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水文预测指标?
水文预报(hydrologic forecasting)是指根据前期或现时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某一水体、某一地区或某一水文站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水文情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对防洪、抗旱、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国防事业中有重要意义。
对未来水文情况作出科学预测并发布预报的技术与作业。水文预报是水文学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灾害性水文现象做出预报,对综合利用大型水利枢纽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报,作用很大。中国已开展预报服务的项目有:洪水水位与流量、枯水水位与流量、含沙量、各种冰情、水质等。
二、地理上,河流特征主要指了哪些方面?
河流特征包括水文和水系特征水文特征要素:
(1)水位(汛期):
特征描述:水位变化大或小(汛期在哪给季节)
影响因素: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
(2)流量:
特征描述:流量大或小
影响因素:a、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b、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3)含沙量
特征描述:含沙量大或小
影响因素: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4)结冰期
特征描述:有或无、长或短、有无凌汛
影响因素:有无结冰期决定于最冷月均温是否大于0℃
水系特征要素
① 水系形态、流向、归属
② 流域面积
③ 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度)
④ 河网密度
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A 水位是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基面以上的高程。其单位为米。
B 流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一定截面积的量。
C 含沙量一般是单位体积的浑水中所含的干沙的重量.
D 就是河流表面结冰的时间有多长.・希望你能满意。------------------------------------拒绝溺水
河流水文学
陆地水文学的分支学科。研究河流水文现象、过程及其基本规律,为防治灾害和河流开发提供河流水情和河川径流资源等基本数据。其研究内容为:
①水系特征和流域特征。前者包括河槽形态、河长、河流比降、河流落差和水系结构等;后者包括流域面积(集水面积)、形状、长宽、不对称系数,平均高程、平均坡度等。它们是认识河川径流形成和水情的基础;
②河川径流补给来源。通常分为雨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积雪融水、地下水等。它们决定了河川径流量的多寡和年内、年际变化状况,是了解河流水情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
③径流形成和河水运动。雨水或冰雪融水经地面产流、坡面汇流、河道汇流到达河口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流域的洪水特性,是洪水预报的基础;
④河流水文情势的年内和年际变化。包括河流汛期与枯季、丰水年与枯水年的交替规律,如径流量、变化周期、影响因素等。水情研究是中长期水文预报和河流开发规划的基础;
⑤河流泥沙的形成和运动。包括泥沙来源、运动和输移、河床演变规律等。这些规律为水上建筑物的设计和河道整治提供依据;
⑥河水热动态和河流冰情。包括河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和空间分布,河流冰情的年内变化和地区分布,河流结冰、封冻和解冻的影响因素;
⑦河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及地理分布规律。河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河水中天然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河水被污染情况,是河川径流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
⑧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包括河流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问题。河流水文学主要依靠沿河布设水文站网及通过河流水文考察来获得水文信息。河流水文考察包括了解流域的自然地理状况及其与水文诸因素间的关系。有时也要通过室内和野外实验等手段获取资料。
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内涵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际上是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学)的有机结合,两者既有区别又不可分割。所谓区别是指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的学科内涵,所谓不可分割是指两者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从总体上来说,本专业是研究地球上水的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循环、水旱灾害预测与防治、水资源利用与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及水务等各种涉水领域中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
1.水文学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所涉及的研究范围是地球上的整个水圈,包括大气圈、生物圈及岩层圈,一般情况下是针对陆地上的各种水文现象。从它的发展历史和起源来看,水文学属于地理学的范畴,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所以水文学具有理科属性,水文学被界定于自然科学之中。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水文循环。因此,水文学的知识体系是以水文循环为主线,以径流形成(包括产流与汇流)为重点,它涉及到陆地上的水汽来源、降水的形成及下垫面不同的作用介质。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日益扩大,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明显增强,因此,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水环境的反馈效应,也已成为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水资源工程学
水资源工程学有别于水利水电工程。它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洪涝防治及水资源的管理提供水文信息和基本设计数据,以及对水资源实施有效保护的应用型科学,它也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工程学是一门技术科学,属于工科范畴,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水情实时预报、水文中长期预报、水文计算、水利计算、水文信息技术、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水务管理及水污染治理等。它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有信息科学、计算机应用科学、概率论与统计学、水法水政、水利经济等若干方面。
3.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学的关系
陈家琦对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相互关系曾做过详细论述,其基本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学之间的关系[2,3]。
水文学是水资源工程学的学科基础。在有关水资源工程的技术业务活动中,其基础工作的大部分都要用到水文学的有关知识。例如,对某个区域进行水资源评价,要涉及到水文、气象、地质等基础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与计算等,这些就是属于水文学的研究范围。再如,在水文计算中,必须对水文资料进行“三性审查”和对设计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这些审查和分析也同样离不开水文学的相关知识。
水资源工程学推动水文学的发展。水资源工程学是直接服务于生产和工程建设的,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时常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要从技术上解决和完善它们,需要水文学为理论基础。因此,水资源工程学也就不断地向水文学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所以,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可推动水资源工程学在技术上的逐渐完善,也可促进水文科学的发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