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地貌,地形特征的成因分析?(流水地貌)

万里旅行网 2023-02-27 20:10 编辑:yyns 214阅读

一、典型地貌,地形特征的成因分析?(流水地貌)

地面流水分为片流、洪流和河流,这些流水形成的地貌可分成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片流是雨水后沿自然斜坡均匀流动的水流,流速小、水层薄,水流方向受地面起伏影响大,无固定流向,成为网状细流。片流侵蚀范围广,侵蚀量也较大,尤其在由松散细粒沉积物组成的裸露斜坡上更明显,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是一种强烈的地貌过程,直接影响到工业农业建设。由片流搬运的物质一般在山坡的凹入部位或山麓堆积起来,形成坡积物。坡积物在山麓地带常连接成覆盖斜坡的群状地形,称为坡积裙。

洪流是降雨时沿沟谷流动的暂时性水流。洪流在流动过程中,水流及其挟带的沙、砾对沟壁、沟底进行冲蚀作用,形成形态各异的冲沟。洪流将风化、冲蚀所形成的碎屑物搬运至沟口,因地形开阔,水流分散,流速骤减,活力降低,便发生沉积,形成的沉积物称洪积物,堆积的扇状地形称洪积扇。

河流是陆地表面成线形自动流动的水体。在源头或者中上游地区,河流的侵蚀主要表现为下蚀作用(即向下侵蚀加深河床),此时产生壮观的峡谷地貌,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主要表现为侧向侵蚀,使河道变得高度弯曲,如长江荆江段等。此时,如果洪水来临,河流容易决口二改道,原来留下的弯曲河段变成牛轭湖。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侵蚀的是凹岸,通过环流作用,将沉积物带到凸岸沉积。形成河漫滩地貌。河流入湖或者入海地区,则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集,湿地广布,是野生动植物繁殖的有利场所。

二、分析河流在不同河段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特征,及其影响下的水情

上游成V形河谷,所以水势最急;中游成U形河道,水势次之;下游成河滩,水势最慢。由于上中游的水势急,地势一般较高,有利于人类发电。下游成河滩,利于人类种植灌溉与居住。

三、辽宁地形分布特征

辽宁省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地貌划分为三大区。 1.东部的山地丘陵区。此为长白山脉向西南之延伸部分。这一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面积约7.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6%。 东北部低山区,此为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之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的山地组成,海拔500~800米,最高山峰钢山位于抚顺市东部与吉林省交界处,海拔1347米,为本省最高点。 辽东半岛丘陵区,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本溪连山关,南至旅顺老铁山,长约340公里,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山峰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区内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滨,海岸曲折,港湾很多,岛屿棋布,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2.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大、小凌河发源地并流经于此,山势从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连,其间为辽西走廊。西部山地丘陵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9%。 3.中部平原。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5%。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逐渐倾斜。辽北低丘区与内蒙古接壤处有沙丘分布,辽南平原至辽东湾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积沼泽洼地、漫滩和许多牛轭湖。

四、第三级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第三级阶梯:主要有平原和丘陵,包括主要地形区: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五、你去过哪里,地貌特征是什么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以山地为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昆仑山-祈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以西为第一阶梯。向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由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组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