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水文

万里旅行网 2023-02-05 02:38 编辑:yyns 88阅读

8.5.3.1 气候

黑河流域位于大陆腹地,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主要受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环流控制和极地冷气团影响,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而集中,多大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区内气候变化明显受纬度和地形影响,具明显的分带性。上游山区属于青藏高原中温带亚干旱区,气候寒冷阴湿,由于高山深谷地势反差大,降水、气温具有垂直分带性,年降水量一般为250~500mm。多年平均气温为-3.1~3.6℃,最低气温可达-28℃,日照时数较短。

中游走廊平原为温带干旱区,多年平均气温为6~8℃,无霜期达150~170d,年降水量为80~370mm,年蒸发量为1200~2200mm。该区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农业、林业和牧草业,黑河水资源为该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便利条件。

下游额济纳盆地,多年平均气温在8~10℃,极端最低气温在-30℃以下,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年日照时数3446h,无霜期120~180d,年降水量为40~55mm,最少年降水量仅17mm,年蒸发量达2200~3750mm,气候非常干旱,干旱指数达89.2,属于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8级以上大风年均日数达54d,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下游植被主要以荒漠草场为主,是传统的牧业区。黑河流域气候特征指标列于表8.6。

表8.6 黑河流域气候特征指标

(据张光辉等,2005)

8.5.3.2 水文

黑河流域内共有35条独立河流,绝大部分发源于南部的祁连山区,流经走廊平原,汇入黑河后,向北径流,最终注入居延海。汇水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有18条,其中汇水面积最大的是东部的黑河及西部的讨赖河。主要支流有黑河(干流)、山丹河、洪水河、梨园河、摆浪河、马营河、丰乐河、红水坝河和讨赖河等35条河流。由于工农业发展,人口增加,需水量与日俱增,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逐渐扩大,各河流均被引流灌溉,或在其上修建水库,汇入黑河的水量减少,部分支流已与干流失去地表水水力联系,形成西、中、东3个独立的子水系。

西部子水系包括讨赖河、洪水河等,归宿于金塔盆地,面积21000km2。讨赖河是西部子水系中最大的河流,干流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托来山,自上而下流经青海、甘肃两省的祁连县、肃南县、嘉峪关市、酒泉市肃州区和金塔县。河源至出山口讨赖峡冰沟以上为上游,面积6883km2,多年平均径流量6.37×108m3,上游是讨赖河的产流区。讨赖峡冰沟以下至夹山峡鸳鸯池为中游,河出祁连山,首先穿过嘉峪关市所在的山间小盆地―――赤金盆地,继而进入酒泉盆地,成为嘉峪关市和酒泉市的重要水源。夹山峡鸳鸯池以下为下游,20世纪70年代以前,讨赖河尚有水自正义峡以下汇入黑河干流,后来随着鸳鸯池水库扩建和解放村水库建成,以及用水量的增加,讨赖河与黑河干流脱离水力联系,河水被本流域全部引用并最后消耗于金塔盆地。

中部子水系包括马营河、丰乐河等,归宿于高台盐池-明花盆地,面积约6000km2。

东部子水系即黑河干流水系,包括黑河干流、梨园河及20多条沿山小支流,面积116000km2。干流水系主要支流径流特征列于表8.7。

表8.7 黑河干流水系主要支流径流特征

续表

(据钱云平等,2008)

黑河干流在上游山区分为东、西两岔,东岔河名为俄博河,又名八宝河,发源于俄博河滩的锦阳岭,自东向西流,河长101km,流域面积2452km2;西岔河名为野牛沟,发源于“五河之源”的团结峰,自西北向东南流,河长182km,流域面积4589km2。东、西两岔在黄藏寺汇合,折向北流至莺落峡出祁连山,进入甘肃省张掖盆地,在张掖城西北约10km处接纳山丹河、民乐河折向西北,沿途经临泽县、高台县纳梨园河、摆浪河,最后于正义峡穿越走廊北山进入下游,在鼎新与讨赖河汇合(目前无地表水汇入),进入额济纳盆地,在额济纳盆地内的总流长约240km,黑河在盆地内的狼心山分为东、西两个支流(河),东河称为“达西敖包河”,西河称为“穆林河”,分别流向盆地北部的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居延海(嘎顺淖尔),即黑河的尾闾(终端湖)。

黑河干流全程长821km,其中上游长303km,流域面积10000km2;中游河道长185km,流域面积26500km2;下游河道长333km,流域面积80400km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