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绘本,千万不要错过《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我之所以想起给孩子买历史书,是受了跟我儿子果果同岁的两个小萌娃的刺激。
前段时间刷到王恒屹和周昭妍在《经典咏流传》传唱《朝代歌》的视频,两个7岁的小朋友镇定自若,气势恢宏,丝毫没有小孩子的奶声奶气或慌乱怯场,让人叹服羡慕的同时,不由好奇:这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大的气场?
看了访谈环节,不由觉得这是来自历史的滋养,撒贝宁和两位嘉宾谈论着《朝代歌》中提到的各位圣贤英雄们时,两位小朋友提醒他们漏掉了神农、共工、三皇……真是如数家珍。
接下来撒贝宁让王恒屹讲一个《朝代歌》中提到的人物的故事,他绘声绘色地讲起姜子牙的故事,收放自如。
王阳明曾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些中国历史上灿如星辰的人物也是这样,对不知道他们背后故事的人,就只是普通的名字,可对于像王恒屹小朋友一样熟悉这些故事的人来说,这些历史人物就像生活中的师长一样,能穿透千年的时光为他们赋能,让他们充满智慧和力量。
学历史的确能让孩子增长见识和才干,汲取智慧和力量,可一般的历史书剔除了鲜活的细节,只剩下一幅年代穿成的骨架,难免枯燥干涩,孩子们读不下去。
那什么样的书既能讲清楚历史知识,又能激发起孩子学习兴趣呢?被很多人誉为“文史通达”的《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可以担当此重任。
5岁的话以读图为主进行亲子共读,再大一点就能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逐步阅读了。
这套图文并茂、细节丰富有趣、特别适合孩子读的历史书,是由一米阳光童书馆和叟知文化手绘组联合打造的,全套共8册,从7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一直写到清帝退位。
通过104个专题,将我国历史上各个重要节点一一呈现,再配上大幅手绘插图,既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又普及了我们几千年大气磅礴、未曾中断的历史文明,真的是收藏级的中国通史。
一、 大幅手绘插图和知识问答相结合,让历史栩栩如生。
给孩子讲历史,最重要的是构建场景感,只有让孩子脑海中能勾勒出一幅幅具体可感的场景,使其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起他们探究历史的热情,才能让知识实实在在地内化于心。
《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中,每一个专题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先是一幅极具冲击力的大开本对页彩印手绘插图,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逼真的历史场景中,就像看到了《清明上河图》一样,一种浓浓的真实感扑面而来。
这种有故事感的场景插图能迅速抓住孩子的眼球,吸引他们观察画面,并在头脑中升起各种疑问,然后翻页,专题的第二部分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画面所描绘的历史事件进行解读。
解读方法也独树一帜,考虑到孩子专注力稳定性普遍较短的特点,没有进行长篇论述,而是以知识问答的形式将每个专题分割成了8——10个小知识点。如:
- 大诗人杜牧的诗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真的有480座佛寺吗?
-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兰陵王,每次作战时都要带着面具,这是为什么呢?
- 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到底是历史上确有其人,还是只是虚构的呢?
看到感兴趣的问题,孩子肯定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迫不及待地去读回答了。
二、 逻辑完整、史料翔实,有效夯实孩子的知识结构。
像王恒屹这样历史知识丰富的孩子有一种少见的自信和笃定,但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平时所接受的历史知识都是零零散散碎片化的、戏说演义性质的,孩子很难构建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稳定的历史观。
比如提起三国时期,很多孩子也能说出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之类的故事,但要是细问起:
- 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是如何形成的?
- 曹操为什么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却未必能回答得上来。
还有次看到综艺节目中有个问题「诸葛亮七擒七纵的是谁?」
嘉宾回答是司马懿,这看起来是个细节错误,实际上也是不了解历史大背景所导致的。
而《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告诉孩子们诸葛亮“七擒七纵”南中少数户民族首领孟获,是为了让这些不断造反的部落能够心悦诚服地归顺,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北伐攻打司马懿。
这本书由于是专业的历史写作团队编写的,以非常完整清晰的逻辑框架为基础,有丰富翔实的史料支撑,而且内容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故宫博物院、社科院等地的专家审定把关,所以专业严谨,能给孩子还原最真实的历史。
比如,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可这在历史是真实发生过吗?
书中解读,草船借箭确有其事,却不是诸葛亮的妙计,也不是提前谋划好的,而是孙权乘坐的船突然遭到围攻,一侧由于中箭过多太重就要倾覆了,孙权急中生智调,下令换了船头的方向,才得以安全返回,顺便收获了一船的箭。
文字之外,书中还插入了大量文物、遗迹之类真实的历史物品的图片,使得这套书历史观端正,给孩子看很放心。
三、 互动式解读,让孩子参与其中,和历史产生真实的联系。
除了知识问答式的排版本身就具有互动性质,能迅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之外,在巨幅手绘历史图景那一页上,还刻意设置了识图互动游戏。
比如:在“北魏孝文帝迁都”画面中,在页边页眉处设置问题:
- 帐篷中竟然藏着一个刺客,他想谋害谁呢?快把他找出来。
- 一个人的羊皮水囊丢了,你能够帮他找到吗?否则,这一路上,他都没水可喝了。
- 虽然迁都的命令已经不可更改,但还是有一些顽固派进行阻挠,你能找到这两个窃窃私语的人吗?
这种小游戏对低龄孩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我家果果就特别痴迷。
这些小问题不仅能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图片,而不是走马观花地一扫而过,还能能像钩子一样,持续地勾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让他们能沉下心来,深入细节,体会在当时情境下,那些人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
这种沉浸式的品味和思考,最能让读过的历史,在孩子的头脑、心灵、乃至生命中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
《经典咏流传》的嘉宾在点评王恒屹和周昭妍表演的《朝代歌》时说,应该让孩子们多了解我们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多了解我们的祖先曾经做过的事情,这才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真正的来源。
是啊,自信不是凭空生出的,自信的前提是实力,民族国家如此,我们的孩子也如此。腹有诗书、头脑中有实实在在的知识,自信、格局、气场就自然而然外化于行了。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让孩子多了解历史知识,不仅有利于大语文环境下孩子的学习,更有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你想让孩子对历史产生兴趣,不妨从《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这样的精品入门书开始。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阅读践行者,喜欢读书,喜欢分享儿童教育知识,欢迎关注 @糖果妈妈爱孩子 。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