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天镇县好不好

万里旅行网 2023-07-26 16:55 编辑:admin 291阅读

一、山西大同天镇县好不好

大同市天镇县,下辖5个镇、6个乡,在这11个乡镇下辖的所有村中,名称中带有“安”字的只有一个:安家夭村。

名称中含有“新”字的,有:新堡湾村、新平村、新平尔村。没有楼主说的“安XX新村”。

二、山西省大同天镇县介绍

徐执中 (1918~2010)

  徐执中同志生平(1918-2010)徐执中同志1918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阳高县,初中文化。193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2月离职休养。历任抗敌决死队队员、副班长、政治工作员、干事、指导员、政治教导员、总支书记、副科长、……

曹征海 (1960~2017)

  曹征海同志生平(1960-2017)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曹征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20日14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曹征海同志,男,汉族,山西大同人,1960年3月生,1982年9月参加……

冯子正 (1918~2010)

  冯子正,男,汉族,1918年6月出生山西大同人,生于1918年6月,1937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抗日决死队队员,太岳军区二分区供给处干事,冀南银行土敏县支行经理、县经济局局长,瑞华银行晋城分行会计部长,冀南银行运城市支行经……

武征反 (1921~2010)

  武征反,山西省阳高县人,1921年11月9日生人,1937年4月参加革命,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太岳军区特务队指导员、无线电中队指导员、干部队指导员,沈阳市保安大队副大队长,嫩江县委宣传部长、县长、县委书记,东北林业部材料处科长,林业部哈尔滨林……

王泽民 (1920~2012)

  王泽民,男,汉族,山西天镇人,1920年10月出生,1937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离休干部(正局级、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1983年12月离职休养。因病于2012年10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马向前 (1925~2017)

  马向前,1925年生,山西天镇人,汉族,194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热察军区教导队学员,热河滦平县四区委书记,志愿军后勤五分部参谋,长春市朝阳区工委文教处处长,长春市电车公司党委书记、长春市灯泡电线厂党委书记等职务。(享受按……

周政宜 (1915~2011)

  周政宜,山西省广灵县人,1915年8月出生,1937年8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科长、武工队政委、团政委、军分区政委、云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云南省军区副政委、顾问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2011年4月23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5岁。……

三、大同天镇县地图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1952年11月,中国旧行政区域划分的塞北四省之一的察哈尔省,省建制撤销。原来的察哈尔省,辖有张家口、大同、宣化及雁北、察北、查南三个专区,共有32个县。察哈尔省被撤销后,原属于察哈尔省的辖区,被并入了内蒙古、河北、山西三省。

察哈尔省

为什么察哈尔省会被撤销呢?

察哈尔省份的历史其实并不长,直到民国元年,即1912年,察哈尔特别区方才成立,1928年,察哈尔特别区改制为省,成立了以张家口为省会察哈尔省。

建国前地图

而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取消了包括察哈尔省在内的塞北四省,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内蒙古历史的本来面貌”。其实早在1935年时,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就提出了“取消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的意见。

察哈尔、热河、绥远

到1949年3月时,毛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也曾说过:“我们一定要恢复内蒙古历史的本来面貌”。新中国成立后,不同于民族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民国,内蒙古已经具备了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条件。

毛主席

与此同时,察哈尔省虽然地域广阔,但人烟稀少,1948年统计时,察哈尔省只有200余万人,仅相当于内地几个县的人口。同时,察哈尔物产匮乏,各方面条件与其他省份相比相差悬殊。

民国时期察哈尔省

因此,经过原察哈尔省军区司令员王平的建议,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议,正式撤销了察哈尔省建制。

四、大同天镇县属于哪个区

平城区

平城区,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大同市中部,大同盆地中心。介于东经113°11'—113°19',北纬40°01'—40°08'之间,总面积约为238.95平方千米。[34]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截至2021年7月,平城区下辖18个街道,共155个社区、48个行政村,区政府驻迎宾西街30号。[1][2][31]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城区常住人口为1105699人。[33]

战国时期大同城始建制,西汉置平城县,属雁门郡。2018年2月,撤销大同市城区,设立大同市平城区。境内有京包、同蒲铁路,京大、二广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贯穿。平城区荣获2014年度“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平城区有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明代古城墙、法华寺、鼓楼、朝阳寺、清真寺等名胜古迹

五、大同天镇县有几个镇

天镇归大同市,天镇是大同市里面的一个地区,因此天镇式归大同市的,天镇县总面积1718平方公里,辖5镇(玉泉、谷前堡、米薪关、逯家湾、新平堡)、6乡(卅里铺、贾家屯、赵家沟、马家皂、南高崖、张西河)。

六、山西大同天镇县县志

1、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悬空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 

2、华严寺(山西省大同市)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重建。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3、城区善化寺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山西大同城内永泰门内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139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侧有观音殿和地藏殿。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的西面,有一座独具风格的普贤阁,它是一处单檐九脊顶方形楼阁。大雄宝殿乃是善化寺之最大殿宇,前有月台,左右设有钟鼓二楼。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内正中供有五方佛像,从东往西依次排列: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4、天镇县慈云寺 天镇慈云寺坐落在城内西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现存有中轴线上三进院落及东西跨院共五个院落。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释迦殿、毗卢殿四座单体建筑,并以次划分为三进院落。来到慈云寺前,我们为寺院的高大敞亮、豪放独特的建筑风格所赞叹。天镇县位于我省东北部,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坐落于天镇县城的慈云寺,被誉为“关北巨刹”,始建年代不详据光绪版《天镇县志》记载:“慈云寺,在城内西街,唐时建,寺原名法华。辽开泰八年(公元1019年)修。

 5、云林寺(山西省大同市) 云林寺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城内西门南侧。又名云林禅寺,俗称西寺,建于明代,由皇帝下诏而建。原是一座完整的组群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200米,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垛殿、钟鼓楼等。现存大雄宝殿、天王殿和配殿。清光绪、宣统年间修葺扩建。该寺本身的价值在主殿三面殿墙的壁画。1996 年 1 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浑源永安寺 浑源永安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创建于金代(1115年-1234年),元明清代曾多次重修。殿内明间增设天花和藻井,制造精巧。殿内四壁绘满水陆画,人物分层布列,色泽基本完好,绘有儒、释、道三教人物八百余。浑源永安寺的建筑和大面积的壁画,为研究民间对儒、释、道神信仰提供了重要史料。永安寺位于大同浑源县城内东北鼓楼北巷,俗称大寺,是浑源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建筑。寺内院落平坦,布局严整,殿宇巍峨,古朴壮观。 

7、法华寺(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市法华寺位于大同城内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法华塔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大同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塑像灵动丰润,形象生动。壁画色彩丰富,人物众多。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浓厚。 

8、觉山寺(山西省大同市)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大将周勃奉命讨伐陈于恒山之阳武灵之丘,是年始创灵丘县。灵丘县城以南有古水(今称唐河),自西北而东南奔腾不息,南山隘门峡谷之中,那一座有名的觉山与觉山寺,就位于进隘门峡后不到10公里的地方。因地理位置关系,所以称之为“灵丘觉山寺”。 

9、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宁静寺 宁静寺位于破鲁堡村北城墙下,系大同市保存较完整的辽代建筑之一。历经多次修缮,方得以保存至今。该寺现有大殿、中殿、偏殿、禅房等15间,殿内存有塑像60余尊,寺内还存有一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宏钟,一粗约2.5米的古榆,精美的明代彩绘壁画等。宁静寺以其精巧复杂的建筑结构、丰富多姿的艺术造型和美好神奇的传说,闻名长城内外。 

10、昊天寺 昊天山,为大同火山群之一,位于县城北一公里处。北魏时山上建昊天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北方闻名的寺 院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佛学教材中,就有昊天寺的有关课程记载。民间曾流传着“先有昊天寺,后有华严寺”的说法。明代万历年重修,清康 熙年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此寺遭人为毁坏。1993年,各路僧人,四方乡邻,捐资捐物,重新修缮,才得以恢复旧观,千年古刹,重放异彩。

七、大同天镇县怎么样

天镇县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处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

境域面积1635平方公里。

自秦汉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置邑历史。

这个地方,虽然经济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弱势,但由于其区位和地形优势突出,是中原与北域的天然分界线,使得历代中原王朝在此不断筑城、筑堡,设军、设卫,与北方少数民族分疆对垒。

天镇因此得以“边城”的称号,拥有了长期的色彩斑斓的边塞史,也继承了大量宝贵的边塞文化遗产。

长期的边塞历史 谈到天镇的过去,人们常说:“先有新平堡,后有天镇城。

”新平堡是天镇县北部的一个村庄,作为军事要塞,它最晚在西汉时已修筑。

而“天镇”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是在1646年(清顺治三年),朝廷将当时的“天成卫”“镇虏卫”合二为一,称为“天镇卫”。

随着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1725年,(清雍正三年)牞“天镇卫”改为 “天镇县”。

由此可见,天镇县是由一个军事基地慢慢发展起来的。

这个基地的作用,早在战国时就得以发挥,赵襄子拥有代郡后,这里就为赵国的北部边疆。

赵武灵王之后,历代中原王朝更是不断固防,阻挡南下入侵之敌。

唐朝在此设立了天成军。

到了明代,这个基地的规模和作用发展到最大,被称为三晋北门之锁钥,东路最冲,是大同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朝廷在天镇设有大同东路和新平路,仅天成卫和镇虏卫合计驻将士一万多人,各个城堡也都有驻军。

镇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交通要道,明隆庆年间,朝廷在新平西部设西马市,为对外贸易口岸牞除了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外,还与中亚、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贸易。

清朝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凯旋曾驻跸此地,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携光绪皇帝西逃也曾途经此地,并分别留下一段发人深思的传说。

长期的边塞历史,还为天镇造就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历史上武进士、武举达70多人,大小军官数不胜数。

明代高策,官蓟州中路副总兵,不仅任天成卫指挥和署都指挥佥事时战功卓著,还曾于1592(万历二十年)和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两次赴朝鲜抗击倭寇,收复失地。

去世后,万历皇帝命礼部设坛祭奠,追封都督同知,追赠祖父四代官至一品。

两千多年间,在这块土地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反复地对抗、碰撞、交融,发生在这里的大小战事数不胜数。

据史志记载,仅嘉靖十四年到嘉靖三十三年,就发生战争八起。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天镇的历史主要是一部边塞史、军事史。

丰富的边塞文化遗产 天镇的边塞文化遗产主要分三个部分。

首先是边塞遗址。

主要由长城和城堡组成。

现存最早的长城是汉长城。

位于平远堡与河北怀安县西洋河交界处,南北走向,长约5000米。

还有北魏长城遗址,现仅存残迹和基础,从新平尔经大营盘到平远头明长城南侧,长约6000米。

明代长城保存最为完好。

境内明长城是万里长城进入山西的第一段,从河北怀安进入鸡鸣闻三省的平远头,向西南一直延伸至阳高县十九墩,全长68.5公里,其中现存完整的墙体33公里。

境内长城为土筑,一般高6-10米,宽5-8米,每隔百米左右置一敌台,台高15米左右。

李二口长城是保存最好、最具观赏价值的一段。

冬天的大雪过后,远远望去,白茫茫的山野中,长城像一条黄色的巨龙从东向西逶迤而去,蔚为壮观。

沿着长城,共分布各种墩台190多个。

这些墩台,根据距敌位置远近、大小、功能等分为大边墩台、二边墩台、腹里接火墩、火烽墩、火路墩等。

除了长城和墩台,还有众多的堡寨。

明正德《大同府志》载,正德八年(1513)年,天成卫下设43个堡寨,镇虏卫下设26个堡寨,其中的瓦窑口堡、桦门堡、保平堡、永嘉堡、新平堡、平远堡、镇口堡、镇宁堡和天镇城为当时大同镇72城堡中的八堡一城,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这些城堡,有的是砖砌,有的是夯土,大的驻兵一两千人,小的驻兵二三百人。

查阅天镇的地名,除了叫“堡”的村子多外,叫“口”的村子也不少,水磨口、榆林口、白羊口、马市口、平远口、瓦窑口等。

长城、城堡、墩台和天然的峪口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完备、有机统一的战略防御体系。

其次是具有边塞风格的建筑和器物。

这些文物充分地体现了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

最典型的是关外巨刹慈云寺,该寺初建于唐代,原名法华寺,辽代和明代分别进行了重修。

庙宇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特别是一对钟鼓楼,为上下二层圆形建筑,形似北京的祈年殿。

将辽、金、元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精华与汉文明巧妙地融为一体,为全国之独有。

1955年夏家沟出土的黑釉剔花坛,器身黑釉,剔有灰白色胎的莲花、卷云纹,造型素雅大方,是辽瓷的代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第三是汉墓群。

有沙坡梁汉墓群、平远堡汉墓群、张西河汉墓群,现存封土堆50多冢,经测定,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为东汉时期戍边将士墓。

此外,还有明代骠骑将军于韶庵墓,清蓟镇副将罗光乾、高策墓等。

2006年,慈云寺和沙坡梁汉墓群双双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