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水文特征?

万里旅行网 2023-03-21 05:01 编辑:yyns 184阅读

一、长江中游水文特征?

长江中游进入平原 江面展宽,下游支流不多 增加的水量也不多。

长江水文特征: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较小;冬季无结冰期;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

长江水系特征:河流长度大,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大致在干流两岸呈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水能丰富

(1)受降水影响,长江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水量减小水位降低,形成枯水期;

(2)长江流域雨季较长,受其影响长江汛期较长;

(3)长江流域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C,长江没有结冰期,没有凌汛;

(4)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长江的含沙量较小。

中游:水流平缓河道弯曲,汛期易泛滥。

二、黄河和长江的水文特点有哪些?

一、黄河的水文特点: (1)受降水影响,黄河夏季水位高,水量辩搏大。冬季水量者灶贺减小水位降低,形成枯水期。 (2)黄河流域降水集中夏季,雨季短,黄河的汛期较短。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含沙量大。

(4)受气温影响,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C,黄河冬季结冰。

(5)黄河上游流经宁夏一带和下游流经山东地区时,由于黄河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河流结冰融冰早晚不同,形成凌汛。

二、长江的水文特征:首派 (1)受降水影响,长江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水量减小水位降低,形成枯水期。 (2)长江流域雨季较长,受其影响长江汛期较长。 (3)长江流域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C,长江没有结冰期,没有凌汛。

(4)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长江的含沙量较小。

三、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特点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从囊搜羡极巴陇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内。因在高原顶部,河谷开阔,河槽世轿拍宽浅,一般河宽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从巴塘河口到宜宾称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这里地形突变,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为宽谷外,河流穿行于峡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云南石鼓以下,突然转向东北流,著名的虎跳峡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峡长16千米,最窄处仅30米。出虎跳峡后、穿越云贵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镇以下进入第二级阶梯,在宜宾附近汇集了岷江之后,才称长江。自宜宾以下至宜昌之间长1030千米,习惯上称川江。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之内,河床平缓,沿途接纳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众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宽。过奉节白帝城,长江穿行在第二阶梯至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切过七岳、巫山和黄陵3个背斜,两个向斜,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约200千米,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②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927千米,占长江长度14.7%。流域面积67.9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37.6%。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千米,因古代为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江。荆江又分长为上荆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两段。下荆江河弯发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两岸湖泊众多,江湖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来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进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宽,从湖口到入海口,长844千米,占长江长度13.3%。流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6.8%。江苏省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干流又称扬子江。得名于这一带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现在外国人常用扬子江这一名称泛指整个长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进入长江口的平均潮流量帆咐达26.6万立方米/秒,是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况下,一次进潮总量约为32.5亿立方米,大潮时可达45亿立方米。由于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积下来,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岛。

祝您心情愉快!

长江源远流长,全长6300公里,习惯上,人们把它分为三段,河源――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三个河段是依据干流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特征来划分的,长江上、中、下游河段也各有明显差羡晌异。

上游:多峡谷,多急流,富水能。

先看长江上游,这一河段长约4500公里,河流大部分流经高原、高山、峡谷地带,特别是通天河、金沙江和三峡地区,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这里河床比降大,仅金沙江干流落差即达3000米。河流水量丰沛,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长江中游长约1000公里,流经江汉平原,那里河道迂回曲折,江面宽展,河床比降锐减,冰流迟缓,平均流速只有1米/秒。尤其自湖北的枝江到湖南的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在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公里,而河道竟长达270公里。长江中游的另一特点是支流众多,湖泊密布。主要的支流;北有汉水,南有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诸水。长江中游集水面积约占全流域的五分之二,使长江水量急速增加。南北众多的水系,对大江干流的水量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段河流的水位、流量等水文特点则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

长江下游长800多公里,江阔水深,支流短小。主要有青弋江和巢湖、太湖水系及其它短小支流。它们对长江水量的影响弊租不大。镇江以下,江流折向东南,进入广阔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那里地势更为平坦,水网密布,湖泊众多,一派水乡泽国的景象。到了南通,江面宽达18公里,到入海口附近则宽达80多公里,呈现江海相租派兆连,极其壮观的景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