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有哪些不是很出名但实际上却很厉害的人物?

万里旅行网 2023-03-27 19:12 编辑:yyns 238阅读

王韶是北宋名将,曾在《平戎策》中提出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被宋神宗所采纳。另外屡次率军击溃羌人、西夏的军队,累功至枢密副使,由于以“奇计、奇捷、奇赏”著称,被戏称为“三奇副使”。

或许这样大致的介绍会让很多人不以为然或者难知详细,我们只说一个简单的对比,狄青大家应该都知道,论功绩,王韶可能还要胜过狄青。

王韶是北宋年间行军打仗最厉害的一位书生,在他的努力下,北宋的边境安稳了许多年。这位打仗非常厉害的王大将军,其实并不是行伍出身,而是科举出身。

王韶小时候过得非常艰苦,这也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下定决心终有一天要改善自己的生活。

所以,王韶自幼便发奋图强,希望能凭借科举出人头地。

仁宗嘉佑二年的时候,王韶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中了进士。

接下来本该是苦尽甘来的日子,然而由于当时北宋的官场太过黑暗,所以不懂阿谀奉承的王韶并没有平步青云,而是一直徘徊在最底层的官场,担任像新安主簿这样的小官。

王韶不甘心如此,又跑去参加了制科考试,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

王韶认为再继续下去,恐怕自己会一辈子困在底层的官场,于是他便跑去了西北游历。

十年的所见所闻让王韶的学识更加渊博,他将对边境的了解以及自己的看法通通整理了出来,编成一份《平戎策》交给了当时的皇帝宋神宗。

《平戎策》包含了王韶独特的见解,王韶认为北宋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西夏问题,那就必须得从黄河与湟水地区入手,先将这两个区域拿下,朝廷就能从后方对西夏发起攻势,如此前后夹击之下,灭掉西夏易如反掌。

宋神宗一直都想有所作为,看完《平戎策》以后惊喜不已,他认为王韶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便召见了他。

与他畅聊一番以后,宋神宗决定任命王韶作为熙河地区的负责人,从这以后,王韶这个书生就开始了他的将军生涯。

为了这个机会,王韶已经准备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他脑子里的一系列计划在他等到宋神宗的任命以后就可以开始实施了。

当时,青唐一带最强大的势力当属俞龙珂这支了,俞龙珂有着多达十二万的人马,无论是北宋,亦或是西夏,只要俞龙珂倾向于哪一方,那对另一方简直是巨大的打击。

所以,当时朝廷的一些激进派主张直接派遣兵力将俞龙珂这股势力灭掉,然而王韶却据理力争。

他认为若要灭掉俞龙珂,朝廷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这种行为无疑会让西北的其他势力对朝廷感到忌惮,从而转投西夏,弊大于利。

与下属商议一番以后,王韶决定前去招安俞龙珂。于是,他带着几个侍卫便向俞龙珂的大本营而去。

当俞龙珂看到王韶带了几个人就敢来找他的时候,心里对他是佩服不已,他认为王韶是一个有胆识的人。

之后,王韶与俞龙珂谈论了关于招安的事情,但俞龙珂却不想轻易接受,于是,第一次的招安并没有谈成。

正当俞龙珂想要送客的时候,没想到王韶却直言自己会在这里留宿,一天不招安俞龙珂,他就一天不会回去。

此举让俞龙珂惊讶不已,他认为王韶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难道这人就不怕自己将他杀掉吗?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其实是王韶的一个计策,很快,这个计策就发挥出了王韶预想之中的效果。

原来,其他部落的人发现王韶在俞龙珂大本营过夜并且毫发无损的时候,误以为俞龙珂已经决定归顺北宋了。

最强大的俞龙珂向来是这些势力的主心骨,如今老大归顺了,他们这些弱小的势力当然不会久等,于是纷纷前去与北宋谈议归顺的事情。

而俞龙珂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也是彻底没有办法了,他知道凭借他一己之力是远远无法与北宋抗衡的,再加上北宋提出的待遇也不错,于是他也带着自己的十二万兵马前去投靠朝廷。

自此,吐蕃的部落威胁问题告一段落,西北的边境平静了下来。

熙宁六年,王韶攻取河州,被擢升为枢密直学士。此时,原已归降的羌人又发动叛乱,王韶回军攻打。瞎征让叛羌据守河州,王韶麾师攻下诃诺木藏城,穿越露骨山,向南进入洮州境内。洮州境内道路崎岖狭窄,部队只好弃马徒步而行。瞎征令其部下留守河州,而亲自带兵尾随官军,王韶奋力激战,打败了瞎征,收复河州。接着攻下宕、岷二州,叠、洮二州的羌人首领于是都开城投降。宋军转战五十四日,跋涉一千八百多里,共攻取五州,杀敌数千,缴获牛、羊、马数以万计。战后,王韶进升为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

后来打击西夏势力的时候,王韶更是一改往日里宋军防守的风格,带领着手下主动进攻,他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将西夏打得是节节败退,西夏因此退了回去。

当宋神宗得知王韶的功绩以后,更是在朝堂上亲口赞赏了王韶,并且让王韶连升多级,一跃成为了正三品的官员。

之后,王韶被任命到了鄂州当官,当时的他在家里摆下宴席与自己的下属们友好交流,还派了许多姬妾奏乐助兴。

宴会上到处是美酒与美人,免不了有人会精虫上脑,对姬妾们动手动脚,而其中一位宾客因为想要拥抱一位姬妾,与姬妾发生了冲突。

这位姬妾跑去求王韶替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但王韶却认为他请这些姬妾的目的本来就是让宾客们高兴的。

如今姬妾却反而与宾客起了矛盾,导致客人败兴而归,这其实是很没有道理的,于是王韶便罚姬妾喝酒,并让她去和客人致歉。

因为这件事情,有的人认为王韶实在是非常大度,因为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个客人的做法都是不给王韶面子,然而他却并没有责怪客人,而是一笑泯恩仇。

当然,也有人认为王韶的这种行为过于功利,他选择了支持身份更高贵的宾客,让姬妾扛下了所有责任。

王韶在开拓熙河的过程中,采取招抚、征讨、屯田、兴商、办学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取得了“凿空开边”的重大胜利。在此期间,他“用兵有机略”,“每战必捷”。熙河之役,拓边二千余里,收复熙、河、洮、岷、叠、宕六州,恢复了安史之乱前由中原王朝控制这一地区的局面。并生擒木征,送往京师。熙河之役的胜利,“是北宋王朝在结束了十国割据局面之后,八十年来所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军事胜利。”对于饱受外患的北宋是极大的鼓舞,使宋对西夏形成了包围之势,达到了使西夏“有腹背受敌之忧”的战略目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