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有什么天文奇观?

万里旅行网 2023-02-19 14:20 编辑:yyns 258阅读

一、2022年7月有什么天文奇观?

2022年7月14日凌晨可见超级月亮。其中7月13日17时05分,月球与地球相距全年最近,两者相距仅357264千米,比今年的超级月亮更接近地球;7月14日凌晨2时37分(望),月亮最圆。

二、古代称呼天象名称?

《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将“五行”分别与五颗星相配,即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因为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划过,类似于纬线,所以古合称“五纬”。“五纬”、“五星”也就称作“五曜”。

1、水曜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

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水星”名为“辰星”。

“水星”用肉眼是比较难观测到的,因为“水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最小,是地内行星,一般都是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太阳的强光盖过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几天的条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观测到“水星”。

2、金曜

金星,古名“太白”。缘于其反射光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其银白色的亮光最亮时比淡蓝色的“天狼星”还要耀眼。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所说的“启明”和“长庚”似乎为两颗不同的星,其实两者实际上都是“金星”,当其在日出前可见时,就是所谓的“启明”,而在日落后可见时,就是“长庚”了。

三、请问为什么天文学的奥赛考的都是最近的天象而不考理论知识

天文奥赛很大程度上考察的是对天文的兴趣,在各项学科竞赛中,无疑是异化相对比较小的一门。

如果和考察学生是否对天文真正有兴趣?对于最近的天象是否关注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若是某位同学,不知道今晚什么月相,水星金星昏星晨星,五颗地外行星在什么星座,称之为“爱好者”是否有失偏颇?

再者楼主的措辞似乎也有些许问题吧,也看过今年的奥赛试卷,天象+星空的题目大约在10题左右,和理论还是平分秋色的。行星运动规律,天球坐标系,周日周年运动,望远镜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在任何一年的考卷中都没有缺席吧?这些内容,自然也是“绝知此事要躬行”。

天文奥赛,即使有再好的数理功底,而没有对于星空的关注与热情,也是进不了复赛的。没有高考加分的诱惑,参加这项并非功利,而是青春的理想,为之不计回报的付出。对此,我为它喝彩。

其实我也挺郁闷的,本人木有天文望远镜,加上光污染,2等以下的星都看不到。但我也同意天顶星的说法,天象是理论的延伸,要是只考什么干巴巴的理论,题也就不新颖了嘛。

怎么不考理论,考最近天象实际上就是在考理论,而且把理论升华成实际操作和对天文的了解,更能体现孩子们是不是对天文真正热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