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政治人物的传记书籍值得推荐?

万里旅行网 2023-03-17 21:37 编辑:yyns 132阅读

人物传记大致可参考两种阅读需求:一是侧重文学性,比如《苏东坡传》《人类群星闪耀时》等;一是侧重故事性,了解历史或者人物,如绝大多数自传以及近现代史人物传记。

既然题主要政治人物传记,就列举一些自己接触过的。首先要说的是,我们既可以因为喜欢某个人本着倾慕的心态看他的传记,也可以因为讨厌某个人看他的传记,这并不冲突

——我就想看看你怎么好意思在书里明目张胆地撒谎,这也是一种乐趣。这种读书思路还能避免信息茧房。

国内人物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

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文采,更多的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我的前半生》

它不仅为普罗大众提供了一种审视残阳笼罩下的紫禁城内权力的苟延残喘和野蛮无度,溥仪作为一个真人古董,在其第一视角下,如何看待自己这半生的跌宕起伏,如何理解时代巨变之下的个人身份转换。

我还没有桌子高,就学会了用别人的灾难来取乐,后来,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们的痛苦之上,这都被我看做是自己的权利。我可以把祖父般年纪的老太监用水唧筒冲得昏死过去,我可以任意叫“敬事房”把太监打得死去活来。因为一句话不顺耳,我可以叫侄子们跪成一圈,互相抽打耳光,我可以叫一个长辈跪下来。一个孩子大的仆人,因为坐了一下我的椅子,我就叫他跪铁链、站木笼。

另外,这本书作为特定时代的史料参考,对史实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比如,包括时任清华校长曹云祥、罗振玉、吴宓甚至鲁迅等人一直认为,王国维投湖是殉清之举。直到《我的前半生》出版,溥仪在书里澄清:

王国维死后,社会上曾有一种关于国学大师殉清的传说,这其实是罗振玉作出的文章,而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这篇文章的合作者。
《我的前半生》内页

《朱元璋传》|吴晗VS张宏杰

汉唐一朝,士大夫是可以和帝王坐而论道的;到了赵宋一代,虽然有所降低,可在朝议事时,士大夫还能有一把椅子;而到了朱明帝国时,士大夫就变成了帝王的仆奴,朝会时就只有跪着说话的份了。——吴晗
《朱元璋传》

朱元璋一直以来都是历史上津津乐道的皇帝之一,尤其是《明朝那些事》的普及,让这个大明皇帝的奇闻怪事成了很多人的谈资。目前,关于朱元璋的传记,有两个版本比较流行,一个是吴晗版,一个是张宏杰版。

前一版本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对「四易其稿」之后的版本评价不高。所以,目前的吴晗版《朱元璋传》大都标注49年全本。有意思的是,有评价认为,张宏杰版《朱元璋传》是:

「近七十年来兼具可读性与深度的朱元璋传记,必将超过吴晗版《朱元璋传》」

——肯定某本书的价值基于其超过另一本书的比较之上,这无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肯定另一个版本。

如果抛开立场偏见,批判性阅读,选择吴晗版还是挺好的;如果更看重阅读体验,只是了解这个人的那些事,不妨选择张宏杰版。

《苏东坡传》|林语堂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传》

把苏东坡归在政治人物传记,多少有些不合适。不过,作为文学史上的丰碑,苏东坡的一生也裹挟着政治被卷入争斗的漩涡,比如和王安石、沈括等人。

这本《苏东坡传》原是林语堂用英文写成,又不肯翻译成中文,于是就有了多个译本。目前广为流传的是张振玉译本,但宋碧云译本是林语堂生前唯一认可并且授权的译本。可惜这个版本久不再版。

说起翻译,当年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出版后,就有擅自将其译成中文的版本,于是林语堂写信给郁达夫,认为他是最合适的翻译人选。林还将该书所引用的出处、人名、地名以及中国成语注解成两大册,寄给在新加坡的郁达夫,附上五千美元支票。

彼时,生活狼狈不堪的郁达夫正忙着离婚,仅翻译了一小部分连载在《华侨周报》上,之后就没了下文。

《曾国藩大传》|林乾&迟云飞

为曾国藩立传的人很多,但是受到普遍认可的并不多。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是张宏杰《曾国藩传》,一个是林乾和迟云飞《曾国藩大传》。有意思的是,这两本书的编辑推荐都是同样的话:

读曾国藩,只要这一本就够了。

到底选哪一本?个人观点,选择《曾国藩大传》更好。

相较而言,这个版本客观而详尽,包括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等宏大叙事与个人经历对照交织,将人物置身于社会变革之下描写个人沉浮。而且,这本书引用大量史料,细微处不省笔,叙事中无余墨;言简意赅,力透纸背。

《王安石传》|梁启超

王安石饱受争议,既是一位执拗的君子,也是一位孤独的改革家。他的一生,不论是他的文学家身份,还是改革家身份,都值得我们重新审视、思考。

1908年,写传记上瘾的梁启超,推出了《王荆公》与《管子传》两篇传记,《王荆公》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王安石传》。这篇传记在梁氏所有著作中属空前巨制,其传记文学造诣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尤其是纠正了《宋史》对王安石的极力歪曲,还原了改革家王安石的雄才伟略和卓越人格。

可以说,梁启超的这本传记,呈现了改革家眼中的改革家,变法者眼中的变法者,惺惺相惜,又不无惋惜。它既是了解王安石的经典读本,也是了解北宋历史的一把钥匙。

自梁启超《王荆公》始,开启了为王安石翻案的风气。

《李鸿章传》梁启超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梁启超

《李鸿章传》

这个在之前的回答中有详细提到过。写这本传记的时候,梁启超年仅28岁,但是还原了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李鸿章。

从不见经传的刀笔小吏,到权倾一时的洋务领袖的发迹史;人生沉浮进退、得失成败之道,是如何影响了近代中国史;中日战争、中俄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等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以及国际形势;满目疮痍的近代中国在帝国列强的蚕食鲸吞下迈着怎样沉重的步伐苟延残喘……

国外人物

《富兰克林传》|沃尔特·艾萨克森

真理和真诚天生就有一种独特的光彩,任何虚假都难以伪装,就像火和火焰一样。
人是社会动物……我承认对某些经常思考的人来说,孤独未尝不是一种愉快的新鲜体验。但如果这些人被迫经常独处的话,我认为他们很快就会改变这一想法。

说起国外人物传记,首先得提一个人:记者出身的沃尔特·艾萨克森。

他的代表作,就是我们熟知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曾出任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总编辑和世界传媒巨头CNN公司的总裁。

艾萨克森40岁时,写了第一本传记《基辛格传》,被书评家们批评不专业:事实错误,引用不当,采信间接传言,擅自主观推测,几乎被批得体无完肤。——显然,这是受了职业病影响。

11年后,富兰克林诞生300周年,艾萨克森推出他第二本传记:《富兰克林传》。当时关于富兰克林的传记扎堆出版,而这本传记却脱颖而出,成为备受认可的富兰克林传记作品。

另外,他的《爱因斯坦传》《达芬奇传》也值得关注。

《丘吉尔传》|安德鲁·罗伯茨

提到丘吉尔,这里先解释一下:记者出身的他当年获得的是诺贝尔奖文学奖,不是和平奖。

传记作者安德鲁·罗伯茨,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还是国际丘吉尔学会理事。在这本传记中,他借助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还原了丘吉尔从一个迷惘男孩成为一代伟人的完整历程,宏大且详尽。所以,不得不承认作者对原始资料的整合、加工、处理能力。

八卦一下,这本书的写作是在丘吉尔家族的监督下完成的。虽然这样可能会避开一些事情,但至少做到了对人物本身的客观公正。作为彼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国家拯救者,他的一生在作者宏大的叙事和对历史的解读中,得到了更加真切的还原。

《拿破仑传》|埃米尔·路德维希

波拿巴骑马缓缓穿越沙漠来到狮身人面像前。石头的双眼与钢铁般的双眼相遇。同这巨大的石像一样,他也知道沉默的力量。但实际上,此时的他内心却是思绪万千:
亚历山大大帝曾经站在这里。恺撒也曾经站在这里。他们与这石像完成的时代相距两千年;而我,距离他们也是两千年。这个信奉太阳神的帝国广袤无垠,延伸在宽阔的尼罗河两岸。数百万人服从于一个人的意志。统治者想要什么,就由千百万的奴隶用双手去完成。

谈到西方的历史和政治,拿破仑这个小个子自然是绕不过去。这个传记作家写过很多政治人物传记:林肯、罗斯福、俾斯麦。不过,他是以《歌德传》成名,以《拿破仑传》享誉世界。

在介绍这个作者的时候,说是首创将史实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传记写作方式,注重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开创了传记写作的新流派「新传记派」。但是,读起来和茨威格的路子很像。

《昨日的世界》《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既然提到了茨威格,那就不能不推荐这位「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的作品:《昨日的世界》和《人类群星闪耀时》。他的传记多是文学历史领域,涉及到政治人物,《人类群星闪耀时》和《昨日的世界》算是,但不全是。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比如,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中,第12篇《封闭的列车》,第14篇《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涉及到了政治人物,其他的多是历史、艺术等领域。这本书值得喜欢传记的读者深入阅读。之前的回答中用了4000字从译本选择及作品内容写了这本书(链接附后),个人推荐姜乙译本或三联舒昌善译本(2017年增订版)

开篇说过,我们既可以因为喜欢某人而本着倾慕的心态看他的传记,也可以因为与其立场不同而看他的传记,这并不冲突。

所以,我们看传记,一定要破除那种看一个人的传记就是以崇敬仰慕的心态想深入了解他这种偏见。由此,推荐以下两本传记: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唐纳德·特朗普&梅瑞迪丝·麦基沃

从濒临破产到亿万富翁,从综艺段子手到入主白宫,听45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亲口讲述,生命中的「永不放弃」。——编辑推荐语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

详细描写了在加入大国家党之后,朴槿惠如何以原则和信念立身,带领大国家党踏上破除陈年积弊、夺取国会议席的征程。——编辑推荐语

最后,对于有需求的朋友而言,以下两人的传记可以选择这两个版本:

教员的传记,论权威还是选择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版本,不过那个过于大部头,如果是满足个人阅读需求,这个就可以了。

这个回答捅了大篓子,评论区撕起来了一张「双十一」书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