水期,不同时期河流搬运能力、挟沙量不同,就会有堆积,河床物质就是堆积的结果。

五、关于河流侵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